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探底接近尾聲,北證50VS滬深300,誰更值得青睞呢?

2024-01-13     騎牛看熊

原標題:指數探底接近尾聲,北證50VS滬深300,誰更值得青睞呢?

美股即將再度新高,外圍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反彈行情,A股市場也有一定的止跌情緒,只不過兩市成交量依然較小,市場仍然是易跌難漲的處境。全球金融市場的核心依然是美聯儲的降息預期,美聯儲會議一會鴿派一會鷹派都市場的影響較大,A股市場面臨的問題是資金面過於弱勢,北向資金1個多月來主要是凈流出為主,現階段比較好的操作模式是大跌後的左側交易,同時關注市場的政策面和消息面的變化。

現在的滬深300指數與北證50指數形成了一個「蹺蹺板」效應,也就是說滬深300指數上漲,北證50指數會出現回調,反之亦然。滬深300指數代表著大盤類藍籌股,而北證50指數代表著中小盤類個股,這也是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騎牛看熊認為從投資價值的角度來分析,關鍵還是要看市場的投資風格是什麼樣的?以及資金會流向哪個方向?目前A股市場成交量屬於是地量水平,資金不可能面面俱到,這才是它們之間是否會產生差異化的關鍵!

騎牛看熊通過滬深300指數與北證50指數的分析,來給大家一個更好的選擇,畢竟資金是資金的,最後下手的還是自己!

1.滬深300指數

高盛預計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2024年的回報率分別為17%和19%,因企業盈利將增長約10%。深300 指數最近兩周相對表現非常強勁,可以在寬基輪動策略里加入滬深300 指數,這本質上是一種防守策略。

什麼是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指數是以規模和流動性作為選樣的兩個根本標準,並賦予流動性更大的權重,符合該指數定位於交易指數的特點,以此為標準選取的前300隻股票標的,最終成為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

滬深300指數的估值相對較低,股息率高於其他主要寬基指數,整體配置性價比較高,當前DRP 賠率大於1。ERP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因此對應著未來仍有估值擴張的空間。騎牛看熊認為與其購買滬深300指數的幾百隻股票,還不如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進行參與,這樣做也能夠事半功倍。

滬深300 指數的風格特徵與今年以來表現,呈現大盤均衡風格,今年以來跑贏主動權益基金,行業錯配是滬深300 指數跑贏主動權益基金的主要原因,其中電子和非銀金融行業收益貢獻突出。滬深300 指數經過前期的調整,目前市凈率回到歷史最低水平附近,股息率回到歷史最高水平附近,相對十年期國債利率利差創下歷史新高,滬深300 市盈率PE 相對標普500 的比例回到歷史最低水平附近。

滬深300 指數估值低位,長期收益突出,指數增強策略超額穩健。滬深300 指數最新PE 估值為10.59 倍,位於近三年、近五年、近十年從低到高的0.41%、1.48%、10.72%分位,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或已進入價值窪地,長期配置價值不斷凸顯。經濟正在好轉,從理性和中長期角度來看,滬深300 正迎來見底後的新機會。

2.北證50指數

北證50 指數目前為北交所唯一一隻股票指數,對北交所整體具備良好代表性。市值上偏向小微盤個股,行業上相對較為均衡,專精特新相關企業占比較高。指數自基期以來表現優於主要寬基指數,彈性相對較大。

什麼是北證50指數?

北證50成分指數是北交所首隻寬基指數,按照市值規模和流動性選取排名靠前的50隻證券,指數編制計算與境內外主流指數基本保持一致。

北交所定位「中小創新企業」,重點支持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與科創板聚焦「硬科技」以及創業板「三創四新」的定位形成錯位發展,共同為企業的融資、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當前北證50 成分的市盈率在20 倍附近,市盈率相較創業板、科創板相對較低。

2024年北交所再迎「深改」年,多項重要政策有望落地,推動市場積極成長與「破圈」。北交所政策頻發,多管齊下推進板塊高質量發展證監會發布「北交所深改19條」,投資端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擴充北交所投資隊伍,融資端優化"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執行標準以及發行底價確定方式,吸引優質企業赴北證上市,多管齊下北交所長期發展向好。

北交所特色估值蘊含兩條投資思路:一是靠成長做大體量,轉板至雙創,享受EPS增長與估值溫和提升,主要集中於普遍製造業企業;二是靠稀缺性提前「出圈」,直接享受滬深投資者定價,估值彈性最大的,還在於科技型企業,如TMT、醫藥生物等。

騎牛看熊通過分析來給大家解讀滬深300指數和北證50指數,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精明的投資者要是想大盤類權重股,與中小盤股都想覆蓋到,可以2隻指數基金產品都參與到,這樣做可以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折中投資收益,最終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在美國金融市場近200年的歷史裡,能跑贏指數的投資產品不超過50%。指數基金天生就有獨天得厚的優勢,不會因為熊市時的基金大幅度回撤而輕易止損清盤,是屬於比較好的中長期投資品種,投資者可以穿越熊市和牛市,以時間換空間獲取「正收益」,屬於是比較好的基金品種。

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曾經說過:「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投資者往往能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這說明了指數基金的優勢性是十分明顯的,投資者以固定的金額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指數基金定投,這樣做不用去考慮擇時和擇機的問題,能避免一次性投資所導致的全倉套牢。而且指數型基金的交易手續費偏低,更加適合中長期的投資方式,對於買賣的交易方式上更加靈活方便。

哪怕是專業的金融投資者也會有自己的「短板」,比如說騎牛看熊比較看好A股在2024年的上漲行情,這時去投資個股可能就是煞費苦心,每天去研究還不一定能夠找到大漲的標的。投資者看不准後市的走勢,搞不清楚如何選擇合適的股票標的,選擇板塊指數進行投資是相對簡單的,也可以通過指數的漲跌,明白指數型基金的盈虧情況,這才是多數投資者的首選產品。

指數型基金比較適合於基金定投,又被稱之為「懶人投資」。最初也是國外基金經理所一致推崇的投資方式,為了讓投資者有更大的幾率盈利,能夠儘可能地獲得「正收益」。騎牛看熊認為指數基金定投類似於股票分批買入,只不過指數基金定投是以固定的金額在固定時間進行買入,不用去考慮擇時和擇機的問題,設定好自己預期的盈利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1d6ada383e768e0476d2c522b5f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