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畫家朱德潤畫作風格顯著,能據此分辨真偽

2020-04-12   文藏

朱德潤(1294~1365年),字澤民,別(齋)號存復,又號睢陽山人等,平江(江蘇蘇州)人,元代著名畫家、儒士。朱德潤在藝術史中被忽視,其實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畫家。本文對存世書畫加以研究。

關於朱德潤作品的款識(見款印局部圖),筆者的觀察與分析朱德潤的存世作品,發現其在署本款上極有特色的。

北京故宮藏王冕張觀趙雍朱德潤等五家合繪卷之朱德潤《山水行舟》段上七言詩後「朱澤民」落款

台北故宮藏朱德潤《林下鳴琴圖》軸上「林下鳴琴」四字之後「朱澤民」落款

上海博物館藏朱德潤《渾倫圖》卷右長題行書贊文後的「朱德潤」落款

北京故宮藏朱德潤《秀野軒圖》卷長篇自跋《秀野軒記》後的「朱德潤」落款

通常而言,朱德潤的冊頁、小景甚至是立軸,如果沒有作者本人的長題詩的話,則會署名為「朱澤民」,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朱德潤」的題款則需細心檢看:在有朱德潤本人的長題詩的手卷上,常常會以「朱德潤」落款。朱德潤的書法作品則通常以「朱德潤」落款。

元 朱德潤 宋元明畫冊之朱德潤《秋林垂釣圖》冊頁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以故宮博物院藏兩幅朱德潤的偽作《柳亭銷(消)夏圖軸》、《夏山納涼圖軸》為例,兩幅立軸畫心都沒有朱德潤的題詩,只有年款和本款,按其署款習慣來看,署款「朱澤民」的可能性更大,而兩幅皆為「朱德潤」。

北京故宮藏《柳亭銷(消)夏》軸上「雎陽朱德潤」落(偽)

北京故宮藏《夏山納涼》軸上「雎陽朱德潤」落款(偽)

再將這兩幅畫的「朱德潤」題款與真跡題款相比,亦能看出偽作筆跡很軟,且字體差異亦較大。

元 朱德潤  《秀野軒圖》卷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再從朱德潤存世作品的收藏印來看,項子京算是收藏朱德潤作品的大戶,很多朱德潤作品的真跡上都鈐有大量的項子京的收藏印,例如《秀野軒圖》。

朱德潤《秀野軒圖》卷後題跋「項子京家珍藏」朱文印跡

朱德潤《秀野軒圖》卷後題跋「而籟閣」朱文印跡

朱德潤《秀野軒圖》卷後題跋「項子京家珍藏」朱文印跡

朱德潤《秀野軒圖》卷自跋「秀野軒記」後「朱氏澤民」及「眉宇散人」兩方朱文印跡

朱德潤《秀野軒圖》卷後題跋「子京之印」朱文印跡

故宮藏《夏山納涼圖》軸中也有很多項子京的收藏印。而這並不能證明此圖的真實性。因為作為明末著名的收藏家,項子京的名聲在清初得到了極大的發揚。當時的作偽者為了增加偽作的價值、拉大旗作虎皮,往往會在書畫作偽的同時,製作項子京的假印,以混淆視聽。而《夏山納涼圖》軸中的多枚項子京收藏印都與真印顯出較大差距。

朱德潤《夏山納涼》軸「朱氏澤民」白文印跡(偽)

朱德潤《夏山納涼》軸「而籟閣」及「子京」朱文印跡(偽)

朱德潤《柳亭銷(消)夏》軸朱文「朱」及白文「德潤」印跡(偽)

在構圖上,朱德潤的繪畫作品是非常講究的。筆者分析,其作品無論冊頁、手卷、立軸,在構圖上大都繼承了南宋院畫的一角半邊式構圖。以立軸為例,所繪畫面主體大多集中在畫面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冊頁上,樹石往往集中在畫面的右下角,畫面大量留白,留白中往往點綴以小舟。

朱德潤繪畫作品在景深控制上,與現代攝影術相近,由《集清畫序》可知,朱德潤當時即已認識到了通過色調濃淡的控制,來營造突出主體的景深感。朱德潤的山水畫作品大多近實遠虛、近濃遠淡。如果遇到近、中、遠景都清晰並且署名朱德潤的山水畫則往往並非真跡。

內容整編自:李天垠《遺忘的經典—故宮藏朱德潤真偽作品考辨》《紫禁城》2011年7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