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戰到底
大象新聞·映象網記者 董彩紅
「力爭5月10日左右實現社會面「清零」。」根據鄭州市第32場新聞發布會的消息,很多人對5月10日翹首企盼。目前鄭州疫情到了什麼階段?防控措施有哪些最新變化?諸如此類最新疫情動態,大象新聞記者多方跟進採訪,帶來最新研判。
曙光來了:95%的病例都是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出現,社會面清零指日可待
5月3日,鄭州市發布疫情防控73號通告,面對來勢洶洶的新一輪疫情。
鄭州第一時間反應,讓該靜的靜下來,千方百計加強社會面管控,從嚴落實封控區、管控區分類管理措施,減少人員流動特別是跨區域流動。針對可能出現的隱匿性傳播,採取區域檢測與重點人群檢測相結合、壓茬推進,儘快排干撈凈潛在感染者。
同時,精準流調排查,快速發現並鎖定風險人員。通過「核酸+流調」、流調+核酸」的方式,力爭在5月10日左右實現社會面「清零」,確保完成「三天內圈住封死疫情,一周內實現社會面清零,一個潛伏期內實現社會面和隔離點『雙清零』」的目標。
「2022年5月6日12時至5月7日17時,鄭州市發現1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26例無症狀感染者。」5月8日,鄭州發布最新疫情消息。
雖然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人數並不少,但其中32例都是在管控區發現的,另外,新增病例里,金水區、中原區並未出現。
「統計了一下,今天95%的病例都是在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出現的,靜態防控成效顯著,社會面清零指日可待!鄭州加油!」一位業內專家坦言。
最新變化:利用「區域核酸診斷」監測模式,將疫情防控再前移一步
「成效顯著。」多位業內專家表示,目前,鄭州市疫情防控已進入最吃勁的階段,曙光就在眼前。
從2020年的疫情,到現在鄭州可謂是經過了多輪疫情挑戰,疫情防控措施有什麼變化?
「從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到常態化疫情防控探索階段,再到全鏈條精準防控、動態清零階段,我國疫情防控已走過兩年多時間,我國正在進入全方位綜合防控「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的第四階段。」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
此次河南新一輪疫情,正是執行了全方位綜合防控「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的精準、科學防控措施。
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以快制快,切實落實「四早」,對疫情信息「逢陽必報、逢陽即報、接報即查」,利用「區域核酸診斷」監測模式,將疫情防控再前移一步。
核酸檢測:從「全員」到區域
河南省一位疾控專家介紹,目前河南執行的核酸檢測政策是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發布的《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
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加精準、科學,最小範圍、最大力度、最精準的快捷反應。
「以前都是全員核酸檢測,現在多是區域核酸檢測。」該疾控專家介紹,強調科學精準,對劃定的區域進行核酸檢測,區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決定。
區域包含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其中,區域可能小到一個樓棟,也可能大到全市範圍,具體要由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根據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研究確定,並動態調整。
根據鄭州發布的消息,鄭州市域內所有居民(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暫住人口、臨時流動人口、外籍人口等)核酸檢測
5月7日,金水區等11個縣(市)區(含開發區)開展核酸檢測
5月8日,金水區等8個縣(市)區(含開發區)開展核酸檢測……
此外,為適應奧密克戎等新冠病毒變異株傳播速度快的特點,規定了劃定範圍的核酸檢測都在24小時內完成,進一步提高疫情「早發現」能力。
最大民生:沒有搞大水漫灌和「一刀切」
「看到鄭州發布上多條流調信息都感覺累,可想而知保家衛城的工作是多麼辛苦,感謝為疫情付出的每個工作人員和積極配合疫情的每個市民,讓我們共克時艱,早日還大鄭州正常生活。」
一位社會學家告訴大象新聞記者,從鄭州每次核酸檢測的區域劃分可以看出,核酸檢測目標明確、有的放矢,沒有搞大水漫灌和「一刀切」,既有的放矢,又在極小影響和最大保障百姓生活和經濟活動的情況下,精準抗疫。
一位參與一線流調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根據區域核酸檢測涉及的各環節、各部門,成立了數據統計專班、采檢匹配專班等9個工作專班,規定了專班職責。
「9個專班不要求必須設立,我們可根據實際靈活增設或合併,但須做到職責不空缺。」該流調人員坦言。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大鄭州早日恢復正常。
很多市民感慨,5月10日即將到來,無論是否清零,但看到當前這麼科學、嚴密的防疫舉措,相信一定會達到目標。
希望自己微弱的力量,能夠給更多的人帶去溫暖,疫情當下,見證鄭州力量和毅力,期待早日戰勝疫情。
鄭州速度,鄭州力量,鄭州智慧,鄭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