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价雪糕遍布便利店冰櫃,明碼標價能否換回「雪糕自由」?

2022-07-17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貴价雪糕遍布便利店冰櫃,明碼標價能否換回「雪糕自由」?

按:你們有多久沒見過一塊錢一根的雪糕?

「在外面,不認識的雪糕千萬不要拿,會變得不幸!」

這個夏天,雪糕的身價被一眾網友吐槽。不知從何時起,便利店冰櫃里的雪糕變得越來越貴,隨便拿起一支沒吃過的陌生雪糕,很有可能在付款時被它的貴价「刺痛」。一支其貌不揚的雪糕,很可能要賣兩位數的價格。眾多網友紛紛表示「糕」攀不起。

便利店裡到底有多少貴价雪糕?一元雪糕真的成為過去式了嗎?《消費者報道》從全家、7ELEVEN、羅森、便利蜂、美宜佳、芙蓉興盛中選取了六家在營線下便利店,搜集整理了各家便利店冰櫃的雪糕售價情況。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01、貴价雪糕遍布各大便利店,有冰櫃「貴氣」指數達100%

吃慣了一兩塊錢一支的雪糕,偶爾吃一次5塊的雪糕已是「高消費」,那些超過5塊的雪糕著實讓人「心梗」。

《消費者報道》將雪糕的價格分為「5元以下(不包括5元)」、「5元-10元(不包括10元)」、「10元-20元(不包括20元)」、「20元以上」四個檔位,由於哈根達斯往往單獨陳列,且其高價印象深入人心,未計入統計範圍內。

分析後發現,全家、7-ELEVEN兩家便利店5元以下的雪糕全不見蹤影,貴价雪糕占據整個冰櫃。7-ELEVEN售價10元-20元的雪糕比例高達72.3%,甚至出現了20元以上的雪糕。

對比起來,芙蓉興盛、便利蜂的冰櫃則要親切得多。在它們的冰櫃里,你有兩成左右的機率可以遇見接地氣的平價雪糕。美宜佳、羅森的雪糕則以中檔價位居多,貴价與平價「和諧共存」。

綜合來看,各大便利店的在售雪糕品牌大致在10到15種之間,近九成雪糕售價在5元以上。貴价雪糕擠占有限冰櫃陳列,便利店雪糕貴已成普遍事實。

02、雪糕這麼貴,消費者買單嗎?

雪糕價格貴了,消費者對雪糕價格的接受程度卻沒有變。冰櫃里的雪糕動輒十幾二十塊,消費者對雪糕價格的印象卻還停留在1到3塊錢的小布丁、巧樂茲等雪糕品種。艾媒諮詢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普遍消費者能接受的雪糕價格在3到10元之間,僅18.1%的消費者能夠接受售價在10元以上的雪糕。

對於貴价雪糕出現的原因,多數消費者認為雪糕溢價主要源於高額的營銷成本,部分消費者則認為是由於原材料成本提升,也有消費者對貴价雪糕表現出寬容和接受的態度,認為雪糕變貴屬於正常現象。

雕花異形、博物館聯名、純牛乳製作、海鹽櫻花口味……雪糕的新花樣層出不窮,頗有「亂花」迷人眼的趨勢。而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口味和價格是購買雪糕時最多被考慮的因素,至於品牌和包裝,則是次要的。艾媒諮詢調研數據顯示,無論男女,超過八成的消費者在購買雪糕時最優先考慮雪糕的口味,超五成的消費者會考慮價格因素,僅三成左右的消費者會比較在意雪糕的包裝。

03、年輕人備受貴价雪糕之苦,明碼標價能否換回「雪糕自由」?

雪糕有著即時性和季節性的消費特徵,同時,由於物流成本的因素的制約,線下超市、大賣場和便利店仍為雪糕主要銷售渠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中國冰淇淋線下銷售渠道占比80%,遠超線上渠道。雪糕的線下銷售,冰櫃成為最激烈的競技場。

年輕人作為便利店的核心消費群體,與貴价雪糕相遇的機會最大。《2021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18至30歲的人群為便利店的主要消費客群,消費時段主要集中在下午時分,以滿足即時性需求為主。

而雪糕櫃沒有明碼標價,是貴价雪糕遍「櫃」開花的又一重要原因。不同於其他常溫商品的陳列,雪糕因其冷凍屬性全都被整整齊齊碼在冰櫃里,買雪糕時要找價格則犯了難。依照《消費者報道》對上述六家便利店的統計,即使是閉著眼「盲拿」,也有八成幾率拿到貴价雪糕。

7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局發布《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自7月1日起施行,明確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明確標示價格所對應商品或者服務。

自此,貴价雪糕似乎無處藏身。但仍有網友表示,無論標價還是不標價,依然改變不了雪糕貴价的事實。實現年輕人的「雪糕自由」,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6df0fa670b318e1dbe5a3480921c5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