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爸爸能笑著對我說話」「考不好別打我」,說出了孩子的心酸

2019-09-24   護眼世家

昨晚吃完飯時,孩子突然給我說:「媽媽,我們明天考試,考的不好你可別打我哦。」說話的時候帶著戲謔的成分。

「你什麼時候考的不好,我打你了?」

「我就是說說而已。」

「原因呢?為什麼還沒考試就覺得考不好?」

「我不是請了一天假嗎?」

是的,這幾天女兒感冒,在家裡休息,恰逢霧霾學校停課,在家裡呆的時間有點長了。 一複課就要考試,心裡底虛是正常的。

期末季來臨,大中小學的學生都面臨考試季。幸福的大學生們已經放假回家了。

中小學的家長們,萬一孩子考得不好,千萬別打他們哦。

做了父母,才感覺到有時候真的很矛盾。希望孩子學得不那麼累,又希望孩子成績還說的過去。每次一看見卷子,不由地想到這個分數能在全班全校排第幾,因為高考的獨木橋就是這麼的功利你的排位,就是你選學校最大的依據,沒有之一。所以中小學的家長,注重成績是情有可原的事。

一檔綜藝節目《考不好沒關係》說出孩子的心聲

視頻里的爸爸是退伍軍人,平時不苟言笑,尤其是女兒在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戒尺伺候,一控制不住就上手打,這讓孩子經常心驚膽戰,每次做作業都是一場鼻涕眼淚一起流的戰爭。

孩子面對鏡頭說出了自己小小的心愿,希望爸爸可以永遠笑著跟自己說話,不凶人不罵人。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愛都是天然的,天生愛父母是孩子的本性,不管爸爸媽媽做錯了什麼,只要及時跟孩子道歉, 用愛去包容孩子,便很難養出「熊孩子」的。

這位爸爸看到女兒的採訪後,也特別愧疚,表示不會再打孩子了。

但是成績這種事,並不是能打來的事。考試成績包含了學習習慣養成,知識提升和臨場發揮各種綜合品質,並不是一個分數能證明的。

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一般情況下,我首先去抱抱孩子,告訴她,「就算考的不好,你也是我獨一無二的孩子。」 然後等她情緒緩和,認真拿出卷子,說說哪些是應該得而丟掉的分。我一直說:「你只要把自己會的都答對,不出錯那就是最理想的事情。至於哪些不會的,有時間再返回頭琢磨吧。」最後讓孩子自己對試卷做個分析,安排好假期的計劃,進一步提升成績

就像《考不好沒關係》中,小學生與爸爸互換身份——爸爸答題、答的是小學生的題;孩子觀戰,觀的是爸爸的場上表現。

當被問到「如果爸爸考不好怎麼辦」時,有的孩子說「我會鼓勵他」、「他錯了我也會告訴他怎麼做」;還有的孩子說,「回家揍他、罰站,誰讓他以前那麼對我」,甚至有個小姑娘拿著爸爸的戒尺,來了一段「模仿秀」.......,無不折射出父母對孩子考不好的真實反應。

《考不好 沒關係?》讓爸爸做小學生的題,深入體會孩子的心境和感受。對習慣從自我出發,以完美標準要求孩子的父母來說,真的很治癒。

要不然,有的父母總以自己三、四十歲成年人的思維力和理解力來要求孩子,覺得一切 so easy,孩子做不對、考不好,就生氣、就火大。

只有親身體驗,了解了孩子的不容易,才會換位思考,才會真正理解孩子。

因此,由於孩子學習而雞飛狗跳、不得安寧的父母,強烈安利每周六晚八點西瓜視頻的原創觀察答題秀《考不好 沒關係?》,看看爸爸變成小學生,到底能得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