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IP,十年攻略丨專訪

2023-10-02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前任IP,十年攻略丨專訪

作者 | 葦箋

《前任4:英年早婚》上映4天,票房已超過3.5億,被觀眾評價為「系列最佳」,6.8的豆瓣開分也從側面證明其不錯的質量。

從2014年的第一部《前任攻略》到如今的第四部,前任系列IP已經成功走過十年,系列總票房達26.82億元。作為國產愛情片最成功的系列IP,《前任4》從開拍到殺青都引起極大關注,多次登上熱搜,上映前,貓淘雙平台的想看人數總計超過280萬。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為什麼一個原創IP可以擁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從前三部來看,輕度性喜劇的內容,加上對都市青年人經典愛情故事的復盤,讓「前任」系列總能切中當下年輕人最為關心的話題,比起浪漫愛情故事,寫實主義的風格更能讓觀眾有切身感受。而《前任4》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升級:前半段更為生活化的笑點,凸顯了主創團隊對生活的細緻觀察,而關於婚姻的話題探討,讓影片更加落地,也不再囿於「酒局風」的窠臼。

表面上看,《前任4》進行得很順利,整個過程也充滿著讓投資方心安的「確定性」:從開拍到上映只花了10個月;劇本的創作方向始終如一,後期製作時最大的改動是將150分鐘初剪縮減到129分鐘;選擇國慶檔上映也是因為「後期按流程剪完後,最近的檔期就是這個。」

但田羽生透露,《前任4》最難的部分在於前期的劇本創作。上一部《前任3》已經把他當時對生活的感悟全部掏空,他需要真正去生活,尋找讓觀眾產生共鳴的最大公約數。而時隔六年重啟這一IP,更多是源於他和其他主創人員都走到一個值得紀念的「岔路口」:有人步入婚姻、有人堅持單身十年,也有人在結婚前與相戀多年的女友分手。

談及婚姻,似乎總避免不了討論其物質的一面,比如錢、車子、房子。但《前任4》討論的是精神層面的愛情,在田羽生看來,針對物質層面的創作需要確定的視角,影片的受眾人群有些局限,但愛情一定是當下年輕人最大的情感共鳴點,也是他能找到的創作抓手。

下一部《前任》會在什麼時候開始創作,田羽生還不太確定,「創作者本身也要需要生活,不能游離於觀眾,要和觀眾一樣共情,這樣創作出來的東西才能跟觀眾很接近,這是唯一的方法。」儘管這樣會讓作品的產出速度沒有保障,但田羽生認為,「真實和觀眾喜歡才是最重要的標準。」

生活,是《前任4》的創作基礎

六年前,《前任3:再見前任》在跨年檔上映,出人意料地拿下19.41億地超高票房,至今仍是國產愛情片的票房標杆。不僅主題曲《說散就散》和《體面》成為分手經典曲目,連短視頻的淚點營銷都成了之後愛情片的標配。

從商業角度考量,這一成功的愛情片IP應該快速量產,實現IP價值的最大化,但這與導演田羽生的創作習慣不同:他堅持從生活中取材,在生活中創作。《前任3》上映後,他有很長一段時間猶豫是否還要繼續拍第四部,腦中始終崩著一根弦,但劇本創作卻遲遲沒能推進。

「我們的創作方法比較傳統和原始,也可以說比較笨拙,就是要去生活里體驗,需要時間的積累與沉澱,點點滴滴的感悟才能匯聚成一個劇本。六年前的《前任3》已經把當時的感悟和體會掏空了,所以我們需要去生活里尋找新的靈感和探討點。」

去年年中左右,田羽生髮現,身邊人大多到了不惑之年,面臨談婚論嫁的年齡,而人們的選擇都不太一樣:「有的人選擇單身,有的人選擇婚姻,還有一些人在婚姻面前迷茫和徘徊。」

不僅是身邊朋友,各位主創的人生狀態更是劇本創作的源泉:兩位編劇大寬和大廣,一位正好在結婚前與女朋友分手,兩人都沒有想好要不要走入婚姻,另一人單身了十年,這些真實經歷都被寫進影片中余飛與孟雲的故事中。因此,當田羽生與兩位主演談起《前任4》時,大家都覺得,是時候再出一部作品來紀念之前的一段人生了:「他們結婚生孩子之後,再回過頭看自己從前的那段人生,才清醒地認識到結婚之前自己會有哪些思考和感悟,所以現在是一個正好的階段。」

第四部的名稱叫「英年早婚」,但實際上在電影中,孟雲和余飛都還沒有步入婚姻,前者習慣單身,後者在婚前實行「結婚冷靜期」。田羽生解釋,「英年早婚」這個概念來自他生活中的一個觀察:「結婚的人如果覺得在婚姻里不太舒適,會覺得自己結婚太早了,沒有結婚的人就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這就叫英年早婚。所以我們實際上是在探討婚前的事,不是婚後的事。」

田羽生也提到,《前任4》已經不僅在討論愛情,還在討論人如何與自己獨處。孟雲在與林佳分手後,習慣了單身生活,即使遇到像柳柳一樣適合的對象,最終還是在猶豫中,錯過了跟柳柳繼續的最佳時間。這也是當下習慣單身的一些年輕人,在面對愛情時的一貫態度。

在真實生活中創作具備真實情感的電影,這是田羽生的優勢。王中磊就曾在2018年的採訪中向小娛透露,當初啟用導演經驗不足的田羽生來拍攝《前任》系列,最看重的就是其對情感真實性的把握。

體驗派的創作方式,註定了《前任》系列的產出節奏不會太快,但保證了這一系列在生活細節觀察方面的獨特性,能切中當下年輕人最直接的情緒,也讓電影前半部分的笑點有著充滿生活細節的親切感。

最難的部分劇本創作完成後,之後的一切都很順利。

《前任4》在去年12月開拍,今年2月釋出殺青消息,經過不到8個月的後期剪輯,在國慶檔上映。除了攝影,創作班底和前三部一樣,無需前期磨合,保證了製作流程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在田羽生看來,國產喜劇愛情片的拍攝和後期都沒有那麼難,最難的部分還是前期創作,畢竟,生活才是一切創作的基礎,需要足夠時間的沉澱,才能寫出好的劇本。

系列電影的制勝法則:延續性與獨立性並存

《前任》系列電影的一大優勢是,既有延續性又能獨立成章,每部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在人物設定與情節上又有一定關聯,既可以讓沒看過前三部的觀眾單獨觀看,也能讓老觀眾在看到經典情節時會心一笑。

比如《前任3》里余飛和丁點的分手坦白局,兩人分坐桌子兩端,說一個自己的秘密,對方喝一杯酒,這種形式在《前任4》就演變成結婚冷靜期中的「開會」,說一個對方的問題,對方承認的話就自罰一杯。田羽生透露,原本「坦白局」就來自身邊朋友的真實經歷,在上一部使用後,沒想到效果很好,因此這一部也繼續沿用。

從第一部到第四部,孟雲和余飛是固定不變的一對搭檔,一人負責「笑點」,一人負責「走心」,實際上,在最開始設計這兩個角色時,田羽生就將他們設計成一體兩面,孟雲更加敏感、細膩、內斂,也更較真,而余飛更加開朗勇敢,也更願意向外探索。「兩人在面對結婚時的態度也不同,一個人認為自己要琢磨明白過後再做決定,另一個就是沒事,我們先試一試。人都是多樣的,有的人更像孟雲,但心裡可能還有點像余飛,有的人表面像余飛,但心裡可能更偏孟雲。」

但六年後上映,劇中人物也經歷了時間流逝,需要更多細節來展現階段性的變化。

比如談心的地點從酒吧里、泳池邊變成了河邊釣魚。這也是田羽生自己的體會:「比起年輕時在嘈雜的環境中放縱、呼朋喚友,中年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更想要放慢一點,釣魚就是很好的解壓方式,也適合哥們聊天。」

另外,韓庚在電影中肉眼可見地變胖了,也因為外形在相親中獲得「變油」的評價。實際上,韓庚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是為了孩子戒煙,因此在很短時間胖了十幾斤,田羽生就讓他直接以這樣的狀態來拍相親,這樣被拒絕時更有說服力。不過後來,韓庚又迅速減重,來展現电影後半段孟雲決定重新出發的狀態。

最後,《前任》系列成為當下國產愛情片中的標杆,也少不了前期創作與後續宣傳的有機配合。

《前任3》大火後,無限自在創始人朱瑋傑曾告訴小娛,在劇本創作階段,他就會和田羽生討論影片中要埋哪些梗以便日後的營銷,待到影片上映前的一個月宣傳黃金期,就瞄準抖音平台,用「吃芒果」等宣傳點觸發「自來水」加入,也帶動眾多用戶加入模仿隊列。

這種頗具傳播潛力的設計在《前任4》中也有不少,比如林佳與孟雲多年後釋然的重逢,成為這部電影抖音官號點贊最多的一條視頻,引起不少網友對「重逢前任」的討論。

人物性格的連貫性與情節的獨立性,再加上可以引起觀眾共鳴的傳播點,《前任》系列成功打造了延續10年的國產愛情片IP,並持續培養著自己的忠實觀眾。

愛情是創作的抓手,房子、車子和孩子不是

《前任4》聚焦婚姻問題,比起前面三部更加「落地」,也被評價為是系列中「最現實的一部」。

但實際上,《前任4》並未涉及到婚姻中更為物質的一面,比如車、房或是孩子。對於這個問題,田羽生認為,關於愛情的討論才是《前任》系列創作的抓手。

「其實你想像一下,如果去談車、房和孩子,這些問題你沒有抓手,你不知道你代表誰。是代表有車族、有房族,還是無車族、無房族?每個人的物質水平不一樣,對這些事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很難達到一個大部分人共鳴的點。但是對情感的討論就沒有這個問題,無論有房沒房、有車沒車,都能對情感本身產生共鳴,這樣共鳴感會更大更強烈。」

有人說《前任》系列是適合80後看的愛情電影,但田羽生認為,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思考無關年齡,除了之前的80、90後受眾,也許00後也是願意觀看的。

另外,在影片中使用《友情歲月》這首歌來形容婚姻中的情感,也來自生活中的一個真實經歷:公司一位同事答應了老婆一件事,但又不想做了,田羽生對他說「你有點不講義氣,不管是誰你都應該講義氣,對老婆也是一樣。」大家聽到這句話都笑了。

田羽生就把這個橋段寫進了劇本中,後期在與身邊人的探討中也明確了這種「情+義」的主題表達,「年輕的時候那種愛是強烈的,但隨著歲月的增長,從男孩變成男人,我們明白了,情要加上義,才能構成這樣一個長久的關係,這是生活體驗告訴我們的,因為乍見之歡是很容易消失的,如果久處不厭,肯定還有更豐富的元素。」

目前《前任4》票房3億,上映首日是日票房冠軍,如今已被《堅如磐石》趕超。作為愛情片,在國慶檔上映或許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田羽生告訴小娛,選擇這個檔期的原因很簡單,「等我們後期做完,最近的檔期就是國慶。」而面對與同期幾部大片的競爭,田羽生對於票房沒什麼預期,但有一個底線:「投資方不要虧,投資方能掙點錢,更多人願意投資電影,電影產業才會更好。」

因為要在生活中去體驗,未來《前任5》會在什麼時間上映、講什麼樣的故事,對田羽生來說,現在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我們也在探索,不知道未來生活會教會我們什麼。等我們未來又找到生活中某個點想表達的時候,肯定一切就應運而生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2a5951ffe0649b6280a5fda31f0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