在你眼中,什麼動物僅憑長相就能萌人一臉,「騙吃騙喝」?
可可愛愛,呆坐著的薩摩耶?
豬豬祟祟,練就一身縮骨功的故宮乾飯橘貓?
還是一天能狂炫50公斤竹子的國寶大熊貓?
小狗小貓是我們最常接觸的萌物,大熊貓則是火遍全球的頂流,我們習慣於將目光投射在它們身上。
每逢有虐待貓貓狗狗、大熊貓XX狀態不佳的新聞出現,總免不了群情激憤。
但一樣可愛一樣萌的其它動物呢,往往沒有這種待遇,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叫什麼。
比如已經瀕臨滅絕的 小熊貓。
如果有一部紀錄片講小熊貓的過往和現狀,最恰當的名字,或許是「被嫌棄的小熊貓的一生」。
因為這被讚嘆的「有史以來最美麗的動物」,早已經瀕危。
可愛的小熊貓
在許多不太熟悉小熊貓的人的眼裡,它最大的特點是可愛。
畢竟,人類最不能拒絕的就是圓滾滾的生物。
圓頭圓腦,紅棕與黝黑配色中夾雜著一抹白,腳底長著厚密的絨毛,臀部還掛著一根環節肉尾。
堪稱女媧畢設級作品。
小熊貓因這條尾巴,取得了一個「九節狸」的稱號。
它們走路時,前足會內彎,還會拱起長長的尾巴,步履蹣跚的樣子像極了一隻呆頭熊。
不管是吃飯、爬樹,還是發獃、睡覺,都透露著一股清澈的呆萌。
它們會游泳。
會頭朝下爬樹。
但性情溫順的它們不喜歡叫,也不喜歡運動,經常乖乖地趴在某地不動。
所以,如果你在動物園看到了一隻小熊貓,那麼它很可能在睡覺。
趴在木板上睡。
背著人在洞裡睡。
在樹枝上睡。
在大樹的樹蔭里睡。
熱了,舔一會兒冰塊再睡。
冷了,就把頭蜷縮在四肢中,用尾巴蓋著身子睡。
不管是發獃還是走路,它們都喜歡吐舌頭。
對人類來說,這是在賣萌。
而對小熊貓來說,這是它們的感受器,可以察覺到同類、天敵和食物的氣息。
它們甚至可以品嘗空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喝西北風」。
是的,小熊貓非常貪吃。
體重在5千克左右的它們,每天要吃掉自身體重30%左右的竹子。
比起體重更重,體型更大的大熊貓,小熊貓的吃相很斯文,而且只吃嫩嫩的竹葉和竹筍,一天可以吃上七八個小時。
竹枝是肯定拒絕的,因為這對它們本就不好的腸胃來說,是難以消化的大麻煩。
善於乾飯的小熊貓很喜歡甜食,不僅能嘗出天然甜,還能嘗出人工甜。
蘋果、梨子、西瓜,都是它們的最愛,野生小熊貓則喜歡在各種薔薇科的果樹上尋摸果子。
要是想吃肉食,它們會爬到樹上掏鳥窩,找找大自然饋贈的鳥蛋。
毛髮旺盛的它們幾乎各個是處女座,有著大熊貓等近親難以企及的潔癖。
飽餐一頓後,它們多會用前足擦拭自己的嘴巴。
由於竹子等主食提供的熱量不高,到了冬天,小熊貓也不會冬眠。
而是要發揚「乾飯人乾飯魂」的精神,把乾飯事業進行到底。
雖然更喜歡獨居,但群居對小熊貓來說壓力也算不上太大。
唯一的苦惱,或許是同伴會搶它的蘋果。
被誤解的小熊貓
可愛歸可愛,但人們對小熊貓的誤解也挺大。
比如乾脆面上的標誌。
圓滾滾,停著大肚腩,是它嗎?
小浣熊
《銀河護衛隊》里的火箭,雖然大家都叫它火箭浣熊,但從造型上,尤其是幼年時的樣子,怎麼越看越像小熊貓?
圖源:《銀河護衛隊》,小浣熊
還有《功夫熊貓》里阿寶的師父,到底是浣熊還是小熊貓?
圖源:《功夫熊貓》
甚至有人認為,小熊貓長大後就成了大熊貓……
最能輕易分辨的,當屬《青春變形記》里毛茸茸的小美,紅棕色的毛髮,讓人們能一眼認出。
圖源:《青春變形記》
其實只要仔細看,就能很輕易看出小熊貓和浣熊的區別。
小熊貓主打一個紅黑雙系配色,浣熊則幾乎全身都是灰色。
小熊貓是圓頭圓腦圓肚皮,浣熊雖然也圓,但臉部和身體還是有些尖尖的,長大後就更尖了。
左小浣熊,右小熊貓
事實上,自小熊貓第一次被發現以來,被誤解、被改名就與它形影不離。
1825年,法國動物學家弗列德利克·居維葉發現了第一隻野生小熊貓。
驚嘆於小熊貓外表的他,認為這是「有生以來(他)見過的最美麗的動物」。
經歷了多次冰期的小熊貓,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兩種。
一種是喜馬拉雅小熊貓,另一種則是生活在我國橫斷山脈一帶的中華小熊貓。
我們經常在各種萌寵視頻里看到的,大多是中華小熊貓。
在許多國家的語言中,小熊貓都是可愛的代名詞。
比如英文中最初的「panda」,法語中的panda éclatant( 火紅色的熊貓、華麗的熊貓),芬蘭語種的kultapanda( 金色的熊貓)。
是的,小熊貓最初的中文名,叫做熊貓。
等大熊貓被發現之後,為了做區別,體型更小、關注度更少的「前熊貓」,便成了「小熊貓」。
而等到大熊貓成為國寶之後,「熊貓」一詞則幾乎成了大熊貓的專屬。
大佬坐姿
談起熊貓,幾乎沒多少人會想到小熊貓。
與名字一樣不停變化的,還有小熊貓的分類。
在不同時期里,小熊貓被歸屬到熊科、浣熊科、熊貓亞科等多個科。
隨著動物學家對小熊貓生活習性、棲息環境、生活範圍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再加上DNA技術的提升,小熊貓才被歸屬到獨立的小熊貓科。
在動物學家那尚且如此,在我們普通人這就更不必多說。
比如小熊貓被許多人大呼可愛的動作,是突然舉起前足。
仿佛是在炫耀自己英勇的身姿,問你「怕不怕」,讓你舉手投降。
但其實,這是小熊貓被嚇到的應激反應。
膽小的它,要用這種手段讓自己顯得高大威猛,好嚇到來犯的敵人。
它們會被飼養員嚇到。
被朝夕相處的同類嚇到。
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到, 被自己每天都玩的玩具嚇到,甚至是被不會動的石頭嚇到……
當然,也少不了動物園裡來來往往的遊客。
膽小的小熊貓們,會被嚇到用雙足倒掛,緊緊地抱著牆面。
瀕危的小熊貓
這種小熊貓以為的「安全」,實在稱不上是安全。
由於長相十分可愛,小熊貓從被發現以來就躲不過被當寵物、被展覽,乃至被狩獵的宿命。
1869年,三隻小熊貓在海上漂流數月,被人們從印度帶到了倫敦,但活得最好的那隻,也只活了不到一年。
許多動物園裡的生存環境,對小熊貓來說,都算不上優越,所以只要有機會,它們就想著逃跑。
1978年,荷蘭鹿特丹動物園,一隻小熊貓越園逃跑。
等被發現時,這隻小熊貓已經去世,這是能查到的小熊貓們最早的逃跑記錄。
2005年,一隻名叫「Babu」的小熊貓從英國伯明罕自然中心逃跑,四天後在附近的森林裡被發現。
2007年,一隻一歲大的小熊貓兩次從美國諾福克動物園逃跑。
第一次是爬上樹梢跑出柵欄,園方抓回這隻小熊貓後在柵欄上安裝了電網。
但一個月後,它憑藉出色的跳躍力,準確抓住了伸到網內的樹枝,再次逃跑。
2009年,一隻名叫「Peter」的小熊貓從英國倫敦動物園「越獄」,逃到了隔壁的公園,後被保安使用麻醉槍帶回。
2013年,一隻名叫「Rusty」的小熊貓從美國華盛頓的一家動物園逃跑,被人們發現時已經跑了1.6公里。
逃跑的Rusty
不止外國,在國內也經常見到小熊貓逃跑的新聞。
2015年12月6日,趁著大雪壓斷樹枝,三隻小熊貓結伴從杭州動物園逃跑。
有兩隻當天被找回,最後一隻直到八個多月後才在丁家山景區被找回。
被嚇到並非小熊貓逃跑的唯一解釋,覓食、求偶、尋找同類乃至好奇,都有可能讓小熊貓逃走。
但「戶外」,對於小熊貓來說或許是更危險的地帶。
2014年,一隻小熊貓在雲南昆明某小區里被發現。
趴在樹上的它體型非常瘦小,脖子上掛有一個沒有繩索的項圈。
很明顯,是不滿被人非法拘禁當寵物,咬斷牽引繩逃了出來。
小熊貓被當地消防部門救走
被直接抓走當寵物尚且算得上幸運。
不幸的,則會碰到走私、盜獵。
2016年,四川警方破獲一起盜獵小熊貓的案件。
但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時,已經有兩隻小熊貓去世。
盜獵者說,小熊貓的價格是7000元一隻。
他們只管抓,活得當然更好,有時候能賣個高價,但抓捕、運輸難免有風險,所以大多情況下死活不論。
兩年後,寮國的一輛麵包車上,有六隻小熊貓被發現。
這次,去世小熊貓的數量是三隻。
據相關數據顯示,過去50年,由於棲息地減少和人類大範圍的盜獵,小熊貓族群減少了約40%。
在2015年,小熊貓被收錄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里,瀕危等級從「易危」調整到「瀕危」。
瀕危程度超過大熊貓。
別傷害小熊貓
可喜的是,人們保護動物的意識在逐漸增強。
這些年我國陸陸續續建立了四十多個保護區,用來保護小熊貓這個瀕危物種。
越來越多保護區建立後,小熊貓的生存環境有明顯改善。
直到2021年,小熊貓正式成為我國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同年6月,成都熊貓基地的小熊貓數量達到163隻,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圈養小熊貓種群。
但這也意味著人們對小熊貓關注度的提高,意味著部分人群對小熊貓占有欲的提升。
畢竟在他們看來,瀕危就意味著珍貴。
而自己擁有它,便擁有了高貴身份的象徵。
從3萬元一隻,到5萬元,再到16萬元一隻,黑市上小熊貓的價格不斷攀升。
有買賣,自然就有殺害。
去年11月,四川樂山警方偵破一起特大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被抓的犯罪團伙有三十多人,他們養有4條獵狗,持有多個定位儀器,以及若干捕獲小熊貓用的竹套。
該犯罪團伙捕捉了67隻小熊貓,其中有4隻已經死亡。
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有多少小熊貓被捕捉,被販賣,被當作私人寵物,或者被剝掉皮毛做成造型精美的帽子?
沒人知道答案。
但你不難在萌寵視頻里看到它們。
熱搜詞條也簡直不要太多:小熊貓吃東西好斯文、誰能拒絕站起來的小熊貓……
最能讓網友們覺得可愛的,或許是21年10月火爆全網一則新聞。
在江蘇南通,一隻小熊貓跑進遊客的房間裡暢玩,又吃又喝還在床上打滾,還動不動舉起自己的前足。
圖源:@四川觀察
拍攝的遊客,清楚知曉小熊貓非常膽小,提醒好友不要嚇到她。
但視頻上傳後,不少網友都說「小熊貓沒拿自己當外人」,說「小熊貓迷失在了一聲聲寶貝里」,並夸它們招牌式的舉足動作「過分可愛」。
的確,這種動作對人類來說很可愛。
但對小熊貓來說,實在稱不上是「可愛瞬間」,它們也絕不會聽到「寶貝」就迷失。
舉足只是它們被嚇到時,能夠想到的最安全的方式。
當你下次看到相關熱搜時,大可留言說一下小熊貓為何舉足。
跟親戚朋友去動物園時,別故意大踏步走路嚇它。
看到小區里有帶著項圈的小熊貓時,大可直接報警處理。
別因為「瀕危」買賣它,別因為「好萌」挑逗它,別因為「可愛」誤解它。
別讓這「有史以來最美麗的動物」,在未來某天消失。
別讓自己,在一聲聲「好美」中迷失。
參考資料:
1、@管管小熊貓@四川觀察@人民日報
2、今天,讓小熊貓當主角 星球研究所
3、救救小熊貓 視覺志
4、紀錄片《解救小熊貓》
21 / Jun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李尋歡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