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老師王閏秋看似憨厚,實則教育功利心太重,央視也被騙了

2024-11-03     小江看世界

數學天才浮出水面,背後卻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個「天才少女」引發的風波,竟然揭開了功利教育的一角。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決賽獲獎名單公布,原本被媒體熱捧的「數學天才」姜萍,卻意外落榜。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她的數學老師王閏秋在預選賽中存在作弊行為。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輿論。人們從最初的驚嘆,迅速轉向質疑。那些在螢幕前歡呼「天才誕生」的人們,似乎被狠狠潑了一盆冷水。原來,這個所謂的「奇蹟」,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

對於這場騙局,王閏秋並不否認。他用一個「作弊手法」來抬高自己學生的分數,以此為自己的「教練成績」加碼。王閏秋利用兩個帳號作答,在分數上做了精細的「安排」,讓其中一個帳號得分明顯高於另一個。就像一位魔術師,憑藉嫻熟的手法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製造了一個「天才少女」的幻象。姜萍的出名其實源於老師的這場「包裝」。而這一切,不過是為了讓自己在數學競賽教練這一身份上更具說服力。

為了一個「學生出色」的標籤,王閏秋似乎願意背負一切。這個來自江蘇漣水中等專業學校的數學老師,本人也頗具實力,擁有江蘇大學數學專業碩士學位。

在參加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歷程中,他從第432名進步到今年的第125名,實力不容小覷。但或許他意識到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如培養出一個「天才學生」來得轟動,於是他做出了這個不太光彩的選擇——讓自己的學生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

從一個普通的職高生到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女」,姜萍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關注。身為漣水中專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她的名字因數學競賽的高分成績而廣為流傳,甚至超過了許多名校的參賽者。這無疑讓人產生無限遐想:是不是又一個被埋沒的天才橫空出世了?是不是一個小鎮姑娘即將憑藉數學逆襲?然而,真相卻是姜萍並沒有「天賦異稟」,預賽中那些光芒四射的分數,並不是她的真實水平。這種「天才」的光環,在真相面前顯得如此虛幻。

其實,仔細想想,姜萍也只是被捲入這場風波的無辜者。17歲的她,在比賽時拿了第十二名的成績,卻不知道這一分數竟是老師精心安排的產物。現在回想起來,姜萍的數學成績並沒有多麼拔尖,她在學校的數學月考不過80多分,滿分150。這個分數看起來並不像是「數學奇才」的表現,卻因媒體和輿論的推波助瀾,被打造成了一個「學霸」形象。最終,當真相被揭開時,這個「天才」夢也隨之破滅,姜萍自己恐怕也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被推上風口浪尖。

其實,這並不是姜萍一個人的問題,也不是王閏秋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教育環境的問題。在這個充滿功利心的社會裡,太多人渴望「一步登天」的奇蹟。一個學生的成功可以成為學校招生的招牌,一個老師帶出天才可以讓他在教育圈內名聲大振。於是,功利心作祟,規則和道德變得可以隨意打破。一場嚴肅的全球數學競賽,竟然成了一些人追逐名利的工具,令人唏噓不已。

不過,這場事件里真正讓人深思的,還有競賽本身的管理漏洞。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在規則中雖有「禁止與他人討論」的條款,卻未能有效杜絕違規行為。王閏秋正是利用了這一漏洞,才得以成功操作兩人帳號,完成所謂的「成績安排」。這也提醒了各大賽事的組織方,規則的制定固然重要,然而規則的執行和監督同樣關鍵,否則,只會讓比賽變成「遊戲規則」的遊戲。

在事件曝光後,漣水中專迅速對王閏秋進行「誡勉談話」處理,取消了他本年度的評優資格。這個處罰顯得輕描淡寫,遠不足以挽回公眾對這場競賽和教育公平性的質疑。而在輿論的洪流之下,姜萍這位「天才少女」的光環也瞬間褪色。她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一方面被質疑是否真有實力,另一方面也承受著失去榮譽的心理壓力。一個17歲的少女,面對如此大規模的網絡質疑,承受的負擔可想而知。

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姜萍和王閏秋的故事。她並不是真正的「天才」,但她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份熱愛本該是一段美好的求知之旅,卻因一場騙局而蒙上陰影。而王閏秋,儘管手段有瑕疵,但他對數學的熱愛不容否認。只是為了追逐更大的「成功」,他選擇了捷徑,最終陷入輿論的泥潭。

或許這場風波也給了我們一個提醒:教育不應該是急功近利的舞台,真正的才華需要時間沉澱,不能靠包裝和炒作。姜萍的例子告訴我們,「天才」也許就在身邊,但不需要戴上虛假的光環,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希望這個曾被賦予「天才」標籤的姑娘,能夠在真實的世界裡繼續探索數學的奧秘,不被過去的紛擾所困擾。

未來的路還長,祝願姜萍和更多有志於科學的年輕人們,找到屬於他們的舞台,用真實的實力和對知識的熱愛,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48fbb7eae549c03b2adb4579763ca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