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停止使用電飯煲,可能會誘發肝癌?真相如何?

2023-01-06   奇妙的本草

「媽,你怎麼開始用高壓鍋煮飯了,這高壓鍋不是幾年沒用了。」

小張回老家給父母過生日,發現父母竟然在用高壓鍋煮飯,自己給他們買的好幾百的電飯鍋卻被扔在廚房的角落,落滿了灰。

「別說了,隔壁你嬸前些天說,電飯煲內膽有毒,塗層掉落污染食物還會致癌。」張父一臉後怕說道:「兒子,你嬸說有對夫妻已經中招了,倆人都因此得了肝癌。咱家可不敢用了!」

小張聽後十分驚訝,父母竟對這種口口相傳的謠言信以為真,少不了一番爭論,可惜父母擔憂健康,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硬是將小張買的高價電飯鍋打入冷宮。

電飯煲,幾乎家家都有,做飯時人人都用。但是,你關注過電飯煲的使用注意事項嗎?電飯煲的塗層究竟會不會導致肝癌?一起來了解真相。


一、電飯煲的「內膽」究竟是啥,塗層是肝癌的催化劑嗎?

有消息稱:「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電飯煲可能誘發肝癌,建議停止使用。」這種說法引起了老百姓對電飯鍋的質疑,其實大眾無需擔心。

電飯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外殼和內膽,其中內膽是盛裝食物的受熱部件。目前,常見的內膽有鋁製、合金、不鏽鋼、陶瓷、玻璃等材質。由於內膽會和食物直接接觸,因此其表面會增加塗層,來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內膽塗層主要有特氟龍和陶瓷塗層,特氟龍塗層作為主流更加廣泛,其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等全氟類聚合物。製作聚四氟乙烯時,會用到表面活性劑——全氟辛酸銨,該物質疑似含有致癌物,因此用它製作的電飯鍋也被質疑或有致癌風險。

其實,全氟辛酸銨是否有致癌風險,尚不明確,而且其含量在聚四氟乙烯中並不高,是非常低的。再加上製作時會經過高溫加熱,其含量會有所降低,最後經過多次水洗,可以說劑量微乎其微,對人體的影響並不大,正常使用下,並不存在致癌風險。

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魯鋼教授也解釋:特氟龍具有抗酸鹼、抗有機溶劑的特性,而且它是耐高溫材料,其溫度上限為250攝氏度。而日常煮飯最高溫度僅180攝氏度,因此不用擔心高溫導致其分解,只要注意不要淋到熱油或單獨加熱即可。

二、那塗層破損後電飯煲還能用嗎?

電飯鍋是家裡做飯最常用的煮飯工具,日復一日的加熱、擦洗,必然會導致磨損,最終塗層破損,此時就要謹慎了。

電飯鍋的內膽塗層具有不粘鍋和保護內膽的作用,但是最大的作用還是避免食物和內膽直接接觸,否則可能會導致內膽材料在高溫下,部分成分進入食物,引發疾病,比如鋁製內膽。

鋁元素不是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對人體而言,長期攝入鋁元素會影響鈣、磷、維生素等重要營養成分的吸收,嚴重時還會導致骨骼變形、損傷、軟骨病、骨質疏鬆、甚至導致神經系統損傷,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塗層本身對人體來說也是異物,不小心吃到,也存在健康風險。此外,煮飯時,食物加熱、燒焦後也可能會產生丙烯醯胺等致癌物質,這些物質黏附在塗層上,隨著塗層脫落進入食物,也可能存在致癌風險。

總而言之,塗層脫落存在種種潛在風險,如果發現內膽塗層嚴重破損、脫落,建議最好及時更換內膽或電飯鍋,最大程度避免安全隱患。

三、肝癌真正的「元兇」是這4個

世界衛生組織表明,全球肝癌新發和死亡病例一半發生在中國。

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9年全國癌症數據也顯示:肝癌發病率位於第四,死亡率高居第二

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隱蔽性也是癌症中的「佼佼者」,這是因為肝臟本身沒有神經分布,只有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壓迫到外圍包膜和附近的組織才能引起症狀,但此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

調查顯示,中國80%的肝癌患者中晚期才確診。面對肝癌的特性,人們針對肝癌更要意識到「防大於治」的重要性,對誘發肝癌的高風險因素要做到全面防範!

1、黃麴黴毒素

發霉食物往往是黃麴黴菌和黃麴黴毒素的聚集地,而作為最強毒菌之一,黃麴黴菌的產物黃麴黴毒素是劇毒,毒性是砒霜的十倍,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1類致癌物。

黃麴黴毒素進入人體後,主要靠肝臟分解、代謝,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傷,長此以往,會導致惡性病變,增加肝癌風險。


2、酗酒

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對人體器官、血管、神經等組織造成損傷,而作為酒精的代謝器官,肝臟受到的損傷最大。酒精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致癌因素。

此外,酒精代謝時會經過乙醛、乙酸等過程,而乙醛代謝所需的酶是亞洲人所缺的,尤其是國人大部分的乙醛脫氫酶都是失活的,也會承受乙醛造成的損傷。

3、脂肪肝

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當肝臟的脂肪儲存不斷增加,發展為脂肪肝,經過這四個階段,就可能發展為肝癌。

4、慢性肝炎

慢性B肝、C肝——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病三部曲。醫學調查發現,病毒性肝炎有10%的幾率發展為慢性活動性肝炎,這類患者有50%的幾率發展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有9.9-16.6%幾率患上肝癌。醫學數據顯示:中國的肝癌患者有80%都是因B肝和C肝所致。



四、安全使用電飯煲,牢記這4點

質量合格電飯煲的安全性是可靠的,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可能產生潛在風險,因此日常使用時,要把握技巧。

1、避免清洗不當、使用不當

內膽塗層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護食物不接觸到其它可能具有潛在風險的物質,而且塗層雖然不怕熱耐酸鹼,但是日復一日,也可能因接觸酸、鹼、食物殘渣等磨損。此外,煮飯後往往會黏附燒焦、結塊的飯渣,清理時要小心,不要用鋼絲球等尖銳工具去擦洗,以免破壞塗層。

2、謹防排氣口的蒸氣燙傷

電飯煲煮飯時,排氣孔會排出液化蒸氣,其溫度極高,接觸後可能造成燒燙傷,比熱水燙傷更嚴重。

3、用完及時拔下電源插頭

煮飯後,電飯鍋的電源插頭要及時拔掉,因為一旦處於保溫狀態,溫度低於70攝氏度,就會自行通電,無人監管,可能引發漏電、著火。同時,煮飯期間湯湯水水也注意不要滴入插座和電源,以免造成短路。

4、及時清理內膽和發熱盤

內膽不及時清理,可能會幹結,後續大力清理有可能破壞塗層。還有發熱盤,長期積累污漬、生鏽,會導致其耗電量變大、老化,增加隱患風險。



電飯鍋是老百姓家常使用的煮飯工具,關注它的安全性是人之常情,但是建議大家從權威渠道了解信息,科學、客觀地去看待問題,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當然,日常使用電飯煲也要注意技巧,一定要記牢安全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