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冰皮月餅迎來新主人,全新出發

2023-09-12     當下那些事

原標題:大班冰皮月餅迎來新主人,全新出發

大班主席廖志強:愛國商人保全本地冰皮 傳承「中國創造」實例

改Logo陸續裝修分店 籌備重返內地市場

作為冰皮月餅的始祖,大班近年業務遇上不少風浪,2019年反修例風波後又遇上疫情來襲,一度瀕臨結業。直至2021年6月由企業併購能手廖志強全盤收購,轉身成為一間愛國愛港的香港品牌。新東家鴻和集團主席廖志強指出,近年零售市場不景,幸得公司上下一心,接手後大班的業務算是平穩發展,亦笑言「托賴仍然生存著」。重新出發的大班,兩年來默默推行連串改革,包括改Logo、陸續重新裝修分店、品牌年輕化及健康化、大力支持政府及社會的公益活動等,又積極籌備重返內地市場,對於疫情過後的市道持審慎樂觀態度。

廖志強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介紹,大班以往的Logo是「大班麵包西餅」,但其實大班的產品絕不止麵包和西餅,同時也作為今日全新大班的區別,於是新Logo就採用「大班Tai Pan」,目的是賦予無限的可能性。香港的分店亦會陸續重新裝修,其中租約到期續租或新租的分店會優先裝修,希望帶給消費者新鮮感。今年中秋節的月餅禮盒亦找專人重新設計,有別於以往較傳統的封面,今年「以簡約、環保、時尚的風格,希望更吸引到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愛國愛港 做良好企業公民

他強調,「愛國愛港,守法企業公民」是公司的三大經營理念之一,大班在過去兩年積極投入和參與多項相關活動,如參與及支持今年4月15日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升旗儀式活動,去年7月30日贊助「香港警隊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慈善音樂會─樂韻警聲頌銀禧」活動,希望將「大班」這個全球首創的冰皮月餅,中國香港創造和製造的家喻戶曉的品牌,更好地傳承下去。

提到大班於2019年9月發生的事件,曾令大班被內地消費者抵制,廖志強指出,其實當年事發時公司已發出了澄清,涉事者並非大班之股東或董事,根本與大班立場無關,所以當時的員工是感覺委屈和無辜的。事發兩年後由廖志強為首的新股東全盤收購後,所有大班的原有股東都已經與集團再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廖志強又在內部進行大改革,憑藉他在企業併購重組方面的經驗,大班由家族式管理轉向制度化、專業化管理,又採用新技術和數碼科技提升效率;同時以人為本,量才而用,凝聚團隊力量,「雖然期間同時遇上了疫情衝擊,一些糕餅同行出現了問題,但大班仍維持穩定大局和正面信心」。

拓內地市場 大灣區作起點

廖志強坦言,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影響,大班自然不能獨善其身。以冰皮月餅為例,由於運輸需處於零下18度,在之前內地與香港控關的情況下,基本上沒有冷凍貨車可運上內地,故內地訂單是「零」。本地方面,很多企業亦實施在家工作(WFH),企業方面的送禮減少,加上經濟不景氣導致失業率上升,消費能力自然下跌。不過,現在疫情及控關的情況已成過去,大班將重回內地市場,「由大灣區作起點,我們會繼續研發新產品,維持銷量第一」。

使用新科技 加入直播帶貨

一同接受訪問的鴻和集團市場部經理張寶雲補充,現時經濟有復甦的跡象,香港及內地客人的消費意欲亦有改善,未來會在香港及內地增加銷售點。針對內地市場方面,公司研發了不少適合送禮的產品,如罐裝曲奇、核桃酥和蝴蝶酥等,相信可迎合內地的送禮文化。另外,公司亦會在香港各區開設Pop-up Store (期間限定店),亦會參加本月的美食博覽會,相信今年的銷情會較去年理想。

為向顧客提供更多元化的購物體驗,大班與時俱進應用數碼科技,張寶雲介紹,大班App及網上商店亦於去年4月正式上線,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公司更推出禮品電子券,顧客可線上購買線下兌換,亦可將電子券轉贈親友,為環保出一分力。此外,公司亦有加入「直播帶貨」熱潮,透過TVB「鄰住買」的節目與消費者進行互動,銷售效果亦相當理想。

【收購動機】活生生例子見證香港由治及興

「1980年1月我第一次到內地。當時我同時是怡和(中國)的董事及金門建築負責中國和東南亞業務拓展的執行董事,當時金門建築還是怡和下面的子公司,我經常要代表公司去北京及不同省市洽談業務和工程項目。」鴻和集團主席廖志強在內地改革開放之初,他的個人事業就與內地結下不解之緣,當時由於內地剛剛開放,許多大型項目,尤其是外資參與的,都需要聘請如金門建築等公司進行管理,促進招商引資進程。

八十年代北上 與內地結不解緣

廖志強當時參與了內地不少工程,如北京和平飯店的重修、天津水晶宮酒店、西安金花酒店的工程管理等等,後來因緣際會下為多間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進行重組或併購工作,涉及的交易包括遠東鋁質、海成國際控股及合興集團等,讓他累積了不少企業併購及重組的經驗,亦見證了內地建築技術後來居上、國企體制改革的非凡成就。

2019年9月大班出事後,廖志強在企業併購重組方面的經驗,被代表大班的顧問公司找上門,看好他能將當時陷入倒閉邊緣的大班起死回生。廖志強坦言當時並不想接手,「因為當時大班的問題主要不是經營問題」。然而經過兩年再三考慮後,他於2021年6月決定做「接盤俠」。

「青少年教育的很好實例借鏡」

「今次全盤收購與過往的併購出發點不同,以往是出於商業考慮,但今次則是『情意結』為主,亦被原公司的團隊的熱誠所感動到,不希望看到一家為維繫海外華人中國情懷的老字號就此結束。」廖志強道出令他改變心意的主要原因:「香港由治及興之路其中重點之一是必須做好青少年工作,香港能夠從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其中先輩之拼搏精神和價值觀是功不可沒的,在此方面,大班是碩果僅存的極少數活生生的實例,公司1984年由在牛頭角淘大商場一間普通餅店起家,到1989年全球首創冰皮月餅,並維持30多年全港銷售第一,是青少年教育的很好實例借鑑,很應該保留下來。」

事實上,大班自2019年9月開始便受到雙重打擊,捲入反修例風波並受之後的疫情影響,當時香港社會大環境錯綜複雜,亦存在不少對內地和香港惡意負面的情緒。「當時大班集團有員工約三四百人,以平均一家三口計,即共有一千多人。如果這一千多人的穩定生計被一件與他們無關的事件影響,只會為當時的香港添煩添亂,所以更應該穩住局面。」

廖志強說,月餅是中國有700多年歷史的傳統節日文化食品,大班冰皮月餅多年來暢銷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為維繫海外華人的中國情懷作出不少貢獻,很應該保留和傳承下去,尤其是近年國際地緣政治變得不友善,維繫海外華人的中國情懷更加重要和必需。他透露,在移居海外的華人及留學生的支持下,今年海外訂單較去年有高雙位數增長,成績令人鼓舞。

香港品牌香港製造貢獻香港工業

另外,大班多年來一直堅持在港製造,支持本土工業,香港的發展重點政策之一是「再工業化」,他接手後亦能借大班為香港工業作貢獻,未來無計劃將生產線遷移,維持香港品牌、香港製造的最佳品質及口碑。

【最佳食法】解凍擺放一小時

大班冰皮月餅於1989年面世,也是全球首創的冰皮月餅,至今已逾30年,累積不少忠實食客。談到冰皮月餅源起,鴻和集團副總經理羅潔娥指出,香港中秋節的天氣多數很熱,當時大班的研究團隊就想有一款可以在炎熱天氣下享用的月餅,而且又較傳統月餅健康,於是就研發出冰皮月餅。據知,「當時在做市場調研時,同時放了傳統月餅及冰皮月餅在桌上,結果冰皮月餅全部被吃光,可見市場需要這類產品。」

羅潔娥指出,冰皮月餅剛推出時不敢大量生產,逐年遞增,結果慢慢累積了一批忠實的市場客戶,亦成功在不知不覺中搶占了傳統月餅市場的份額。鴻和集團董事及行政總裁鄧國利補充,在大班冰皮月餅推出約十年後,才開始有其他市場對手推出冰皮產品,大班算是開創了行業的先河。不過他透露,「大班的冰皮月餅擁有獨門配方,同行想抄亦抄不到,連工人在生產時也不知道原材料的來源,因為全部都是用上數字做代碼。」鄧國利又指,大班是唯一一間被邀協助廣東省訂立冰皮月餅生產標準的香港公司,是對其品質及生產標準的肯定。

下午茶點配以花茶咖啡

鴻和集團市場部經理張寶雲稱,現時消費者都喜愛將冰皮月餅當作甜品及下午茶,例如以芝士、朱古力及爆脆系列冰皮月餅為例,配以花茶或香濃咖啡作為下午茶點,就最適合不過;而各款水果及榴槤口味,果味香濃,是甜品的不二之選。至於冰皮月餅的最佳解凍方法,就是將冰皮月餅從冰箱轉放到零上雪格內(約4度),擺放約1至2小時(視乎月餅體積及本身溫度),取出後即時食用,就可以品嘗到最佳的冰皮月餅。

張寶雲續指,大班重視產品的開發研究,歷年來已開發了過百款口味,由最初單純以綠豆蓉及鹹蛋黃的內餡,演變到「餡中餡」及「三重包」的餡料配搭,現在更發展到帶有脆片的內餡,以及純素(適合蛋奶素食者)的口味。大班未來會繼續貫徹「品質第一」、「賣顧客想買的產品」的經營理念,從食物科研及生產技術方面投放資源,研發新產品。

【三大理念】賣顧客想要的產品

作為大班開國功臣之一的鴻和集團董事及行政總裁鄧國利指出,當時如果將(大班賣盤)消息公開,相信會有不少投資者有興趣,但他認為廖志強的個人管治理念及價值觀較合適大班,所以一拍即合。他表示:「很多時其他基金或投資者一收購後就會開始做cut cost(降低成本),如裁員等,但廖先生則以人為本,保留原有集團員工,非常著重溝通,將家族式管理改變成制度化,以提升效率。」

大數據分析消費者所想

廖志強表示,接手大班之後,在經營理念方面,有三點是重中之重:首先,對品質(包括產品品質及行為品質)方面,大班是絕對沒有妥協空間的;第二,顧客是「衣食父母」,大班要賣顧客想要買的,而非要賣自己想賣的產品;第三,在社會,大班是奉公守法、熱心公益的良好企業公民。他強調,公司將會從多方面去了解消費者,並利用大數據分析,然後研發出消費者想要的產品。

另外,廖志強又認為,對於管治公司而言,公司上下的溝通非常重要。他舉例指,他在開會時經常強調大家「不分大小」,只需著重理據,並笑言所以自己亦經常被「質疑、挑戰」。

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

鴻和集團市場部經理張寶雲亦指,大班會繼續支持社會公益及慈善活動。她介紹道,去年3月至6月疫情期間,為鼓勵學童接種新冠疫苗活動,捐出100萬元,作為「學童防疫物資及書簿費用補貼資助金」。今年新春佳節前,再度邀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攜手合作,向基層家庭送上「大班賀年糕點」。另外,大班去年與TVB及仁濟醫院一同合辦 「愛心曲奇暖萬家」慈善義賣活動,大班透過捐出愛心曲奇,為「仁濟緊急援助基金」籌得超過2,200萬元善款,幫助社會上遇上不幸事故的人士渡過難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affdf256b121216e45114693c62fe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