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日誌2》評分比第一季高,熱度卻不行,劣幣驅逐良幣嗎?

2023-12-27     毛毛體育

原標題:《大理寺日誌2》評分比第一季高,熱度卻不行,劣幣驅逐良幣嗎?

《大理寺日誌2》評分比第一季高,熱度卻不行,劣幣驅逐良幣嗎?

《大理寺日誌2》最近完結了,相信部分看過第一季的觀眾會一臉懵逼:我第二季開播都不知道呢,怎麼就已經完結了?《大理寺日誌2》更換了播放平台,從某站變成了企鵝。第二季製作精良豆瓣評分比第一季還高,然而熱度比起第一季來,卻稍有下滑。《大理寺日誌2》叫好不叫座,是不是說明國漫市場劣幣驅逐良幣呢?其實不然。下面來詳細分析下,如下: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熱度卻不如第一季

《大理寺日誌2》的豆瓣評分是8.5分,第一季的豆瓣評分是8.2分,第二季比第一季要高0.3分。如果說《大理寺日誌》第一季是鋪墊背景的日常戲,那麼第二季就是恩怨情仇交雜的高潮。丘神紀將軍的命運,武則天的布局,李餅的激動和追悔,多個人物的刀子都集中在第二季,第一季平淡海面醞釀的風暴,在第二季徹底爆發了。

然而即便《大理寺日誌2》比第一季緊張刺激,它在豆瓣的評分人數卻遠不如第一季,現在《大理寺日誌2》有1408人打分,第一季有20347的人打分,打分人數的差距將近20倍。即便第一季有兩年的打分人數積累,也不至於打分人數完全碾壓第二季。《大理寺日誌2》的知名度相較於第一季,確實有所下滑,從打分人數的差距就可以看出。

豆瓣雖然經常被質疑,但《大理寺日誌》的熱度確實可以在豆瓣窺見一斑,因為豆瓣的用戶和《大理寺日誌》的觀眾有一定的重合度。豆瓣用戶就喜歡可愛的貓貓頭,陰險的宮斗,以及帥氣的男角色,《大理寺日誌》都有。相較於喜歡看《斗羅大陸》和《斗破蒼穹》等爽番的企鵝觀眾,豆瓣用戶和某站用戶確實更鐘愛於《大理寺日誌》。

劣幣驅逐良幣?觀眾已經盡力

《大理寺日誌2》的熱度和知名度,相較於第一季有所下滑,是不是代表國漫觀眾不懂好東西,冷遇好番鍾情於爛番呢?其實不是。《大理寺日誌》第一季本來就比較挑觀眾,它1.9億的播放量在某站屬於比較火但又不完全大眾化的番,《仙王》第三季的播放量都比《大理寺日誌》高,《大理寺日誌》的追番數保持在四百萬左右,在破億動畫里不算特別多。

也就是說《大理寺日誌》第一季已經把觀眾篩選好了,四百多萬追番1.9億播放量代表它是一部在固定受眾里熱度高的作品。該看《大理寺日誌》的觀眾,在第一季就已經開始追番了。《大理寺日誌2》換了平台,觀眾雖然不至於全部跳到另一個平台看它,但在原平台宣傳《大理寺日誌》,他們已經盡力了,畢竟版權是一個跨不去的檻。

續集的播放量本來就不容易超過第一季,《我的大師兄腦袋有坑》的情況和《大理寺日誌》差不多,都是播放量破億追番四百萬受眾比較固定的國漫。《我的大師兄腦袋有坑》第一季播放量1.8億,第二季1.2億少了6000萬,即便《大理寺日誌2》沒有換平台,它的熱度比第一季掉三分之一也是正常現象,更何況《大理寺日誌2》換平台了,熱度只會掉得更多。

總結:

《大理寺日誌2》熱度比第一季低,無論是豆瓣的打分人數,還是企鵝的播放量都比第一季有所下滑。第二季製作精良人氣卻下滑,並不能說是劣幣驅逐良幣,因為續作本來人氣不如第一季,而且換平台之後原來吸納的粉絲,肯定會再篩選掉一部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大理寺日誌2》評分比第一季高,熱度卻不行,劣幣驅逐良幣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8e7ef3d91a6591a7d39720b39e83a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