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引以為傲的戰艦,每分鐘可發射1萬發炮彈,為何被輕鬆擊沉?

2023-06-02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英國引以為傲的戰艦,每分鐘可發射1萬發炮彈,為何被輕鬆擊沉?

文/滅霸他爸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引以為傲的最新型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在馬來半島關丹海域被日軍擊沉,英國遠東Z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上將和300餘名水兵葬身大海。

這艘滿載排水量達4.3萬噸,曾參與圍殲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被譽為「不沉戰艦」的龐然大物,成為二戰爆發之後,第一艘在戰鬥航行狀態下被航空兵擊沉的戰列艦。

「威爾斯親王」號是「喬治親王五世」級戰列艦的第二艘,於1937年開工建造,1940年服役,該艦長227米,航速28節,武器為2座四聯裝356毫米口徑和1座雙聯裝356毫米口徑主炮,百餘門副炮和高射炮,無論對艦還是防空火力,都極其強大。

而且大部分火炮和高射炮都可以電動操作,射速極快,有資料稱,所有火炮一分鐘即可發射10000多發炮彈。

戰艦防禦力同樣出色,舷裝甲厚度高達381毫米,主甲板裝甲152毫米,而且全艦被分為23個水密隔艙,理論上,很難被擊沉。

1941年5月,「威爾斯親王」號在圍殲「俾斯麥」號戰列艦的行動中表現出色,8門主炮幾次齊射,命中目標,造成敵艦2號燃油艙漏油,在海面上留下一條明顯的油跡,為皇家海軍追擊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不過,「威爾斯親王」號也被「俾斯麥」號和為其護航的「歐根親王」號的火炮擊傷,不得不退出戰場,返回英國進行維修。

日本對資源豐富的東南亞一直虎視眈眈,1941年7月,日軍突然進兵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南下野心昭然若揭。

英國首相邱吉爾感受到日軍的壓力,決定增強遠東的兵力,於是在10月將「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無敵」號航空母艦派往新加坡,但走到半路,「無敵」號航母不慎觸礁,被迫返回英國。

失去航母支援,「威爾斯親王」號的悲劇命運其實已經註定。

12月2日,兩艘戰艦抵達新加坡,使當地英軍在精神上為之一振,英國當地媒體也大造聲勢,極力宣稱這兩艘戰艦如何如何厲害!

得到消息的日軍,立即將這兩艘戰艦視為心腹大患,處心積慮將它們擊沉。

這個時候,日本聯合艦隊的航母編隊已經在出發偷襲珍珠港的路上,留下的艦隊也在磨刀霍霍,一旦珍珠港那邊傳來好消息,立即全力進攻東南亞。

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遠東日軍立即出動1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和20艘驅逐艦,運載和掩護陸軍,企圖在馬來半島登陸。

英國遠東Z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上將聞訊,於8日率領「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在幾艘驅逐艦的掩護下,北上攔截日軍艦隊。

一直嚴密監視Z艦隊舉動的日軍,早已派出12艘潛艇在新加坡和哥打巴魯一線警戒,一旦發現英軍目標,立即通知駐紮於西貢的第22航空戰隊。

Z艦隊最初運氣很好,成功避開了日本潛艇,失去目標的日軍,派出偵察機四處搜索。

9日夜間,關丹的一頭水牛不慎踩中地雷,引發連串爆炸,驚慌失措的英軍,認為日軍在關丹登陸,請求Z艦隊火速趕來支援。

菲利普斯上將接到求救電報不敢怠慢,於10日拂曉抵達關丹附近,但是,被日軍潛艇發現並上報。

日軍第22航空戰隊立即派出甲、乙、丁三個攻擊隊,共計50多架魚雷機和轟炸機,撲向目標,12時45分,對目標進行攻擊。

「威爾斯親王」號用高射炮拚命還擊,在第一波攻擊中,左舷被一枚魚雷擊中,艙內大量進水,不久,第二波日機趕到,戰艦右舷被4枚魚雷擊中,螺旋槳大軸被炸傷,航速降到8節。

日軍魚雷機離開後,轟炸機又呼嘯而來,「威爾斯親王」號彈藥庫被炸彈擊中,引發彈藥殉爆,戰艦迅速傾覆,最終沉入海底。

Z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上將遇難,落水的1600多名水兵中,有近1300人被驅逐艦救走。

與「威爾斯親王」號一同行動的「反擊」號同樣難逃厄運,也被日軍航空兵擊沉。

雖然英國人早在在一年前就創造了用航母奇襲義大利塔蘭托港的奇蹟,但海軍高層人員始終不相信強大的戰列艦會被飛機擊沉,所以,當「威爾斯親王」號的消息傳回來時,首相邱吉爾和海軍高層官員們目瞪口呆。

Z艦隊的覆滅和幾天前的珍珠港事件一起宣告了「巨艦大炮」時代的滅亡,也使戰艦的發展進入全新的階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e789d0078df3fdd14360c80c031c1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