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坑酸菜」後勁太大!統一中國一季度利潤下滑13%

2022-05-13     道君說財

原標題:「土坑酸菜」後勁太大!統一中國一季度利潤下滑13%

「土坑酸菜」後勁太大!統一中國一季度利潤下滑13%

5月11日盤後,統一企業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未經審核運營數據。

2022年第一季度,統一企業稅後利潤約3.29億元,同比下降12.8%。

業績大幅下降,與"土坑酸菜"離不開關係。

在2022年的3뜕晚會中,插旗菜業、錦瑞食品等蔬菜加工企業,其生產的老壇酸菜包內的酸菜,被曝光從外面收購來的「土坑酸菜」,上述企業為統一等知名企業的供貨商。

但統一企業則極力自證清白,誓要與土坑酸菜撇清關係。不過,從統一的一季報來看,市場已經做出了投票。

一季度凈利大跌

在統一披露的2021年業績公告中,統一企業中國2021年營收達252.31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0.8%;歸母利潤15.01億元,同比下降7.7%。

對於2021年利潤的下滑,統一解釋稱主要受去年同期一次性收益及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等綜合影響。

從統一的業績公告中可以發現,2021年統一凈利潤主要受方便麵為主的食品業務拖累,棕櫚油、麵粉和滌綸樹脂等統一大宗原物料價格的上漲成為主要原因。

="土坑酸菜"曝光後極力自辯

央視3뜕晚會曝光土坑酸菜事件後,統一老壇酸菜官方微博兩度發文,澄清此事。

而統一企業則對土坑酸菜事件發布了先後兩個版本的聲明。

統一企業在3月15日發表的第一份聲明稱,公司於當天在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現場排查下,對採用的酸菜包原料及相關留檔記錄進行了徹底檢查。經查詢公司的交易記錄,最近五年內,湖南插旗公司已不再是公司酸菜包原料的供應商。

但統一企業方面也表示,公司第一時間約談了湖南錦瑞公司的負責人,對相關的酸菜包產品已全部進行了封存,並在市場監管局的參與下一起進行質量檢測。公司會在市場監管局的監督下依要求執行必要的整改。另外統一企業稱,湖南錦瑞公司的相關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公司對於供應商的規範要求和經營準則,公司已立即停止了湖南錦瑞公司的供應商資質。

不過,該聲明不久後就被一份新的聲明替換了。統一企業在第二份聲明中表示,老壇酸菜牛肉麵是其首發的拳頭產品,統一企業內部對其有嚴格的監管體系,堅持傳統老壇二次發酵的工藝,同時派專人到酸菜包供應商處現場全程監管,酸菜自腌自用,不允許外購酸菜。

公司已於第一時間約談了統一酸菜包供應商的負責人,對供給統一企業的酸菜包進行全面檢測。統一企業稱,公司是獨家率先於2013年9月開放參觀老壇酸菜生產工廠的企業,並會繼續開放。統一企業所有產品均檢驗合格後才會出廠銷售,請消費者放心食用。

不僅如此,3月16日,統一企業再次發布了一份《致廣大消費者說明函》,統一企業稱:「我司酸菜包所用原料菜,一貫堅持在酸菜包工廠內自腌自用,不使用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土坑酸菜」,統一公司全程派員監管。

央視「3.15」晚會報道中提及的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岳陽市雅園醬菜食品廠及壇壇俏食品有限公司均非我司供應商,我司供應商只涉及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

經對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連夜調查,統一企業酸菜包用原料菜確認全部來源於廠內自腌自用,未使用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土坑酸菜」。」同時還附上了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的承諾函。

但是統一的這一做法,並沒有得到網友的稱讚,反而罵聲一片,以下為評論區截圖。

綜合來看,統一企業似乎是擁有「清者自清」的自信才如此據理力爭,但究其原因,統一企業或許也是想要維護自己打造多年的「老壇酸菜牛肉麵」產品,即使統一企業先後發表聲明,提供證據,但至少當前酸菜方便麵的銷售情況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經梳理髮現,首先在市場上推出「老壇酸菜牛肉麵」的正是統一企業,2008年,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橫空出世,一方面口味得到廣大消費者喜愛,另一方面,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類似酸菜口味方便麵產品,因此在隨後幾年間,統一企業方便麵業務的營收迎來了高速增長,隨後,「陳壇酸菜牛肉麵」、「酸菜排骨麵」等其他品牌的競品才紛紛出現,而正是此時,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有人模仿我的臉,還有人模仿我的面」才開始廣為流傳。

簡而言之,統一企業是「老壇酸菜牛肉麵」的創立者。正如統一企業此前的聲明中所言,老壇酸菜牛肉麵是其首發的拳頭產品,因此唯有儘早與「土坑酸菜」撇清關係,統一企業才能保住自己苦心創造的產品,維護住自己的品牌聲譽。

增長遇瓶頸,方便麵不好賣了

除此之外,統一企業的方便麵與之前相比的確不好賣了。

根據2022年3月7日,統一企業發布的2021年末期業績公告,2021年,統一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2.31億元,同比增長約10.8%,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的凈利潤為15.01億元,同比下降7.7%,統一企業不僅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狀況,而且近五年以來,統一企業的歸母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具體到食品業務板塊來看,2021年統一企業食品板塊收入為95.25億元,同比僅增長1.1%,幾乎是在原地踏步,不僅如此,2021年統一企業方便麵業務實現營收90.07億元,而相比2020年的90.55億元減少0.48億元。

顯然,彼時統一企業的方便麵業務還沒有受到「土坑酸菜」等重大食安事件的影響,因此業績下滑只能歸結於自身遇到了增長瓶頸。

而統一企業突破瓶頸的策略或有可能是提價,今年2月,一份網絡上流傳的統一方便麵漲價通知顯示,自2021年來原物料大幅上漲,為使速食事業平穩、有序經營,故針對速食事業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

儘管統一企業對方便麵漲價予以否認,但面對著原材料成本上升,銷量增長遇到瓶頸,漲價或許也不失為一條可行的策略。

另一方面,日本日清、合味道等進口方便麵近兩年來深受消費者喜愛,螺螄粉、自熱火鍋等也成為了方便食品賽道有力的競爭選手,甚至「預製菜」作為當下火熱的新概念食品也蠶食了一部分方便食品市場。

對於統一企業來講,憑藉著大單品「老壇酸菜牛肉麵」成就了曾經的輝煌,但如今內憂外患之下,如何儘快擺脫「土坑酸菜」陰霾,實現業績復甦已然成為燃眉之急。

實際上,對於消費者來講,根本無從分辨企業和聲明和承諾的真實性,也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來分析研判其酸菜的質量,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不吃酸菜面了。

來自:搜狐財經、中國網等媒體報道、食品觀察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437bd5c7d3bcf26d3715ed928bebd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