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病重期間,被他信任的易牙、開方、豎刁圍困在宮中,連口水也喝不了,最終被活活餓死。五個兒子各率黨羽競爭國君之位,誰也顧不上他,屍體放了整整76天,蛆蟲都爬出來了。齊桓公遭遇如此悲劇,表面上看是信任佞臣,實則是沒有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
齊桓公後期信任佞臣
齊桓公是個標準的公子哥,愛吃、愛玩、愛女人,對大臣下人都很不錯,遇到有作為的大臣,這輩子就能成就大事業,要是遇到小人,就糟糕了,和後世的明英宗朱祁鎮有點像。
齊桓公的前大半輩子,重用管仲、高傒等一幫子大臣,國家蒸蒸日上,實力強勁,齊桓公登上了中原霸主的位子。
管仲死後,缺乏得力大臣的輔佐(高傒當時已經80多歲了),齊桓公就倒霉了。在他重病期間,易牙、開方、豎刁三個他十分信任的寵臣將他孤零零的隔離在宮牆內,既不給他找醫生,也不給他送飯,只開了一個狗洞,讓一個宮女每天按時爬進去,看他死了沒有。
最終在口乾舌燥、飢餓難忍、痛苦絕望中,一代霸主齊桓公離開了這個世界。
管仲在重病中就勸過齊桓公,讓他遠離這三個小人,因為這些都是缺乏人性、不擇手段的人,舉個例子:易牙是廚子,做的飯菜非常好吃,齊桓公的口味越來越刁,有一天就無意中說道,這山珍海味天天吃,慢慢就膩了,不知道人肉是什麼滋味。易牙為了討好齊桓公,回家後就把自己親生的幼子做成了一道菜!其他二人也倒差不多。
齊桓公也聽了管仲的勸告,把他三人趕出了宮。離開了這三人,齊桓公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沒辦法,只好把他們找了回來。不久後悲劇就發生了,看來壞人也得有核心競爭力啊。
也就是這三個沒有人性的極品佞臣,假若是其他人,齊桓公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了。
齊桓公沒有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
為什麼這三個佞臣不顧齊桓公的死活?除了報復的快感外,他們當時也沒有空來顧齊桓公的死活,他們正在忙著一件大事:擁立新君。寵臣最大的本事就是伺候好君王,眼看著齊桓公是不中用了,如果不提前伺候好新君,將來不還死翹翹?
齊桓公妻妾成群,三位正夫人沒有兒子,沒有嫡子可以繼承;有六位寵妾的地位差不多,他們的兒子為了登上寶座,很早就開始拉攏大臣,排斥異己,朝中的大臣為了保住榮華富貴,紛紛投靠諸子,朝中是烏煙瘴氣,一團亂麻。
齊桓公病倒後,各方互不相讓,爭鬥得熱火朝天,誰也顧不得他的死活。倘若他能早日指定繼承人,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齊桓公在位時間長達40多年,晚期的時候,諸公子歲數都比較大,有了爭權奪利的慾望;齊桓公的猶豫不定,給了他們奪權的動力。齊桓公去世後,各位公子輪番上場,齊國陷入動亂,齊桓公的霸業隨即結束。
總結:齊桓公晚年信任沒有人性的易牙、開方、豎刁,導致重病期間無人伺候,最後渴死餓死;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沒有確定好繼承人;更加遺憾的是,隨著他的去世,齊國陷入動亂,一代霸業也隨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