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源青陽基地;凱盛合成石英;建盞高嶺土礦;婁底納米產業;尚太鋰電負極材料

2023-09-22     中國粉體技術網

原標題:廣源青陽基地;凱盛合成石英;建盞高嶺土礦;婁底納米產業;尚太鋰電負極材料

碳酸鈣培訓:2023年全國碳酸鈣加工應用技術培訓交流會將於9月23-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培訓內容包括: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氫氧化鈣、食品、藥品、牙膏級碳酸鈣精細加工與應用;碳酸鈣粉體在膠黏劑、塑料領域的應用;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等鈣質礦山的綜合開發利用;大理石礦山及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含鈣工業固廢的綜合開發利用(如磷石膏、電石渣、廢石粉、除塵灰、高鈣灰等);參觀廣西科學院碳酸鈣實驗室及中試生產基地。

【本周熱點】廣源青陽基地將投產;凱盛合成石英明年批量;南平建盞拿下高嶺土礦;婁底中科納米產業園開工;尚太科技投建鋰電負極材料項目!

1.廣源集團安徽青陽基地投產在即

走進廣源集團安徽青陽項目建設現場,設備安裝人員正在對濕法全陶瓷介質球磨生產線的設備進行安裝、調試,車間一派繁忙的景象。隨著工程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安徽青陽項目投產在即。

青陽項目位於安徽省省級工業園區青陽木鎮鎮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占地228畝,規劃3個生產車間、1棟研發大樓、1棟辦公大樓,總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5.3億元。自項目簽約以來,在當地政府職能部門的關心、支持、指導下,項目進展十分順利:2021年3月簽約,同年11月動工;2022年10月,辦公綜合樓封頂;2023年上半年主體工程完工,同時開啟了原礦儲備和設備的安裝調試,目前已儲備優質碳酸鈣原礦20多萬噸,為計劃於11月底的正式投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項目分兩期進行,計劃總建設24條大型濕法球磨生產線、3條全封閉式改性生產線、4條功能母粒生產線,形成80萬噸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及20萬噸功能塑料母粒的生產能力,為華東、華中等地區下游產業鏈客戶提供優質的供應服務。

廣源集團在全國現有六大生產物流基地:江西永豐、廣東連州、遼寧海城、四川雅安、河南南召和安徽青陽。青陽基地正是一個「承接東西、貫通南北」的重要樞紐。青陽是全國重要的鈣基新材料基地,這裡鈣基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越,陸路、漕運、江海聯運等交通體系完善,與江浙滬等地基本在400公里範圍內,可實現產品貨運的朝發夕至,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以此為基礎,廣源集團覆蓋全國的完善銷售網絡,將完美的發揮其作用。

2.凱盛科技:高純合成石英項目擬明年上半年進行批量驗證和產能爬坡

近日,凱盛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高純合成石英項目正按計劃進行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左右設備安裝完成,擬在明年上半年部分產品進行批量驗證和產能爬坡。

合成石英砂技術難度很高,凱盛科技的主要工藝路線是從工業矽製備有機矽烷,再以溶膠—凝膠法,製備納米級石英粉和微米級石英砂,產品純度高,並通過相關元素摻雜,滿足不同功能要求。產品可以應用於電子級矽溶膠、電子封裝材料、半導體器件、光伏坩堝等。項目前工段採用工業矽為主要原材料,製備有機矽烷,既能確保產品一致性,也能使產品具有更好的成本優勢。

目前市場需求量很大,凱盛科技年產5000噸項目正在建設,建成並滿足客戶產品要求後,將根據市場情況確定擴產計劃;本項目緊挨現有廠區購置化工用地90畝,廠區內在建和已建的相關公輔設施能夠滿足一定的擴產需要。

3.福建南平建盞生態公司順利取得南山高嶺土礦區採礦證

福建南平市自然資源局近日向南平市建陽區建盞生態資源管理有限公司頒發了南山高嶺土礦區採礦許可證,標誌著南山礦區正式完成了「探轉采」工作。

本次南山高嶺土採礦證面積339.6畝,礦區生產規模20萬噸/年,查明資源量122.59萬噸。按當前市場需求測算,該礦山可為建盞產業提供20年以上的原料保障。下一步建盞生態公司將在取得採礦證和完成礦區外圍道路建設的基礎上,加快南山礦區內部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項目儘早投產達效,為建盞產業提供高質量原料保障。同時,公司將進一步深化南山礦區東礦段詳查,為建盞產業做好做足的資源儲備。

4.金石資源:鋰雲母提取技術取得突破,尾泥處理成精品陶瓷泥

金石資源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近期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60餘名券商分析師、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進行實地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公司表示,已經取得了鋰雲母提取技術的突破,可以將提取鋰雲母后的尾泥處理成精品陶瓷泥,這種陶瓷泥在質量和價格上比傳統的陶瓷泥更有優勢。此外,公司還表示,將繼續圍繞戰略性意義較大的小礦種進行布局,包括鋰輝石等鋰資源的試驗。

5.湖南婁底中科納米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湖南婁底中科納米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近日舉行。該項目總投資11億元,占地面積約200畝,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納米金屬粉、航天納米防護塗層、再循環膠粉、新材料氣凝膠、新材料納米催化劑、防眩目玻璃等產業項目,配套建設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等,對推進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匯聚創新發展新動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將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力。

近年來,婁底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打好打贏「發展六仗」,舉全市之力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出台了系列優惠政策,明確構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重要原材料的產業發展模式。作為「材料谷」建設主戰場,婁底經開區將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位造、新材料等領域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全力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引領產業結構向「高精特新」蝶變。這與中科納米產業集團的目標路徑完全一致、高度契合。未來三年,中科納米產業集團將攜帶多個優質納米科技產業製造類項目入駐婁底,擴大產能。這些項目以納米技術為引擎,聯合納米科技上下游關聯企業,為婁底現有產業鏈進行「補鏈」和「強鏈」,勢必打造出婁底的「納米+」科技產業集群,形成一個以婁底為中心,輻射江蘇省乃至華東、華中區域的納米科技產業生態圈。

6.江蘇泰州中科科化3萬噸環氧塑封料項目竣工投產

江蘇中科科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二期項目近日竣工投產,二期工程於2021年11月正式啟動,總投資5.2億元,建設12條環氧塑封料生產線。目前,該項目已竣工試生產。滿產後,可形成3萬噸的年生產能力,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到20%以上。屆時,科化公司將是國內乃至世界上主要的環氧塑封料生產企業之一,為半導體產業提供優質的封裝材料。

7.山東玻纖30萬噸高性能玻纖智能智造項目一期工程預計年底投產

山東玻纖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正在按照「十四五」戰略規劃,推進30萬噸高性能(超高模)玻纖智能智造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年底投產。該項目一期工程將以生產高強高模玻璃纖維為主,這種纖維具有更高的抗拉強度、彈性模量、耐疲勞強度、耐溫性和耐化學腐蝕性,可廣泛應用於風電、光伏、航空航天、高端裝備製造、環保節能等領域。此次新項目的建設,高度契合我國新能源新材料發展的大趨勢,也有助於公司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

8.尚太科技擬40億元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尚太科技近日公告稱,公司擬投資約40億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經濟開發區西區轄區內新建「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負極材料和正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合稱為鋰離子電池四大主要原材料。負極材料的種類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從負極材料市場來看,人造石墨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的主流產品,根據鑫欏資訊數據顯示,2023年1—6月,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市場份額占比約83%。

尚太科技主要從事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的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屬於鋰離子電池的上游,其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與鋰離子電池市場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進入2023年,從市場需求來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銷量以及鋰離子電池的產銷量相比2022年度均保持了高增長,但是增速已經有所放緩。從市場供給來看,經過前幾年行業大幅度擴產,包括行業頭部企業在內的負極材料廠家在2023—2024年均進入產能釋放期,行業以石墨化工序為核心的有效產能大幅增長。

2023年上半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全球市占率進一步提升,從2022年的96%上升至97%。2023年上半年國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量為74.94萬噸,同比增長24%,其中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產量占比83%,同比市占率進一步提升。

尚太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及儲能市場均保持較高增速,但目前整個負極材料市場仍處於產能結構性過剩狀態,年初以來負極材料產品價格不斷走低,包括公司在內的整個負極材料市場平均價格相比去年普遍下降。

面對當前行業現狀,尚太科技為何仍堅持擴產?尚太科技方面表示,當前,雖然負極材料行業面臨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但低成本、高品質的優質產能依然稀缺,公司著眼長遠,堅定看好鋰離子電池及負極材料行業未來發展空間,提前逆周期布局優質產能。在本項目中,公司繼續發揮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採用最新裝備和新工藝,繼續擴大公司在行業中的成本和品質領先優勢,以優質的產能滿足客戶對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需求。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表示:「當前所謂負極材料的產能過剩不是簡單的總量過剩,而是存在結構性問題,優質產能依然稀缺,這類產能的擴張只會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市場價格的下跌最終會淘汰掉相對低端重複的產能。也就是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的情況下,需求總量是沒有問題的,但隨著行業的整體技術進步,對相關材料、零部件的需求結構出現了變化,這反映了行業的升級以及醞釀中的整合,對供給側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企業應該保持創新動能,以技術進步來保持和提升競爭力,與行業共同進步發展。」

公告顯示,尚太科技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占地規模約600畝,主要建設負極材料一體化六道完整工序以及宿舍、辦公檢測樓、運動場館和停車樓。公司預計在本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後3個月內開工建設,項目最長工期不超過18個月,初步計劃於2024年底逐步開始投產。

9.四川阿壩州聚力打造鋰產業發展集聚區

近年來,阿壩州加快州內鋰礦資源開發利用,依託「飛地」園區,按照「鋰資源開發-鋰電材料-電池製造-系統集成-終端應用-廢舊電池梯級開發及綜合回收利用」鋰電材料產業體系,打造鋰礦採選、鋰鹽、正負極材料、鋰電池等鋰電產業鏈發展格局,建成鋰產業發展集聚區。

2022年,全州(含飛地)鋰電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67億元。2023年1-8月,全州(含飛地)鋰電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00餘億元,鋰電產業作為阿壩州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阿壩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綜合開發利用鋰輝石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有序推進鋰輝石資源開發,有序推進金川李家溝、業隆溝和馬爾康黨壩鋰輝石礦採選等項目,實現資源就地轉化,引導發展下游鋰電產業。目前全州鋰礦資源開發企業2戶,生產規模為45.5萬噸/年。

做強精深加工鋰鹽產品。在州內工業園區,建設鋰鹽深加工區,做強鋰鹽生產加工環節,形成以汶川縣漩口新型工業集中區為主的鋰鹽精深加工區。以「鋰」招商,依託「飛地」工業園區構建鏈式發展關鍵環節,形成成阿園區、德阿園區主要生產鋰電池正極材料及電池等鋰電產業鏈式發展集中區。目前,全州鋰電產業加工企業共11戶,其中基礎鋰鹽加工企業6戶,年產能9.46萬噸;正極材料生產企業4戶,年產能23萬噸;鋰電池生產企業1戶,生產磷酸鐵鋰電池年產能3000萬安時。

壯大發展升級鋰電規模。以成阿工業園區、德阿產業園區為阿壩州鋰產業發展兩翼,打造阿壩州「百億鋰電產業園」,促進阿壩鋰產業騰飛。圍繞鋰電全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快推動德方納米年產5000噸補鋰劑生產基地項目、川發龍蟒新材料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四川鑫銳恆鋰能8萬噸/年鋰電池正級材料磷酸鐵鋰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構建上、中、下游匹配的完整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鏈,實現產業提檔升級,壯大鋰電產業發展規模,形成鋰電產業集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de662857843dd4201f6b3b83ff402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