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深處的百年古剎,遊人寥寥,《詩經》里的植物野蠻生長

2022-09-08     小漁的行旅日記

原標題:黃土高原深處的百年古剎,遊人寥寥,《詩經》里的植物野蠻生長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

古人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在甘肅定西海拔3000多米的黃土高原深處,我們遇到了一座百年古寺。古寺視野極佳、環境清幽,遊人寥寥。沒有了喧囂,各種蓊鬱的植物成了主角,「野蠻」生長著……

這裡便是——西岩寺。

西岩寺位於安定區西岩山之巔,這裡地理位置極佳,是俯瞰安定城區的最佳視角。如今,包括寺廟在內的整座西岩山,也被打造成了森林公園,成為遊人休閒遊玩的去處。

定西市的安定區,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在上個世紀,這裡還曾是「貧瘠甲天下」的地方。黃土風沙肆虐,極度缺水。如今,站在高處俯瞰安定區,會發現黃土溝壑已經被覆蓋上了「綠衣」。而我們身處的西岩寺森林公園,植被覆蓋率已經高達90%。這背後,不知道經歷了多少代人的努力。

西岩寺始建於明代,如今依然保持著較大的規模,前後共有五進院落,沿著南北中軸線依次延展,庭院深深、秩序井然。

走進西岩寺時,第一感覺便是滿目的蒼翠。各種花、草、樹、木綻放於寺廟的角落,濃郁的綠色,讓人倍感幽靜與禪韻。很難想像,在黃土高原的深處,還能有這麼一處「綠野仙蹤」般的存在。

在前往大雄寶殿前的庭院裡,有一方花園,裡面大片大片種植著一種紫色的花,看起來十分美麗。

我覺得好看,站在旁邊看了許久。後來一查,才知道這種紫色的一串一串的小花,學名叫「紅蓼」,是一年生的蓼科草本植物。每年夏秋時節開花,多生於溝邊、河川兩岸的草地、沼澤潮濕處,生命力頑強,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野花」。

除了美麗,紅蓼還有極深的文化內涵。早在《詩經·鄭風》一篇中就曾經出現過紅蓼,「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其中「游龍」便是指紅蓼,因為紅蓼枝葉散漫、嫵媚洒脫、逸氣翩翩,故稱游龍。

中國的文人墨客很喜歡紅蓼,常被入詩寄情。從唐朝開始,這種植物已經成為秋天寫景抒懷時常用的意象,代表離別之情。比如「江南江北蓼花紅,都是離人眼中血」、「梧桐落,蓼花秋。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物正堪愁,人去後,多少恨,在心頭」等等。

詩詞很美,秋天的紅蓼也很美,不是嗎?

我沒想到的是,中國人喜歡紅蓼,外國人也喜歡它。紅蓼的英文名字叫「Kiss me over the garden gate」,聽起來就如此浪漫多情。

美麗之餘,紅蓼還是一種草藥,其果實可入藥,名「水紅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積、利尿等功效,可真是渾身都是「寶」。

西岩寺草木繁盛,一年四季各種花草輪番上場。此時夏秋,紅蓼最為顯眼。如果到了春天,這裡大概會成為牡丹、月季的天下了(我們在西岩寺周邊看到了牡丹月季園)。

遊覽完西岩寺,一行人還是不斷感慨著:能夠在黃土高原的深處,看到一處如此花繁葉茂的地方,出乎我們的意料。如果你來定西旅行,西岩山和西岩寺,是不能錯過的地方。

最後說一些旅遊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坐標: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西岩寺西岩寺

門票:免費

其他:西岩山就位於市區內,車子可以直接開到山頂,寺廟附近有一個小型停車場可以停車。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1a0da245ea70ec50353cca9d7e858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