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場射門0比9,國足贏球還靠伊萬的先手布局

2024-10-16   米奇兔

相信看完18強賽的前4場比賽,大多數球迷應該體會到伊萬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教練,國足連續3場比賽先進球不是偶然。

老帥的先手布局讓球隊半場占優,不過他年事已高,同時國足替補球員與主力之間有一定差距,導致下半場每每讓人提心弔膽。好在這一次,三軍用命守住了勝利。

01. 戰術博弈:國足攻防找找對印尼軟肋

a. 伊萬先手布局強:防守卡住肋部空間

雖然擺出一個442小菱形陣,不過國足在防守端極有針對性。單後腰王上源靠向肋部,前腰韋世豪就會保護到他的身後。

攻防轉換時,利用中鋒張玉寧為支點,韋世豪再頂出去帶球推進,成為了國足在上半場的最大亮點。

本場在防守落位方面,可以夸一下韋世豪。球隊要防肋部,就需要邊後衛頂出來,後腰及時橫移。

那麼在他們背後,會有空間。這時候前腰的韋世豪落位,就顯得很重要了。雖然韋世豪防守動作不算規範,但是他只要站位對了,整體防守就會構成一個穩健的體系。

這一次也是很典型,伊萬在先手部署方面很有細節。知道韋世豪防守動作有缺陷,所以減少他直接對話持球人的比例,要求韋世豪卡到後腰背後,保護空間。

韋世豪多跑幾步,揚長避短,國足整體站位合理嚴密,印尼隊想要打出自己喜歡的肋部小球配合、內切後直接攻擊球門就做不到了。

這一次就是李源一在肋部斷球,隨後韋世豪帶球向前製造犯規,贏得任意球機會。恰恰就是這記的任意球,隨後帶來了國足的先開紀錄。

韋世豪在比賽中,攻防兩端都執行到位,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儘管有一些帶球中的傳球不合理或者出現失誤,但依舊達到了伊萬想要的戰術目的。

再來看看這一次的攻防轉換,韋世豪在肋部位置攔截了對手的傳中。雖然利用張玉寧作為支點做球,韋世豪直接打穿對方防線,帶球去到前場。

可惜韋世豪隨後的線路選擇不大好(走外線考驗單兵能力,但威脅會大得多),他走內線同時減速想等隊友跟進,結果遭遇犯規,贏得一次位置很好的定位球機會。

b. 配套定位球戰術:國足就這樣贏球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上半場國足雖然控球僅有26%,但是射門數上5比5,同時製造出2次絕佳得分機會。

關鍵點還是防住了對方的肋部進攻,同時國足自己的進攻,打在了印尼隊保護第二落點弱的軟肋上。

國足第一個進球來自定位球,印尼隊的整體性是比較差的,他們對第二落點保護意識非常差。不只是拜合拉木被放空,禁區中路國足3人都是空位。

甚至說外線側翼,哪怕第一下被解圍出來,高准翼也會很輕鬆拿到外線落點,獲得二次進攻的機會。

贏下頭球第一點的是高准翼,對方對第二點保護做得差,結果被身後的蔣聖龍把球勾了回來。

中路因為3名國足球員無人盯防,所以進球也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拜合拉木為球隊先開紀錄。

上文第一段說到韋世豪製造任意球,這一次就是他接應張玉寧妙傳後,推進到對方腹地製造的犯規,所得到的那次定位球機會。

結果印尼隊雖然拿到頭球第一點,但漏掉了外線第二點。高准翼似傳似射,可惜蔣聖龍頭球接力頂飛了。

02. 戰術勝負手:加強對抗,近端肋部不給空間

a. 肋部嚴防死守:近端對手毫無機會

從全場統計數據看,國足之所以能贏球,就是因為一對一對抗優勢很大。地面一對一贏了57%,頭上一對一更是贏了71%。

就是靠著這一點,國足可以在攻防兩端建立起優勢,奠定了本場贏球的基礎。

進入到下半場,國足防守端依舊是觀察死守肋部。韋世豪和拜合拉木輪番回防,拜合拉木的特點是直接對抗,他可以更靠外線。

值得一提的是,國足近端嚴防的結果,是遠端會漏人。不過印尼隊戰術素養不算高,在比賽前70多分鐘,基本沒有利用到這一點。

再來看看這一次的防守,可以說很典型,在肋部的位置,也就是邊後衛的背後,國足總會有人保護站位、卡住空間。

哪怕對方倒球後二次發起進攻,依舊被換防的韋世豪給卡住了。韋世豪的防守動作不大規範,不過這一次直接把對手頂出去,護球出底線還是很成功的。

b. 印尼隊後手出妙招:伊萬反應又慢了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到,下半場印尼隊射門數9比0領先,國足在張玉寧和韋世豪體能下降後,反擊很難打出有效的威脅。

同時印尼隊最後時刻通過幾次有效的換人,找尋到把球轉移到遠端的踢法對國足威脅很大。相比之下,老帥伊萬反應有點慢,沒能及時做出調整。

總體來說,伊萬還是不大會防守,他的這種踢法,遇到印尼隊好用,要是遇到日本隊恐怕就會問題很大。

對方踢到下半場中後段,有點明白了國足過分強調近端肋部的防守,所以他們開始嘗試轉移球找遠端。

這一次的攻防轉換,源頭是蔣聖龍的傳球失誤。隨後國足退防時,近端肋部依舊卡得很死,可惜對方轉移球出來了,最終打到了遠端。

這時候之前傳球失誤的蔣聖龍補了一下後腰位置,但他轉身慢,背後又空了。幸好是王上源深度退防,完成了關鍵解圍。

國足的防守策略,就是近端堵死。丟球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人都集中在前點,結果汪海健頭球解圍出現了失誤,恰好頂到了後點沒有本方隊友的區域。

這個球如果頭球解圍落點好一些,印尼隊倒是沒有主動轉移球的意識。但誤打誤撞之下,汪海健反倒是把國足自己的缺陷給打了出來,也導致了對方射門得分。

03. 本場之星:張玉寧&高准翼

a. 張玉寧:撐起國足進攻

本場國足贏球的頭號功臣是中鋒張玉寧,他在比賽中完成了關鍵的支點工作,帶來了大量的機會。

通過張玉寧的技術,以及他帶來的對抗優勢,讓國足可以打出有效的攻防轉換,也帶來了定位球和進球的機會。

從防守端落位可以看到,國足442小菱形陣下,防守寬度是有不足的,需要前鋒回防或者邊後衛前頂。

高准翼這一次前插很關鍵,斷球之後帶來了很好的機會。

印尼隊在攻防轉換時,他們的站位比較散,整體性不好。這一次就是前點有人掩護,結果中路張玉寧就無人盯防。

高准翼的傳球給得很及時,直接洞穿了對方的防線。

張玉寧一直被詬病速度慢,不過這一次因為對方中路門戶洞開,所以他得以長驅直入。

最後一下射門非常果斷,質量也很高,讓國足半場取得2比0領先。

b. 高准翼能出場:對國足很重要

本場比賽中,另外一名表現極為出色的球員是高准翼。他貢獻了5次攔截和7次解圍,還有1次助攻。

高准翼的特點是在後場能出球,同時整體移動和補位意識好,他的存在對國足太重要。與沙特隊和印尼隊的這兩場,國足踢得都較為出色,就是因為有高准翼。

高准翼踢球很聰明,國足需要有這樣的球員去封住空間。伊萬的防守部署還是比較死板的,高准翼利用自己的意識,給球隊彌補了不少的問題。

就像這一次,菱形中場側翼漏出空間,高准翼提前頂出來,就讓對方側翼傳球選擇變少,也有利於拜合拉木退防保護邊路。

另外高准翼還是出色的後場出球點,這一次長傳球找到張玉寧,就是來自高准翼的傳球。

張玉寧的支點作用非常好,帶來極好的反擊機會。

只是韋世豪這下傳球質量不高,好在對方倉促解圍,球又給到國足腳下。跟進的謝文能直接遠射,形成很大的威脅。

結束語:

能夠贏下本場比賽,伊萬的先手布局當屬首功。張玉寧的支點作用、高准翼的防守移動和出球,以及韋世豪的勤勉與到位率都值得稱讚。

應該說每一名出場的國足球員,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可能實力不足,但為了贏球,卻已經做到了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