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的這段話,詮釋了為何德軍全面占優,卻輸掉了莫斯科戰役

2023-06-04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郭靖的這段話,詮釋了為何德軍全面占優,卻輸掉了莫斯科戰役

自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在戰爭初期,德軍憑藉局部兵力優勢和相對先進的戰術長驅直入,在明斯克、基輔等地發動鉗形攻勢,大規模殲滅了蘇軍的有生力量,德軍平均深入蘇聯境內六百公里,戰無不勝。

然而在莫斯科城下,德軍卻遭遇了自二戰開始以後的第一次重大戰略失敗,成為了德軍在東線走向滅亡的開始。後世研究者無不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何德軍在總兵力、坦克、火炮、飛機等層面全面占優的情況下,卻輸掉了莫斯科戰役呢?

這個問題,可以從多角度來回答,諸如八月分兵進攻基輔,後勤供應不足,蘇聯要命的天氣......過去筆者很認同過以上這些說法,直到看到了《射鵰英雄傳》中郭靖說過的的一段話,頓時覺得找到了答案。

《射鵰英雄傳》第十八回「三道試題」一回,說的是黃藥師為了選女婿,出題測試洪七公的徒弟郭靖和歐陽鋒的侄子歐陽克的故事。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歐陽鋒親自登臨桃花島向黃藥師提親之際,因二人久未謀面,以音樂切磋武功,卻引發了旁觀者郭靖這樣一番思考:

「他(指郭靖)呆呆的想了良久,只聽得簫聲越拔越高,只須再高得少些,歐陽鋒便非敗不可,但至此為極,說甚麼也高不上去了,終於大悟,不禁啞然失笑:「我真是蠢得到了家,人力有時而窮,心中所想的事,十九不能做到。我知道一拳打出,如有萬斤之力,敵人必然粉身碎骨,可是我拳上又如何能有萬斤的力道?七師父常說:『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 挑擔尚且如此,何況是這般高深的武功。」

德軍兵至莫斯科之時,已如強弩之末矣,但看上去還是「德軍全面占優」。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eb8173a5678a76f072d87d887c372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