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和她的朋友們》導演奚志農:夢想拍中國的《動物世界》

2023-08-09     中國電影報

原標題:《雪豹和她的朋友們》導演奚志農:夢想拍中國的《動物世界》

有個願望在奚志農心中埋了40年。

電影《雪豹和她的朋友們》首映禮上,站在聚光燈下的奚志農右手緊握話筒,聲音略顯顫抖,台下是數百名剛看完電影的首批觀眾, 「40年前拿起攝影機的那一天,我就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拍攝中國的《動物世界》。今天,這個願望實現了」,台下掌聲雷動。

在野生動物攝影界,奚志農的名字享譽國際。他是第一個在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獲獎的中國攝影師,是國家地理Wayfinder獎唯一獲獎的中國攝影師,也是目前唯一入選「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的中國攝影師。

奚志農

《雪豹和她的朋友們》是奚志農拍攝的新一部野生動物紀錄電影。2001年,奚志農以一幅《滇金絲猴·倖存者》照片獲得了WPY年賽「傑拉德·杜瑞爾瀕危物種獎」。1997年,奚志農首次報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獵殺的危機狀況以及「野氂牛隊」為保護藏羚羊作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促進了國內外公眾對長江源頭生態及藏羚羊保護的關注。

奚志農新作的主角雪豹素有「雪山之王」之稱,1971年首次進入人類科學研究的視野,由於數量稀少、行蹤隱秘,罕見程度超過大熊貓,堪稱「野生動物天花板」。

全球60%的雪豹分布在中國青藏高原的雪山上。2016年,奚志農帶著次丁、達傑、更求曲朋三位牧民攝影師,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開始了他們的雪豹拍攝計劃。追尋雪豹拍攝的6年間,他們見證了野生雪豹難得一見的活動狀況,在他們的鏡頭裡,不僅記錄了雪豹的生活,還首次拍到了雪豹交配、產崽、育兒等畫面,這些珍貴影像匯聚於電影《雪豹和她的朋友們》中。奚志農說,「希望我們中國的野生動物不斷地被看見,被我們自己人看到,被世界看到。」

8月4日,這部由中國攝影團隊拍攝的雪豹電影,正式登陸全國影院。

01

「興奮與焦慮交織的35天」

在電影《雪豹和她的朋友們》中,奚志農呈現了許多雪豹的珍貴畫面,有雪豹獵食、雪豹交配等,但最牽動人心的還是雪豹母子在窩裡的溫馨畫面。

「我每天都處在興奮與焦慮的交織當中」,奚志農說,「興奮的是雪豹媽媽的眼睛和我的眼睛對視很久,焦慮的是很怕第二天雪豹媽媽帶著孩子消失了」。

奚志農告訴記者,雪豹的巢穴通常隱蔽不易發現,99%的情況下雪豹被人發現後,會立刻轉移。他沒想到,這次發現的雪豹母子足足給了拍攝團隊35天的拍攝時間。奚志農說,「這是天大的幸運,砸到了我們頭上。」

電影中的雪豹母子的巢穴是當地牧民江松發現的。奚志農回憶,當時正值牧民挖蟲草的季節,「可能是中午的時候,江松正在挖蟲草,隱約聽到了聲音,他迎著聲音回頭看,看到了雪豹媽媽的臉。」

次日中午,奚志農接到了江松的電話。他搭乘最早一班飛機從大理飛往成都,轉機趕往玉樹,「我到了玉樹已經是第三天了,江松就帶著我去他發現雪豹洞的地方,看到雪豹媽媽還在,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

攝製組的隱蔽帳搭在了距離雪豹洞80米的兩塊巨石的縫隙中,奚志農和牧民攝影師們開始了為期35天與雪豹母子「朝夕相處」的時光。奚志農還記得,拍攝第一天就遇到了意外,突降的暴雨打濕了攝影機,雨水進了電池倉,拍攝被迫停止。回到村子,牧民們拿著全村唯一一個吹風機,輪流把攝影機吹乾。拍攝雪豹,似乎成了全村人共同的工作。

拍攝雪豹的6年間,奚志農和牧民攝影師們經歷了無數潛在的危險時刻,可他不在意,更不想「賣慘」,他說高海拔、地形陡峭,突然來襲的暴風雪、泥石流「都是小事」,他只關心「怎樣找到雪豹?怎樣接近雪豹?」。

「你們在雪豹洞蹲守了35天,雪豹媽媽發現你們了嗎?」面對記者的好奇追問,奚志農大笑,「肯定發現了!我們離她只有80米,她每天都能看到一顆鏡頭對著她。」有時,雪豹媽媽也會刻意望向攝製組,奚志農沉浸在回憶中,「我們會四目相對很久」。蹲守的時間長了,奚志農生出了一種錯覺,他和雪豹媽媽好像已經成了彼此的「朋友」,有時雪豹媽媽外出捕獵,奚志農會小聲嘟囔,「你放心去吧,孩子我幫你看著」。

直到蹲守拍攝的第36天,奚志農焦慮的事還是發生了。沒有任何徵兆,雪豹母子搬離了巢穴,從攝製組的鏡頭裡消失了。奚志農不知道原因,他和攝製組一起找,但怎麼都找不到,他安慰自己,「小雪豹長得快,可能這個洞太小了」。後來,每每回憶起陪伴小雪豹成長的日子,奚志農都會說,「很感謝雪豹母子『容忍』了我們35天。」

電影臨近結尾,雪豹媽媽忽然出現在畫面中,她正帶著兩隻長高的雪豹,在雪域高原的山脊上,奔跑嬉戲。

02

「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

6年前,奚志農和三位牧民攝影師第一次將鏡頭對準雪豹時,他們並沒想過,那些攝影機里的畫面最終會以電影的形式隆重呈現。

他還記得,2016年初,拿著卡片相機的青海牧民找到他時的情景。在卡片機小小的螢幕上,奚志農看到了牧民們拍到的雪豹圖像,「我非常羨慕」,奚志農決定,為這些牧民找更好的設備,教他們攝影。首屆牧民攝影師訓練營就此開班。

訓練營後來發展成為「野性中國」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旨在鼓勵當地牧民拿起相機,拍下家鄉的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參與拍攝《雪豹和她的朋友們》的次丁、達傑、更求曲朋三位牧民攝影師便是該計劃的成員。

「牧民攝影師是我們這個電影團隊中最重要的成員,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希望將『用影像保護自然』這把火炬傳遞到離野生動物最近的本地牧民手中。」在奚志農看來,《雪豹和她的朋友們》的上映是「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的一次特別隆重的呈現,他希望通過電影影響更多人關注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

「我那麼多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是用影像來推動自然保護。」奚志農說,「一些明星物種,比如大熊貓,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在這些物種以外,大量瀕危物種,平時根本不為大眾所知。我用了40年的時間,希望我們中國的野生動物不斷地被看見,被我們自己人看到,被世界所看到,來了解我們中國這塊土地的美好。」

如今,通過「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僅昂賽大峽谷的牧民攝影師已經壯大到40多人。但奚志農覺得,中國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不僅僅在三江源保護區,他希望「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能夠得到更多人和組織的關注,共同將這一計劃推廣到中國各地,在更廣袤的土地上,拍到更多屬於我國的珍稀動物。這也是奚志農創辦該計劃的初衷。談及「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的未來,奚志農表示,「我也希望通過政府層面來共同努力一起把這件事做下去。」

03

中國野生動物值得被看見

作為中國攝影師拍攝的首部「雪豹」電影,《雪豹和她的朋友們》的上映,被視為中國野生動物攝影的一次里程碑。 然而,當被問及《雪豹和她的朋友們》是否有續集拍攝計劃時,奚志農遲疑了,「這取決於我們這部雪豹電影的市場接受程度。」

奚志農介紹,國內在野生動物拍攝領域與國外差距不小。目前,國外野生動物電影製作已經擁有成熟的體系和豐富的經驗,「單從圖片攝影看,我們國家也出現了世界頂級的野生動物攝影師,曾經在全球比賽上獲得過最高榮譽,但是從紀錄電影的角度,我國和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這些年中國電影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國電影技術的高速發展,讓奚志農看到了新的希望,「《雪豹和她的朋友們》已經影響了電影頻道,他們花大力氣幫助這部紀錄電影上映,希望影片上映後,能夠影響更多電影人,關注野生動物拍攝。不止雪豹,藏羚羊、金絲猴等我國珍稀野生動物也值得通過大銀幕,讓中外觀眾看見,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

《雪豹和她的朋友們》首映禮結束後,一位現場的小朋友接過了話筒,「我想要請全班同學去看這部電影。」

/白 晨

編輯/劉珞琦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b510659d5a10ad4da30eda3fc606111.html

11月市場啟幕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