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走夜路時,為何寧願睡在荒山墳地旁,也不願去古廟休息?

2023-01-01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古人走夜路時,為何寧願睡在荒山墳地旁,也不願去古廟休息?

近幾年來,盜墓題材的電視劇、電影特別火,比如《鬼吹燈》系列和《盜墓筆記》系列,裡面時常有些我們聞所未聞的「怪事」,比如老一輩嘴裡說的「寧睡孤墳,不睡廟宇」,啥意思?就是趕夜路的時候,寧可睡在野外墳地,也不睡在廟裡,這是為什麼呢?他們不怕嗎?

「墳地」相信不用筆者多介紹,我們不如來看看「廟宇」是做什麼的。

「廟宇」和我們平時說的「寺廟」可不一樣,通常寺廟裡供奉的是菩薩和大佛,廟宇里供奉的是神佛或歷史上的聖賢(比如孔廟、關帝廟、土地廟、城隍廟);寺廟裡有和尚、禪師等修行,住在寺廟裡,但廟宇里沒人修行、也沒人居住。

不過兩者的共同功能是祈福納祥、消災解厄,帶有古代人民的美好祈願。按理說那麼好的地方,住起來不是更踏實安心嗎?為何偏要去可怕的墳地睡?

第1個原因,他們不能住。因為廟宇是神佛和聖賢住的地方,俗話說:「人神有別,神高人一界,人勿冒犯神。」普通人是沒有資格和他們一起住的,古代對這些都是很敬畏的,所以寧可睡墳地挨凍,也不睡在廟宇「打擾」聖賢和神佛們。

第2個原因,他們不敢住。大家都知道,只要不是落敗的廟宇,還是經常有百姓去祭拜的,祭拜就會帶供品,普通人是不會吃的,但有一些人敢吃——強盜、乞丐或江湖術士。強盜是根本就不怕、不講究,乞丐是太餓了沒辦法,江湖術士仗著自己有本事。

比如《水滸傳》里寫道:鄆城都頭雷橫下鄉巡邏,就發現赤發鬼劉唐正躺在供桌上睡大覺,一看就是才吃完供品滿足地睡大覺,雷橫驚呼:「果然有個賊!」可見那些亡命之徒確實喜歡躲在古廟裡。

你要是一個人趕路,敢和他們共處一室嗎?指不定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還不如去孤墳睡一夜,虧心事做多的強盜也不敢來,反而非常安全。要是有賊人路過,看到你躺在那裡,會被你「嚇死」。

第3個原因,神鬼傳說。電影《倩女幽魂》不少人都看過,它是根據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聶小倩》改編的,說的是窮書生寧采臣進京趕考,沒地方住,就借宿在荒涼的蘭若寺,然後遇到了妖怪派來的聶小倩。

可知古人覺得孤魂野鬼都喜歡躲在荒涼的破廟裡,因為傳說一到晚上,孤魂野鬼是不會呆在墳地里的,而是跑來廟裡,想要伸冤,厲害點的鬼就不是來伸冤的了,而是在孤魂野鬼里「稱霸」,統領他們。所以老話還說「廟小妖風大」,趕緊離它遠一點。

俗語,是我們漢語語彙里為群眾所創造的,帶有口語性和通俗性,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和美好願望,雖然我們現在看來有點「迷信」,但你細細一想,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人心遠遠比鬼怪更可怕,你如果真的沒做虧心事,睡在孤墳里又有什麼害怕的呢?畢竟人終歸有一死,反觀睡在廟宇里的其他活人,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對你做出什麼事。你們覺得這句俗語有道理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f7c39ec4674aac5d019814e8fc4d2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