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作中的戰神主角,在這部續作的一開始便淪為奴隸
在2019年7月檔,曾有這樣一部霸權社出品的半年番席捲了尚能同步更新的B站新番區。
這部動畫有著霸權級的製作、恢弘的史詩故事和一個愣頭青一樣的主角。
比起那個愣頭青主角,當時的觀眾普遍更喜歡他的導師、殺父仇人,一個有著邪性魅力的老賊。
這部動畫,就是——
《冰海戰記》
(又譯《海盜戰記》)
它原作漫畫的名字是《Vinland Saga》,直譯過來是「文蘭傳奇」。
「文蘭」是主角故鄉的傳說,生活在冰天雪地中、過著貧苦日子的他們渴望著這個四季如春、風吹麥浪的黃金之鄉。
在第一季動畫結束時,我下了這樣一個結論:《海盜戰記》已然結束,《文蘭傳奇》正式開始。
阿謝拉特的最後一舞,將克努特推上王位,將托爾芬從復仇的執念中解放出來。
第二季的故事,想必就是托爾芬去追尋「文蘭」了。
今年一月,《冰海》的第二季如約而至。托爾芬如我所料地一般放下了武器,不再像戰士一樣投身殺戮。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直接淪為奴隸。昔日戰場上殺人無數的戰神,如今居然像一具空殼般揮舞著斧頭麻木地砍樹。
後來細細一想,發展成這樣也屬正常。
第一季的最後,阿謝拉特當眾弒君。克努特忍住私情,靠誅殺他立威,登上王位。托爾芬直接感情上頭,一副死了父親的樣子撲到他身上。
搞出這陣仗,克努特沒有把他當成同夥當場誅殺,只是把他賣為奴隸,已經算是念及舊情了。
儘管失去了自由身,儘管失去了復仇的目的後淪為一具空殼。
在我看來,對於托爾芬來說,這並不是墜入谷底,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他將在這裡邂逅自己的朋友,邂逅新的導師,也將理解父親和阿謝拉特嘴裡所說的「真正的戰士」。
托爾芬邂逅的這位新朋友,也是個奴隸,名叫艾納爾。他生於相對富庶的英格蘭,是個老實巴交的老農民。
農民大哥淪為奴隸的原因,正是因為他的故土被維京戰士們踐踏。
父親早就戰死,他沒能保護住母親和妹妹。那些戰士拿著刀斧將他和其他奴隸賣到了運奴船上,從此與故鄉告別。
儘管托爾芬攤上了一個還算開明的奴隸主——他承諾,只要奴隸們交夠地租,剩下的部分就可以攢起來,為他們贖回自由身。
在農民大哥到來之前,他甚至沒有重獲自由的打算,渾渾噩噩地如機械般活著。
一生只為復仇而活的人,親眼看著仇人在自己眼前被其他人殺死,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怎麼活。
農民哥會主動拉著寡言少語的他說話,也會攛掇著他一起去借工具,提高墾荒的效率。
《冰海2》的前期,製作組極為詳盡地為觀眾呈現了何為「伐木累」。
在汽油機轟鳴的年代之前,想把一棵大樹連根拔起,需要兩個壯漢外加一匹馬使盡渾身解數。
如果沒有遇到這位開朗的農民哥,一直靠把斧子硬砍。就算是砍到頭髮花白,托爾芬也難把這片森林開墾完。
開墾土地的方式,包括後面播種小麥的方法,都是一直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托爾芬絕無可能學到的。
不過,這兩人的友情也不是完全一帆風順。只要相處的時間夠長,農民哥遲早會發現,托爾芬從前就是個戰士。
與自己朝夕相處的這個夥伴,和那些奪走自己的一切的人,曾經是同一種人。
這個事實一度讓農民哥怒火攻心,甚至準備趁托爾芬睡覺的時候掐死他。
可是,他最終還是沒能下得去手。
也許是因為,他每晚都能看到托爾芬被自己的過去糾纏做噩夢的模樣;也許是因為,這位朋友一度打算替他去死。
也許是因為,農民哥那雙粗糙有力的大手,生來就是要創造,而不是奪取。
農民哥不僅教會了托爾芬搞生產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重新點燃了托爾芬的活下去的希望。
和已經心死的托爾芬不一樣,農民哥每天都在為了「重獲自由」這個目標認真地活著。
他甚至會愛上同為奴隸的一個漂亮姑娘,僅僅因為她說「你是個好人」就沾沾自喜好長時間。
如果說,農民哥是托爾芬的朋友,那麼,農場老爺的父親和親兵,就是托爾芬新的導師。
老爺的親兵也是個熟練的戰士,他能鎮住老爺雇來保護農場的那幫兵油子。
那幫兵油子搞事能力一流,聽說少爺想要當戰士之後,他們就出了個損招,讓少爺自己親手殺個人。
殺的對象,自然是他們家的私人財產,奴隸。
可是,這少爺其實性格隨老爺,心善,即使面對不會反抗的奴隸,他也下不了手。
他嘴上說著想成為戰士,建功立業。多半是和老爺本人一樣,被維京尚武的傳統裹挾,不得不表現得像個男子漢。
托爾芬那種悍不畏死的模樣,也激怒了那些兵油子。因為,他們這些戰士,就是靠「出售對死亡的恐懼」謀生。
他們用劍尖在托爾芬身上劃出一道道傷痕,最後甚至砍掉了他一截耳廓,心死的托爾芬依然紋絲不動。
最後,這個親兵及時趕到,才阻止了這場鬧劇。
而他也用一記極為凌厲的揮劍,刺激到了托爾芬的神經。托爾芬像是條件反射似的對這個包含殺意的動作做出了反擊。
而親兵這麼做的原因,正是為了告訴他一件事情:他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不怕死,他的身體依然在渴望著活下去。
農場老爺的父親,也就是大老爺把馬匹和農耕工具借給了他們兩個奴隸。
儘管這個借是有條件的——他們要負責照看好馬,給它喂足草料;借農具也要以幫忙幹些雜活作為交換。
對於這兩個一無所有的奴隸來說,大老爺的這些幫助依然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干雜活,對他們這兩個莊稼漢來說,亦是一個學習生存技能的過程。
比如,用漁網捕魚。習慣從事生產的農民哥,最開始也不得其中要領,更別說新手農民托爾芬了。
看著兩手空空的兩人,大老爺並沒有直接口授機宜。而是要他們「在思考之前先動起來」,然後在動手嘗試的過程中,再給予他們點撥。
大老爺教會托爾芬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先行動起來」。
如果一味地思考,一味地追憶過去,會讓人陷入虛無主義,「思而不學則殆」。
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那麼不妨先行動起來,用行動填滿自己空虛的內心。
和一集一小戰,兩集一大戰的《冰海1》比起來,《冰海2》的節奏簡直緩慢。「退役士兵的悠閒農家生活」,把標題改成這個也毫無違和感。
也許這些平凡的日常不及往昔那些戰鬥令人血脈僨張。可正是這日復一日的簡單勞作,填滿了托爾芬空空如也的內心。
然而,重獲人心也是有代價的——他必須直面自己內心的審判。
身為戰士的時候,他不覺得殺死敵人、掠奪他們的財富是罪惡。為了獲得和阿謝拉特決鬥、殺死他報仇的機會,他必須建功立業。
在農民哥和大老爺的帶領下,逐漸過上正常生活的他,終於意識到自己這雙手上沾上的鮮血的分量。
而他直面自己內心審判的過程,我個人願稱之為「神回」。
在此之前,他又一次揮拳打人了,那些見不得奴隸好的僱工故意破壞了他們辛勤種下的農田,還出言挑釁他們。
農民哥幾乎要暴起殺人,他上去打了第一拳。不過,對使用暴力抱有疑慮的他很快就被人一悶棍打倒。
暈死過去之後,他躺在一棵大樹下,四周都是黃金的麥浪,闊別已久的父親,遠遠地朝他走來。
這些年來的苦難宛如一場噩夢,他似乎已經和父親一起抵達了文蘭。
直到,父親拿起了當年送他的短劍,眉頭緊皺。
「這裡有血腥味,托爾芬,你用它殺死了誰?」
父親的質問,讓他如墜深淵,文蘭的大地在他腳底裂開,他竭力伸出雙手,總算是勉強攀住了岩壁。
下方就是地獄的血池,無數已經化為屍體和枯骨的戰士,彼此廝殺著。這場戰鬥沒有終結,也沒有勝負。
就在這時,他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阿謝拉特抱著他的大劍,悠然坐在血池的斷柱上,跟他打著招呼。
這個老賊還是像生前一樣遊刃有餘,他告訴托爾芬,生前殺人如麻的那些戰士死後都會來到這裡。
托爾芬比較幸運,因為他一度成為一具空殼,逐漸被其他東西填滿,所以才得以離開。
當托爾芬殺過的那些敵人疊成人梯,朝他爬來,當血池中的骷髏注意到了這個新來者,朝他放箭。
這個老傢伙跳進了血池裡,砍瓜切菜一樣地放倒了那些弓箭手,一如他生前那般勇猛。
他怒吼著要托爾芬爬上去,踩著那些被他殺死的人爬上去。然後成為「真正的戰士」,去打「真正的戰鬥」。
何為「真正的戰鬥」?何為「真正的戰士」?其實,《冰海2》前面的「悠閒農家生活」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在他所處的那個生產水平低下、人類尚不能在自然面前耀武揚威的年代,真正的戰鬥,是墾荒,是耕田,是捕魚,是戰天鬥地。
真正的戰士,不是從別人那裡掠奪的強盜,而是從殘酷的大自然手裡刨食的勞動者。
生產遠比掠奪要艱難,掠奪只需要拿起刀劍,放下良心,把腦袋別褲腰帶上。
生產需要躬耕勞作,還需要提防著這些掠奪者,這個善良不好鬥的農場老爺,也不得不豢養一幫兵油子自保。
但是,只有靠生產才能喂飽更多的人,才能將人組織起來,進而產生文明。
作為一個純動畫黨,我並不清楚,在這之後,還有怎樣的命運在等待著托爾芬。
他能不能與多年來一直沒放棄找他的老鄉相遇?他會不會迫於無奈再次拿起劍保衛自己的勞動成果?
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發誓再也不使用暴力的男人,在這一刻真正地獲得了遲來的成長,走出了父親被殺的那一天。
他能夠帶著他的新友舊鄰一起前往文蘭嗎?他的雙手將會開闢出怎樣的新故事?
就讓我們隨著這兩個辛勤耕種的老農民一道去見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