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探長(共1281字,閱讀約4分鐘)
我們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各種口味和菜系讓人眼花繚亂;
生在一個充滿美食文化的國度真乃幸福之事!
然而,這也讓有些人養成了重口味的習慣,做飯吃飯時喜歡添加過多的調味料;
雖說放一些調味品,已經成為我們家家戶戶在做飯時的一個習慣,有了調味品的加入,飯菜也變得更美味了。
殊不知,有些我們飯桌上常用的調料一旦過量;很可能成為損害生命的隱藏「殺手」!
這個「調料」讓我們死亡率排名世界第一!娃1歲前不建議吃
北大馬冠生教授曾指出:
「我國因吃食鹽過多導致的死亡率排世界第一,吃鹽多已成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英國《柳葉刀》雜誌也曾調查發現:
全球每年約1000萬人死於不健康飲食問題,其中我國是重點區域。
鹽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但是它也有一個攝入量。
成人推薦每日鹽的攝入量應<5克
如果長期過量食用,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尤其是對於兒童來說,攝入鹽的量更是需要謹慎控制。
那麼,多大的孩子能吃鹽呢?
通常情況下,嬰兒在出生後的前12個月內不需要額外攝入鹽,母乳或配方奶中已經含有足夠的鈉。
當孩子接觸到更多的輔食以後,鹽的攝入量可以緩慢逐步的增加,但是仍需要家長謹慎的控制克數。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
1-3歲的幼兒,每天的鹽攝入量建議不超2克。
因此,家長在給孩子做飯時,需要特別留意食物中鹽的含量,避免超標攝入。
有些老人喜歡過早給孩子喂大人飯,認為早吃大人飯菜,孩子就能吃得多、長得壯!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些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們吃大人的飯菜了,以為這樣既能省事兒,還可以增加孩子的營養攝入。
然而,這樣的做法卻存在一些潛在的危害。
大人的飯菜通常會加入許多調料和香料
如鹽、味精、辣椒等,這些對幼兒的消化系統和健康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影響。
大人的飯菜口味重
過度添加調味料,不利於培養孩子對於清淡口味的接受能力,容易養成挑食和口味重的習慣。
最重要的是,大人的飯菜通常不符合幼兒的營養需求;
比如成年人的飯菜中,可能含有過多的脂肪、糖分,但是孩子在生長發育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質、維生素等。
因此,過早給孩子喂大人飯,可能導致孩子的營養攝入不均衡,增加肥胖和疾病的風險。
除了鹽,還有一些常見的調料和添加劑,對於兒童來說也需要謹慎食用。
含鹽和糖類較多的調味料
如一些生抽、醬油、耗油等
加入糖、鹽和各種調味劑,雖然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但是過量攝入反而會增加孩子鈉鹽的攝入量,對腎臟的發育和血壓都是不利的。
過量攝入糖類,容易導致孩子食慾減退,引起肥胖,血糖水平持續增高,誘發齲齒等問題出現。
一些辛辣的調料和調味料
如辣椒、芥末等,也需要在孩子飲食中謹慎使用,過多攝入可能對孩子的消化系統和口腔健康造成影響。
辣媽語錄:
孩子的飲食調理對於成長發育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我們就需要特別留意孩子的飲食問題。
為了避免鹽攝入過量,我們可以將鹽勺換成小一點的、使用低鈉鹽、控制含鹽高的調味品的使用、少吃腌制食品等。
希望我們能夠多關注飲食健康的問題,科學合理地進行飲食調理,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你家做飯平常的口味「重」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