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角斑病為什麼這麼難治?用什麼藥效果好?

2019-12-13     中農莊稼植保

芒果角斑病又稱細菌性黑斑病或潰瘍病。新梢、葉片、果實都能上病,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芒果產區發生普遍。

葉片染病開始為針頭狀黑色小點,後期逐漸擴展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多個病斑連成一片形成不規則大黑斑,葉片中脈、葉柄染病,產生縱列,嚴重時葉片脫落。

葉片角斑

果實上病,初呈水漬狀小點,後擴大成黑褐色,表面隆起,潰瘍開裂流出膠質。

果實角斑

枝條感病,病斑呈黑褐色潰瘍狀,後期病斑擴大並繞嫩枝一圈時,導致枝條枯死。

枝幹角斑

這樣的建議剪掉

侵入途徑:傷口、水孔、皮孔、氣孔。

天氣條件:濕度是病害發生的關鍵因子。在乾旱季節很少發生,大霧、重露、雨季發生較為嚴重,尤其是颱風雨過後,病害通常突然爆發。在多雨多霧潮濕的年份,海南芒果產區可周年發生。

易感病時期:在抽梢期時,新梢和葉片尚未老化前,正值雨季甚至颱風期,容易發病;在開花期時,雨季和颱風尚未結束,或者常風較大,容易發病;在果實發育期時,早熟產區常遇大霧或低溫陰雨,或晝夜溫差大夜晚露水大,發育後期趕上雨季開始,濕度大,容易發病。在易感病期,如果濕度大,就一定會發生角斑病,特別是颱風雨後一定會爆發流行 。

芒果細菌性黑斑病在我國各芒果產區內的發生流行規律研究:連續3年在我國芒果主產區設置芒果細菌性黑斑病監測點,收集監測點內細菌性黑斑病的病情指數,明確了各產區內細菌性黑斑病的發生動態,為病害的防治提供參考 。

數據充分揭示,濕度(降雨) 是影響病害發生的主要環境因子。

芒果角斑病為什麼難治呢?

目前來說常規防治一般選擇葉片噴施(也有之間灌根的):如化學藥春雷黴素、中生菌素、克菌丹或者銅製劑等能殺滅細菌的藥劑,噴施果樹或果實;但這種方法也只能起到治標的效果,病斑1到2天後就乾了,看上去好像是好了。但是一遇到陰雨天氣或者是高濕天氣,病斑又開始流水、復發。這種防治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那為什麼芒果的角斑病這麼難治呢?其主要原因是致病細菌潛伏在樹體里,發病的時候是由內而外的透出來,所以噴施化學藥劑只能把表面治好,但是樹體里的致病菌沒有被殺滅,所以一旦遇到合適的天氣又復發了。

還有就是角斑病也可以通過氣傳,因為種植區域果園之間都是挨著的;還有就是一些農戶將病枝病果沒有深埋處理,而是亂扔。

芒果角斑病綜合防治措施!

預防措施:

1.種植抗病品種

目前沒有抗病品種,貴妃、澳芒、凱特和金煌高感,台農、象牙相對比較耐病。

2.種植防風林

在沿海地帶或平坦易招風的果園營造防風林或設置風障,一般3.3~6.6 hm2果園四周營造一片防護林帶較適宜,可選擇的防風林樹種有椰子、馬占相思、桉樹等。

3.采果後修剪與清園

結合採後修剪,徹底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撒石灰深埋,發病嚴重的果園可重剪後換冠。修剪後一定要用潰腐靈+有機矽全園噴霧,加快傷口癒合。快速殺菌!搞好果園衛生,清除病殘體。可在芒果采果後、萌芽前半個月分別使用潰腐靈+沃豐素+有機矽進行全園噴施,殺滅病菌,修復傷口,營養樹體。

4.保護新梢新葉

夏秋梢期,經常監測果園,如果葉片和枝條發病,且降雨頻繁,應及早採取預防措施,特別是每次颱風、暴風雨或冰雹後,靚果安+沃豐素+大蒜油進行噴霧殺菌!展葉期、開花期、果實生長期:分別使用靚果安噴霧,可適當添加沃豐素,補充營養,增加葉片、果實蠟質層厚度,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芒果的自營養能力。

5.花期預防

在常風較大的地區,如果夜晚露水大,一定要注意預防花期角斑病,在開花前噴施靚果安進行保花。

6.灌根殺菌,預防病害

灌根預防施肥時,地力旺生物菌劑灌根處理,使有益菌提前占位,阻止病原菌侵染,同時活化土壤中固定的多種元素,均衡土壤中的養分,增強根系吸收能力。保持健康的樹勢才是最關鍵的。

治療措施:

1.已經上病的果園使用以下治療方案:靚果安+沃豐素+大蒜油+有機矽噴霧3次,每次間隔5天左右。

2、病情嚴重、樹勢衰弱的、有黃化的,用《青枯立克》200-300倍+地力旺生物菌劑+《沃豐素》600倍灌根1-2次,灌於毛細根區,以灌透為準。

沒有上病的果園現階段早預防:

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使用靚果安+沃豐素+有機矽噴霧。

果實生長期:使用靚果安+沃豐素+有機矽進行定期噴霧,基本每次間隔10-15天。

農業防治措施

果園防風林建設,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嘗試在果園周邊種植防風林;做好病害的預防措施,尤其是颱風前後及時噴施靚果安+沃豐素+大蒜油,及時修復傷口,殺菌營養;搞好果園衛生,清除果園病殘體。及時清理颱風後的枯枝,減少傳染源,避免交叉感染。病害發生後的補救措施:及時啟動治療方案,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pNpCW8BMH2_cNUg1P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