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教培機構的招生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近幾年,各大教育機構接連推出低價引流課,並在暑期大戰中取得了「好成績」,這也使得低價引流課開始成為行業流行趨勢。但是你真的了解低價引流課嗎?
1
什麼是低價引流
低價引流最早發軔于于網際網路行業,例如最早的淘寶打敗易趣,搶占C2C電商市場,阿里把低價引流用到了極致。
一言以蔽之,低價引流就是一種用超低價買到的流量的引流技巧。
「低價引流」有點類似於餐飲行業的試吃、化妝品行業的試用。教育培訓行業的產品是虛擬產品,教育產品短期內效果無法顯現,且教育行業的是預收費模式,讓客戶先買單再消費,所以試錯的成本需要由客戶來承擔。
如果使用低價引流短期課,例如99元6節課,客戶可以低成本的試學,結果一定會讓質量差、服務差的機構生存艱難。綜合來說,此舉雖然提高了行業門檻,但是對客戶來說是好事,從長期來看,對教育培訓這個行業來說是個去偽存真的有利趨勢。
教育培訓行業的低價引流課具備兩大特點: 價格低 以引流轉化為核心目的。
我們來看看以下一組真實的教育行業投資人微信群對話:
我認識很多教育行業投資人基本都是跨行投資形式進入教培行業這個所謂朝陽行業,很多投資人最初以為教育行業簡單易操作,剛需市場撈金容易,如果有人還抱有這想法。
很多教育機構開低價引流課之前並沒有想的太清楚,往往造成以上微信對話所示的情況。
我問過很多教育投資人為什麼要開低價引流課?99%的回答是為了引流啊,為了讓孩子先體驗然後能夠轉化報長期班,繳納年費到機構學習。
這個想法是正確的,但是往往做了低價引流課的實際情況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很多機構的轉化率慘不忍睹,大部分教育機構的轉化率20%都不到。課開了,損失了利潤,老師付出了營銷推廣成本、時間精力,但是最終的結果卻不是很美好。
2
低價引流是一把雙刃劍
低價引流是要有可控的前提條件的,例如新東方當年為了開拓自己的優能中學K12市場,為了和學而思搶占市場生源,率先在行業發起了低價引流50元報班學一個暑假。很多教育人只是看到了新東方的低價,並沒有看到新東方低價引流背後的隱形邏輯,草率模仿低價引流,結果是東施效顰。
低價引流就是一個口袋陣,把客戶引進來,更要做好後續的教學服務、家校溝通、效果展示、客戶跟進...... 如果不懂後續的轉化,低價引流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不賺錢不說,還得自己犧牲很多去填坑,另外還有更大的危機在背後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且聽我為您一一道來。
不是低價引流課本身不對,而是做低價引流課的流程不對,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忽略了。
例:前期市場推廣營銷費用,機構老師的上課成本......我見過最誇張的低價引流課是9.9元上32節課(轉化周期長達2月),這樣的招生低價簡直就是賭徒心態,賭贏了皆大歡喜,賭輸了關門大吉。
低價課只是一個簡單的試學,最主要讓家長體驗環境、教學模式、服務,淺嘗輒止即可,轉化周期一定不要超過一個月,否則就是蔓長不結瓜。
如果你的校區團隊沒有組建起來,或者團隊不是很成熟,你的教學服務和銷售疲軟,但是你做了低價引流課,這就好比自家衛生還沒有打掃乾淨,一片狼藉,你卻早早邀請客人到你家做客。
如果後續教學服務無法跟進,銷售疲軟,做低價引流課程就是一種自殺行為。一方面給學生、家長的體驗很不好,另外一方面還容易造成差的口碑傳播,把本來有機會成為機構客戶的人都攆走了。
做生意都需要關注現金流,相信這個不用多說。新東方做低價引流課程50元學一個暑假,可是人家畢竟是上市教育機構財大氣粗,有的是資金實力,權當是做口碑廣告,一般中小教育機構奉陪不起。
招生是有時機的,你如果因為低價引流課課時拉的太長,例:1個月、2個月,這一兩個月的時間,你浪費了最佳招生時間。
下一個招生的埠你就招不了那麼多學生了,因為別的機構已經把學生搶完了,有限的適齡學生和學生的課外培訓時間都是有限的。
做低價引流課程頻率一年不能超過兩次,每次做低價引流課程必須師出有名,不然就是砸品牌,機構在區域越發展越low。
3
低價引流不是招生萬能鑰匙
如果整個教育培訓行業都在做低價引流課,會給教培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
現在教育行業的教育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其實本質上還是低價引流,這種方式穩賺不賠的永遠是坐莊的第三方,參與的教育機構大部分都是在賠本賺吆喝。
說到底,光靠低價是不可能引流的,只算是讓利促銷,而且長期低價也不可能保證機構良性發展壯大。所以說,「低價引流課程」歸根結底比拼的還是引流課程的教學服務和銷售轉化率。
低價不是目的,低價是為了快速獲取客戶,為了讓客戶快速地體驗我們的產品,所以低價營銷要有一些設計,比如用戶只能享受兩次低價體驗,如果想要再體驗,就需要分享拉人進來參與這次活動,或者可以直接成為我們活動會員,拉人參與校區給予實物獎勵。
低價本身是一種虧損營銷,如果低價不能夠保證教學產品的質量,教學服務和銷售跟不上,那麼結果可能就會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低價引流的同時,仍然需要盡最大的可能保證教學產品的質量。
第二,做了很廣的市場知曉率。即使是做市場傳播擴散,你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教學產品市場定位。只有做好客戶群定位,我們才能獲取到比較精準的流量。
很明顯,我們在低價引流的時候,必然會引入大量的流量,當大量流量及標籤進入校區後,如果標籤精準程度不高,標籤不正確,勢必會對校區帶來負面的影響,而且不精準的流量進店也無法實現流量的轉化及吸收,這個時候,哪怕是低價流量其實對於我們校區來說,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只會白白浪費錢。
所以,基於這兩個維度上的思考,我們在做低價引流課程前需要深思熟慮。
一切不以「轉化」為目的低價引流課都是自嗨!
我們不要通過低價做成看似門庭若市的流量,而是需要實際去把流量轉化,通過優質教學服務、高質量銷售諮詢讓家長留下給孩子報正式班。即使家長最後未能選擇我們,我們也要做到散買賣不散交情,加家長微信,或者創建區域家庭教育群、育兒群、父母交流群,通過後期的內容營銷來重新吸引客戶,繼續跟進客戶。
低價引流課不是不能做,而是你需要搞清楚自己的校區目前處於哪一個階段,是否做好了做低價引流課需要具備的條件,這其中最最核心的就是轉化能力,而轉化能力就是你的機構「教學服務 和 銷售諮詢」。
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機構要做的事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能邯鄲學步,模仿大機構隨意去做低價引流課。
以上就是「低價引流課程」背後的招生商業原理,同時也是本人在教育行業操盤數次低價引流課程以來的的一些經驗心得。低價引流可以作為前端,教學服務作為中段,會銷宣講 [課程說明會]作為收尾。低價引流課程你必須要有後招,不然引再多流量,那些流量也只是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