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總局點名多家金融機構;消金行業金融債發行重啟;京東譴責諾亞財富惡意起訴|零壹日報

2023-12-05     零壹財經

原標題:金融監管總局點名多家金融機構;消金行業金融債發行重啟;京東譴責諾亞財富惡意起訴|零壹日報

要聞速覽:

1、潘功勝:推動穩妥化解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金融風險

2、李雲澤:協同構建全覆蓋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

3、中國銀行申請代碼漏洞分類專利

4、京東發布聲明:諾亞財富惡意起訴京東、誤導投資人和公眾

5、阿里雲上海信息科技公司增資至6億

6、騰訊、南洋理工等開源圖表羊駝大模型ChartLlama

7、網易垂類模型首次落地醫療臨床領域

8、微軟正式推出Copilot

【監管/政策動態】

潘功勝:推動穩妥化解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金融風險

12月4日訊,央行行長潘功勝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推動穩妥化解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金融風險。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金融機構經營整體穩健,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高風險金融機構無論是數量還是資產規模在金融系統的占比都很小。中國人民銀行將更好履行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職能,配合有關部門和少數高風險機構相對集中的省份制定實施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方案,進一步壓降高風險機構數量和風險水平,多渠道補充資本。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等關係,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金融風險,依法保護最廣大儲戶、中小投資者和被保險人的利益。(財聯社)

李雲澤:協同構建全覆蓋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

12月3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表示,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是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的必然要求。初步考慮,全覆蓋的要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管合法更要管非法,始終堅持金融特許經營、持牌經營原則。二是管行業必須管風險,嚴密防範一般商事行為異化為非法金融活動、衍生出金融風險。三是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兜底監管機制。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在中央金融委員會的統籌領導下,協同構建全覆蓋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做到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確保監管無死角、無盲區、無例外。(新華社)

金融監管總局對多家金融機構開罰單

12月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對多家金融機構的罰單。其中,對中信銀行總行罰款15242.5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462.59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6770萬元;罰沒合計22475.18萬元。對中國建設銀行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合計3791.879382萬元。對中國農業銀行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合計2710.9738萬元。其中,總行570.9738萬元,分支機構2140萬元。

此外,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合眾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陸家嘴國泰人壽保險以及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壽投資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也在被罰機構之列。

北京市門頭溝區發布《人工智慧大模型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12月1日,北京市門頭溝區發布《門頭溝區人工智慧大模型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該計劃為門頭溝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提出了涵蓋六大方面的22項主要目標。根據《行動計劃》內容,門頭溝區將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深度合作,聯合數據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行業協會等共同建設公共數據集開放平台,開放一批人工智慧大模型訓練數據集和評測集,加快提高大模型研究質量和實際應用水平。梳理包含智慧城市、數字視聽、醫療健康等場景的核心數據,促進向駐區通用大模型企業開放,支持通用大模型企業豐富和提升模型能力。(北京市門頭溝人民政府網)

香港金管局:銀行應為不良貸款盡撥,考慮加快處理問題資產

12月4日訊,有消息稱金管局阮國恆近期與一批中型銀行高層會面。消息指出,金管局方面預料,到今年12月底止香港銀行體系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將升至2%水平,呼籲業界趁今年盈利錄得穩健增長,為不良貸款繼續盡撥,及考慮加快處理問題資產。

【金融動態】

興業消費金融成功發行首期金融債券:近50個城市展業放貸突破2900億元

12月4日訊,近日,時隔兩年後,消費金融行業金融債重啟,首單花落興業消費金融。記者獲悉,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於11月24日簿記發行「2023年第一期金融債券」,實際發行規模15億元,發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為3.03%。消費金融行業金融債自2021年四季度暫停發行,作為首批獲准發行機構之一,興業消費金融此次金融債成功發行,預示著消費金融公司的中長期融資渠道再次打開,有助於優化消費金融公司的負債結構,提升流動性匹配率,完善流動性管理體系。(新華財經)

中國銀行申請代碼漏洞分類專利

12月2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代碼漏洞的分類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公開號CN117150500 A,申請日期為2023年8月。專利摘要顯示,採用本方法能夠通過人工智慧自動化進行代碼漏洞的分類,避免由人工進行代碼漏洞分類,提高分類效率。(金融界)

湖南銀行第十大股東擬清倉退出

12月4日訊,省級城商行——湖南銀行正式揭牌尚不滿一年,第十大股東擬清倉退出。

掛牌信息顯示,本次轉讓方為具有國資背景的中材株洲虹波有限公司,轉讓標的包含轉讓方持有的標的企業501800股股份,及轉讓方代職工持有的標的企業814750股股份,合計持有的標的企業1316550股股份。掛牌起止時間為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26日。

廣電運通擬8.6億元收購徵信公司

12月4日訊,近日,廣電運通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收購北京中數智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88.89萬股股份,交易價格為8.6億元。另外,廣州番禺匯數二號創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3999.9995萬元的投資價款認購中數智匯111.1111萬元新增註冊資本。此次股權收購及增資完成後,廣電運通將持有中數智匯42.16%股權,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內。(消金界)

【大模型跟蹤】

騰訊、南洋理工等開源圖表羊駝大模型ChartLlama

12月4日訊,近期,騰訊聯合南洋理工大學、東南大學提出了ChartLlama。研究團隊創建了一個高質量圖表數據集,並訓練了一個專注於圖表理解和生成任務的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ChartLlama結合了語言處理與圖表生成等多重性能,為科研工作者和相關專業人員提供了一個強大的研究工具。(機器之心)

復旦保險團隊發布「保險智酷」保險領域專用大模型

12月2日,在復旦保險紅人節暨「保險智酷」大模型發布會上,由復旦保險團隊研發的保險垂直大模型「保險智酷」在會上發布。據介紹,「保險智酷」是為保險場景下的各類用戶提供專業、智能、全面的數字化服務的保險領域專用大語言模型。(科創板日報)

網易垂類模型首次落地醫療臨床領域

12月1日,網易垂類模型首度落地醫療臨床領域。由網易傳媒與北京協和醫院強強合作、共同研發的國際首個多模態AI癲癇樣放電檢測系統vEpiSpy正式亮相第二十六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大會,並在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等全國多家頂級三甲醫院展開臨床試用。(上證報)

【大公司動態】

京東發布聲明:諾亞財富惡意起訴京東、誤導投資人和公眾

12月4日訊,京東集團發布聲明稱,近日,「承興案」引發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京東作為毫不知情的受害者,被捲入歷時四年的惡意訴訟中,公司的聲譽和權益遭受重大損失。目前「承興案」相關刑事案件已一審宣判,承興實際控制人羅靜等詐騙嫌疑人均被判獲刑。

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仍罔顧投資人信任,拒不審視其內部管理問題,惡意對第三方京東發起匪夷所思的高額訴訟,企圖混淆視聽,繼續誤導投資人和廣大公眾,推卸和轉嫁責任,為自己尋找「替罪羊」,我們相信法院會公正判決該案件。希望諾亞財富及歌斐資產正視自身問題,拿出誠意和整改措施,尤其是提升作為財富管理公司最基本的誠信和素養,真正維護廣大投資人的權益。

小米首款汽車12月目標裝車300輛,展車已進入籌備階段

12月4日訊,據報道,小米首款汽車近日在亦莊工廠進入生產線驗證的第五個階段(PT5),該工廠需要在本月完成裝車300輛的目標,相比11月翻了數倍。報道稱,這並非意味著新車將在本月量產,而是為供應終端展車需要,量產節點將不會早於明年一季度。

有接近小米的工程師透露稱,當前新車仍在生產線調試、驗證階段,因此產量並不是該階段的核心目標,重要的是將遇到的問題關閉。報道中披露了部分量產中的問題細節:有的問題出在車機端,但通過遠程OTA和總部部分研發員工駐場的方式解決了一部分;更多的問題在製造環節,時常會發現總裝線停線、零部件配送不及時等問題。(新浪科技)

全國人工智慧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廣州成立

12月2日,全國人工智慧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廣州成立。共同體由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廣州飛瑞敖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建,吸引來自全國多地的高校、研究院所、企業等超200家單位加入。共同體致力於推動產業與教育深入融合,實現政校行企研良性互動,協同培養人工智慧領域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南方日報)

阿里雲上海信息科技公司增資至6億

12月4日訊,近日,阿里雲(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5億人民幣增至6億人民幣,增幅20%。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11月,法定代表人為周明,經營範圍含計算機系統服務、軟體開發、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電子元器件批發、電子產品銷售等,由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全資持股。(企業預警通)

【國際消息】

微軟正式推出Copilot

12月2日,微軟宣布Copilot(此前叫Bing Chat和Bing Chat Enterprise)正式推出。微軟表示,Copilot正式發布後,組織和用戶更有信心將其納入到日常工作流程中。Copilot具備商業數據保護功能,和微軟現有商業服務一樣,支持在線服務的通用商業許可條款。(IT之家)

OpenAI在中國申請GPT-6、GPT-7商標

12月4日訊,近日,歐愛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申請多枚「GPT-6」「GPT-7」商標,國際分類為科學儀器、網站服務,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IT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e4c382e221747e767071a67a8810c12.html

新基建下的蛋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