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有句名言:「人們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
人生的福氣,往往是在將要得到,但是還未得到時,感覺最快樂。一旦得到之後,就會擔心福氣溜走,又想擁有更大的福氣,所以開始變得痛苦。
可惜我年輕時,並不懂得這個道理,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一位老僧,他覺得跟我有緣,於是指點了我一番話:「世上痛苦之人,不是福薄,而是欲大;不是擁有太少,而是不懂珍惜。」
節制才能滿足,珍惜才會幸福。一個老僧的智慧:福薄的人,往往獲咎於這「二件事」,時時警醒。
一、不懂節制慾望
人生中所謂的福薄,其實沒有什麼標準,當我們覺得自己很痛苦,做事不順利,似乎沒有別人過得幸福,這就是普通人對福薄的理解。
可是明明有的人生活並不窘迫,反而物質生活非常優渥,並不缺少金錢財富,甚至有文化有地位,但是過得依然很痛苦,這到底是為什麼?
對此,韓非子早在戰國時期就告誡世人,他說:「禍難生於邪心,邪心誘於可欲。」人生沒有福氣,或者遭遇禍患,都是自己起了邪心貪念所導致的,而貪婪就是被慾望誘惑才產生的。
一個人的慾望得到了滿足,但是內心卻不知足,還想要更好的,這就是痛苦的由來。人生的福薄,就獲咎於自己內心的慾望,所以一定要時時警醒,提醒自己不要被慾望所奴役。
二、不懂珍惜擁有
每個人都害怕年華老去,但是時間卻一去不復返,人生就是這樣,越害怕失去的東西,越容易失去,這讓我們感到非常痛苦。
人生留不住時光,卻能留下回憶,不想為時光逝去而痛苦,僅僅擔心是沒有用的,而是要珍惜現在、珍惜擁有,過好當下,才能贏得未來。
俗話說:「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是珍惜了才不會失去。」失去曾經擁有的美好,只是福薄的表象,背後隱藏的根源,是我們沒有珍惜生活,很多人之所以福薄,就獲咎於此。
且行且珍惜,邊走邊遺忘,珍惜擁有的,遺忘錯過的,這樣人生才能感覺到真正的幸福。福薄的人,越早懂得珍惜,將來才不會後悔,這值得我們警醒。
這位老僧的告誡很有道理,痛苦來自慾望,能解脫才沒煩惱。不是生活好了,心情才美好,而是心態好了,人生才幸福。一個人能夠節制慾望、珍惜人生,才會遠離禍患,福氣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