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南海激戰,金一南:多虧了陳偉文將軍,才有了如今的三沙市

2024-05-15     陳坤說歷史

1988年,中越衝突升級,大小矛盾不斷。

當時,我國政府正在南沙群島進行考察,卻突然遇到越南海軍突襲。

為了保衛我國領土安全,時任編隊指揮的陳偉文當機立斷,向越南軍隊發起了反擊。

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少將曾多次公開讚揚陳偉文。

「幸虧陳偉文將軍當年沒有慫,否則就沒有如今的三沙市了。」

那麼,當年的那場海戰又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一番。

少時坎坷

1937年4月,陳偉文出生在廣東省台山市的一個小山村,父母都是種地的農民。

身為大哥,陳偉文不得不從小就擔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小的時候,每每父母出去干農活,陳偉文就會留在家裡照顧弟弟妹妹。

圖片來源於網絡

等到稍微長大了一點,陳偉文就開始幫著家裡干農活。

放羊、喂牛,成了他生活里的一部分。

十來歲的孩子,正是該接受教育的年紀,但是在那個貧苦的年代,上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不說最近的學校離陳偉文家裡都要十幾里山路,就是每年的學費,陳家老兩口都難以支付。

但是沒辦法,娃總得念上幾年書呀,總不能連字都不認識,陳偉文的母親這樣想著。

在和陳偉文的父親商量了一番後,兩人決定先把陳偉文送到鎮上的學校念上幾年書,不至於以後做個文盲。

陳偉文

就這樣,陳偉文一直拖到十二歲那年才進入學校念書。

陳偉文也明白,自己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因此他從不敢懈怠。

每日在學校里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課之外,放了學回家,還要把課本再讀一遍。

在刻苦學習之餘,陳偉文還要幹活。

一家八口人,父母每日做農活忙得腳不沾地,陳偉文放了學回來不僅要照顧弟弟妹妹,還要給家裡做飯,也是一刻都不得閒。

到了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陳偉文便從床上爬起來,伴著熹微晨光,又走十幾里山路去上學。

課堂老照片

晚上趁著點點星光回到家裡,每日都是如此。

這樣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的日子一晃眼就是兩年。

原本因為家裡窮,陳偉文又是老大,父母也就沒打算讓陳偉文讀太多書。

早點掙錢,補貼家用才是最重要的,學上個兩三年便也夠了。

但是令他的父母沒想到的是,陳偉文從入學開始,次次考試都名列前茅,獎狀貼滿了一面牆。

這時候如果輟學,未免太過可惜了。

一方面是陳偉文優異的成績,另一方面是家裡日益困難的境況。

課堂老照片

正當父母舉棋不定的時候,學校的老師聽說了陳偉文可能要輟學的消息,便立馬趕來家裡,勸說陳偉文的父母,希望他們能夠讓孩子繼續上學。

同時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因為陳偉文成績優異,年年考第一,學校決定免除他的學費。

也正是這樣,陳偉文才得以繼續上學。

陳偉文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父親還勉強識得幾個字,母親根本一個字也不認識。

他們雖然不明白陳偉文具體的學習內容,但在他們樸實的思想中,能把書念好就一定有出息。

因此,學費的問題解決後,陳偉文便順利回到了學校。

高考考場老照片

肩負著父母的期望和老師的期望,陳偉文更加刻苦地學習。

此時恰逢國家建立了統一的高考制度,受到種種原因的限制,全國各地的適齡學生們都有機會通過高考這一新的考試製度進入大學。

這對於陳偉文來說,也是莫大的鼓舞,他終於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1956年,19歲的陳偉文參加高考,並考入了武漢大學的生物系。

在那個年代,能考上大學的學生足以被稱為天之驕子,前途不可限量。

但陳偉文卻在入學後不久就放棄了在武漢大學念書的機會,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是什麼讓他寧願放棄唾手可得的美好前程,轉而走向另一條充滿未知的道路呢?

投身軍營

1956年,正值青春年少的陳偉文順利考上了大學,就讀於武漢大學生物系。

但僅僅一年,陳偉文就從武漢大學肄業了。

彼時,國家剛剛穩定下來,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各個領域都需要人才。

恰逢海軍來到各個高校里招募知識分子,希望他們能夠作為新生力量加入軍隊中。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陳偉文腦海里冒出了一個念頭:「去部隊里!在軍營中為國家做貢獻!」

陳偉文剛出生的時候,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雖然陳偉文小的時候沒有親眼目睹過日軍侵華的惡行,但在大人的描述中,他深深明白這是多麼可惡的暴行。

日軍

後來再長大一點,他又從課本上知道了中國近代史中的坎坷過往,在陳偉文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在那個時候,陳偉文懵懂的內心裡或許就已經埋下了報國從軍的種子。

因此,在海軍部隊前來學校進行招募的時候,陳偉文毅然決然地棄筆從戎。

從武漢大學肄業,轉至大連艦艇學院航海系,從此投身中國海軍事業,並為之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四年時光轉瞬即逝,1961年,24歲的陳偉文也以優異的成績從大連艦艇學院順利畢業。

當時,與陳偉文一同畢業等待分配的共有二十八名學員,他們即將被分往廣州、汕頭、海口和榆林的海軍軍事基地,並在那裡紮根,守護祖國的軍事防線。

最終,陳偉文被分配到海南省三亞郊區的榆林海軍軍事基地任職。

榆林港是南海艦隊的基地之一,這裡擁有著我國南海200萬平方公里的海防要塞,也是遠東地區最重要的潛水艇基地。

在臨出發前,陳偉文特意回了一趟家看望父母。

母親告訴他:「我不知道那些軍艦啊、潛艇啊什麼的到底有什麼用,我也沒有見過,但是你既然當了兵,就要記住,只要外敵來犯,你身為軍人就一定不能退縮!」

陳偉文(右)

帶著母親的教誨,和少年人的滿腔熱血,剛剛24歲的陳偉文孤身前往海南赴任。

在這裡,他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旅程,也有了一段堪稱傳奇的經歷。

剛到榆林海軍軍事基地,陳偉文就被任命為揚州號獵潛艇的航海長。

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陳偉文還不像幾十年後那樣鐵血強硬,殺伐果決。

此時的他還是一個青澀的毛頭小子,但已經初具將軍氣概。

上任還不到一年,就迎來了他軍旅生涯中的第一場真槍實彈的戰鬥。

1962年,國民黨當局準備搞些事情,想要對大陸沿海地區展開軍事行動。

他們把第一槍的槍口,對準了南海。

陳偉文

1962年底,國民黨特務船載著一隊武裝特務,準備在廣東省台州市毗鄰海岸線的地方登陸。

但還沒靠近,就被我國海軍偵察到了,第一時間派出一隊人馬前去打擊。

這一隊人馬正是由陳偉文領頭的作戰小隊,一行三十人全速前進,前往坐標地點。

當時正值冬季,沿海氣溫雖然不算寒冷,但正好趕上了八級大風,海面波濤洶湧。

但即使面對這樣惡劣的條件,陳偉文和所率領的戰士們也並沒有退縮。

前後追擊了十九個小時,最終將國民黨協進8號擊沉,並活捉俘虜26人,首戰大獲全勝。

這是陳偉文第一次在海上進行實戰,第一戰就大獲全勝,給他增添了不少信心。

但勝利的喜悅還沒過去,國民黨第二波攻擊就悄然而至了。

陳偉文(中間)

一個星期後,國民黨祥順1號特務船載著29名特務,預備從汕頭神泉灣駛入我國境內。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國海軍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就等著這些特務入瓮。

當晚十一時許,國民黨特務靠岸,準備登陸。

而此時,陳偉文所帶領的追擊小隊早已埋伏在岸邊,這些特務剛一登陸,便被三下五除二地一網打盡。

最終,我方軍隊成功擊斃國民黨特務共23人,活捉俘虜6人,再一次取得了全面勝利。

三十五年軍旅生涯,陳偉文一共經歷過六次海戰,從未有敗績。

二十歲時初出茅廬打國民黨,讓他在海軍隊伍里打出了名氣。

但真正讓陳偉文為大眾所熟知的,還是1988年那場著名的3·14海戰。

那麼這場海戰究竟發生了什麼?陳偉文又做了什麼呢?

常勝將軍

從1961年上崗以來,陳偉文在海軍榆林軍事基地已經工作了二十餘年,可以說是將自己所有的青春都奉獻給了這片位於祖國南海的沙灘。

他曾先後擔任過航海長、副艦長、艦長等職位。

作為指揮官曾領導過六次海戰,其中前三次都是與國民党進行對戰。

而後三場海戰,則是對戰越南。

彼時正值越南戰爭期間,越南內部分裂成南北兩派。

越南戰爭

南越在美國的支持下,同受到社會主義陣營支持的北越展開了激烈對抗,並試圖對我國東南沿海大舉進犯。

在這樣的局勢下,我方必然不能坐以待斃。

自1973年開始,南越便開始叫囂,要將我國西沙群島中的一部分島嶼劃入越南版圖,並開始公然挑釁。

不僅強行占領了南子島、鴻麻島、南威島等6個島嶼,還造成我國多名漁民傷亡。

在南越越發過分地挑釁中,我方軍隊決定展開正當防衛。

1974年,西沙海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1974年1月,時任大隊副參謀長的陳偉文受命擔任編隊導航,協助陸軍收復被南越占領的三座島嶼。

這是陳偉文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海戰,他作為編隊指揮官,領導8艘護衛艦前往西沙群島。

對搶占我國領土的南越士兵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

僅僅用時五個小時,這場戰鬥便結束了,南越海軍倉皇逃竄。

我軍共殲滅敵人100餘人,活捉俘虜49人,並擊沉了南越海軍一艘護衛艦,完美收復了被占領的三座島嶼。

1979年,中建島海戰爆發。

陳偉文當時因為在戰鬥中臨危不懼的表現,被上級任命為西沙前線指揮所的指揮員。

而在中建島海戰中,陳偉文再次一馬當先,敗退了南越海軍。

1979年4月10日,南越三艘軍用船載著24名武裝人員正向著中建島駛來,企圖打擊我方的軍事基地。

被偵查雷達發現後,陳偉文當機立斷,派出9521號登陸艦和南駁22號進行追擊。

僅兩個小時,就控制了南越三艘軍用船,繳獲數十支槍枝彈藥。

這一戰下來,陳偉文成了海軍部隊里的名人,都稱他為「常勝將軍」,陳偉文也因此榮獲個人二等功。

但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接下來的那一場南沙海戰。

1988年3月13日,中國海軍奉命組織科考隊員前往南沙群島的赤瓜礁等地進行考察,準備在這裡建立一座海洋觀測站。

但第二天,越南方面就派出604號和605號海軍運輸船,以及505號登陸艦,前往赤瓜礁海域試圖強行登陸。

他們無視島上科考隊員和海軍的警告,公然開火,造成我方科考隊員多人受傷。

隨後還對停泊在附近的海軍艦艇開槍,在越南的挑釁下,我國海軍決定發起反擊。

1988年3月14日,陳偉文接到上級命令,對越南侵占我國領海的軍事行為發起反擊。

陳偉文作為總指揮官,把控全局,務必要保衛我國領土安全。

早上7點50分,中國海軍502艦政委李楚群帶領7名士兵,駕駛小艇繞過敵船,向礁盤駛去,準備砍斷越軍船隻的系泊纜繩。

就在這時,越南海軍船頭的兩挺機槍瞄準了小艇。

而船上的喇叭中則傳出了越南指揮官的聲音:「中國小艇靠近了!不能延誤戰機,否則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越南軍人!」

但在我方海軍艦艇迎面而來的情況下,船上的越南軍人卻遲遲沒有開槍。

小艇駛近後,艇上的海軍戰士們一面警戒,一面砍斷了越南海軍的系泊纜繩。

越南海軍見狀,開始對中國海軍做出侮辱性動作並出言辱罵。

隨後海上指揮所發出命令:「把他們擠出礁盤!」

十幾名海軍戰士與越南方面的守旗士兵發生衝突,我軍戰士折斷越南旗杆,場面一片混亂。

就在這時,一名越南士兵突然舉槍瞄準我方戰士。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的槍管被我軍一名戰士抓住並向上托起。

槍聲響起,子彈洞穿了我軍一名戰士的手臂。

這一聲槍響,徹底燃起了我軍的怒火,礁上的中國海軍立即開火反擊。

早上8點47分,中總指揮官陳偉文下令:「還擊!打沉它!」

一聲令下,我軍當即展開了全面反擊,502艦上的機槍和炮彈一同開火,炸飛了越南軍船上的機槍。

僅僅9分鐘後,越南604號軍船起火下沉,剩餘的越南登礁人員也紛紛舉旗投降。

這一場海戰,我軍收復了9個南沙島礁,僅有一名戰士受傷。

而越南方面損失慘重,傷亡超過300人,9人被俘。

戰後不久,陳偉文就因為戰功卓越被晉升為少將軍銜。

三十多年軍旅生涯,六場海戰,一站比一站漂亮,他的榮譽是當之無愧,不容置喙的!

而這一場南沙海戰,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

金一南曾公開表示:正是因為在中越衝突期間,陳偉文少將堅定我方立場,勇敢捍衛領土主權。作為總指揮官,以驍勇無畏的精神和極高的專業水準領導了這場戰鬥,守護了我國的領土安全。這才為三沙市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是多虧了陳偉文將軍當年沒有慫,才能有今天這富饒美麗的200萬平方公里的三沙市!

陳偉文將軍的軍旅生涯,可以說是輝煌而又傳奇。

從小漁村裡的貧苦少年,到名震一時的常勝將軍,這其中的坎坷我們不得而知。

當他回首過往,想起自己曾經的半生戎馬,應該從未後悔放棄武漢大學的學業。

他為中國獻出了半生熱血,人民將會永遠記住他的功勳!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6a55dd7bd4a3cc99f6fbadbebda0c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