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當阿騰在網上搜索朝思暮想的肯亞時,突然發現一條剛剛發生在上個月的事故新聞:「三頭瀕危長頸鹿觸高壓線身亡!」
新聞中說道,在肯亞的納庫魯保護區,有三頭羅斯柴爾德長頸鹿在野外行走時,因為觸碰到過低的高壓線而觸電身亡。
羅斯柴爾德長頸鹿是一種非常瀕危的長頸鹿,野外數量不到1600頭。而在肯亞,生活著大約600頭羅斯柴爾德長頸鹿。
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經過調查後發現,該地區的電線桿高度不足是導致長頸鹿死亡的主要原因。並且,這樣的死亡案例並非第一次發生,如果電力部門能夠聽從專家的建議,本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故。
肯亞的供電部門則表示,他們會儘快更換該地區的電力設施,增加輸電線的高度,以便讓長頸鹿安全通過。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者Paula Kahumbu博士表示,這樣的電力設施會殺死長頸鹿、禿鷲和火烈鳥等野生動物。風險評估建議在工程建設中起不到作用,一些專家的建議被忽視。希望這樣的死亡事件能夠喚起人們的關注,並採取緊急補救措施!
看到這類野生動物因人類設施而意外死亡的消息,即使是身在大洋彼岸的我們,同樣感到惋惜。
長頸鹿是一種巨大而又優雅的動物。我們對長頸鹿的印象大部分來自國內各大動物園,因為長頸鹿幾乎是動物園的標配,這就使我們覺得長頸鹿似乎很常見。
但實際上,根據基因研究,長頸鹿可以分為四種,包括南方長頸鹿、馬賽長頸鹿、網紋長頸鹿和北方長頸鹿,這其中只有南方長頸鹿數量穩定,也就是動物園中的常見種。其他三種都處在瀕危和易危狀態。新聞中提到的羅斯柴爾德長頸鹿則屬於北方長頸鹿的一個亞種,數量瀕危。
由於成年長頸鹿在野外幾乎沒有天敵,它們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人類日益增長的人口帶來的棲息地侵占、工業設施建設以及盜獵者的存在。
所以要真正了解長頸鹿,而不是動物園裡的那種刻板行為,最好的辦法還是走進野外,去到非洲,才能看到它們在自然狀態下的自然行為。
在自然旅行中除了直接觀察動物行為,還可以從經驗豐富的自然嚮導那裡了解到很多長頸鹿的冷知識:
長頸鹿取食金合歡樹葉的時候是如何避免被金和歡的刺扎到的?
長頸鹿是如何躲避捕食者的?
長頸鹿個體之間是如何互動的?
它們與其它動物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它?原因當然不只是因為它們「可愛」!
當然如果國際旅行的條件不成熟,哪怕是在家裡看紀錄片、看書,也可以獲得不少知識的。
肯亞是觀賞長頸鹿最好的旅行目的地之一。這裡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種類的長頸鹿,在納庫魯看羅斯柴爾德長頸鹿的白色長襪,在馬賽馬拉看馬賽長頸鹿樹葉狀的花紋,在北部的桑布魯看網紋長頸鹿漁網裝的外衣。甚至還可以在內羅畢的長頸鹿莊園,享受下午茶的同時,和長頸鹿來一次真正的舌吻。
下面就來看看資深野生動物攝影師Jerry蜀黍去了40多次非洲,拍到了哪些精彩的長頸鹿的照片吧!
讓我們一起熱愛長頸鹿、關心長頸鹿,有機會,就跟著野去一起到非洲去看看長頸鹿吧!
歡迎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了解更多自然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NzdbXgBDlXMa8eqEO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