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2022-06-18     西風獨醉

原標題: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我是一個運動「不愛好者」,但我喜歡看球賽,雖然我不打球也不踢球。每年的NBA總決賽自然都是要看的,看完後又免不了產生一腦袋的感慨。

這次總決賽中我最關注的球員就是「嘴哥」維金斯,他曾經被人認為是一個「水貨狀元」,以至於森林狼將其以白菜價甩賣給了勇士,而在勇士的兩年後,他卻成了總決賽的第二號功臣,其表現僅次於球隊的當家球星庫里。人們一次次地給他歡呼,似乎忘了他曾經是「保溫杯里度春秋」的那個「枸杞哥」。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維金斯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他個人的能力自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一點是他選擇了一個好的平台。如果他仍然在森林狼,我們就不會看到一個如此優秀的維金斯,只會看到一個拿著保溫杯的「散人」。

今年的總決賽給我的另外一個感慨就是「馬刺系」的茂盛。當連續兩年的總決賽都是馬刺系主教練的「內鬥」,東西兩個賽區靠前的球隊大部分都是馬刺系教練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慨波波維奇培養人才的能力。

馬刺是一個小城市的球隊,甚至於小到各個體育網站都不會給他們開專欄,但對於NBA的教練們來說,它卻是一個大平台。如果一個立志於成為NBA球隊主教練的人能夠進入波波維奇的助教團隊,那麼他的目標已經實現了一半。如果再進一步而成為首席助教,那他未來基本上就是鐵定的NBA主教練。這就是平台。

作為球員的維金斯,只有在勇士隊這樣的平台才能發揮作用。作為教練的科爾和烏度卡,只有在波波維奇的羽翼之下才更容易被他人發現。這就是平台的作用。我相信在NBA還有更多的「維金斯」被淹沒在「伯樂荒」的球隊里,還有更多有教練天賦的人無法得到執教的機會,但維金斯、科爾,以及烏度卡,等等,他們卻已經取得了成功。

孤膽英雄只會出現在小說中,現實中的「英雄」是需要一個平台去發揮的。當我們回首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但5年、10年,以及20、30年以後大家之間會慢慢地拉開差距,個人的能力是一個方面,當初的選擇更加重要。

比如一個骨科專業的大學生,他畢業後一直在某著名骨科醫院從事本專業工作,則20年後他大機率也會是一個骨科方面的專家。而如果他畢業後進入了一個小診所,且一直沒有更進一步,則20年後他連最基本的骨科手術都不會做了。

平台也要適合自己。一個骨科專家如果去銀行工作,那他即使進了最好的銀行估計也就是多拿點工資而已,除非他是天才,否則很難有所成就。而平台是否適合自己是考驗一個人「眼光」的。比如當年科爾在應聘主教練的時候有好幾家球隊都想聘請他,但他就是選中了勇士,因為他認為勇士能助他成功,這就是眼光。如果當初他選了森林狼,估計現在正跟維金斯一起泡枸杞呢。

「能力+平台」=有用武之地的英雄。如果有平台而沒有能力,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就是命理學上我們常說的「乾枯」。如果只有平台沒有能力,則是財旺身弱,也難以達到預期的高度。在這裡,我祝每個西風獨醉文章的閱讀者都是有用武之地的英雄,成為事業和生活上的「MVP」。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0f18642c064475a4f4189c1e6cb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