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24功臣中,秦瓊為何排在倒數第一,學者:李世民夠抬舉他了

2023-12-01     康康歷史

原標題:凌煙閣24功臣中,秦瓊為何排在倒數第一,學者:李世民夠抬舉他了

導言

秦瓊作為咱們後代熟悉的隋唐名將,在歷史上及其各種各樣演義著作中的影響力全部都是無法超越的,可就是這樣一位戎馬一生,為大唐王朝的創建效了犬馬之勞的一代大將,最終竟然排在凌煙閣功臣的倒數第一,這後面是否藏著什麼秘密呢?

歷史上的秦瓊

大家都知道,作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秦瓊是排在倒數第一位的。殊不知,不論是史籍,或是影視作品,秦瓊給人的印象全部都是光芒四射的感覺。從而導致了一種差別,而這類差別引起了許多有關秦瓊和李世民之間關係的探討。

有些人說,秦瓊是由於威望太高、權力很大,因此李世民必須壓制他;也有些人說,秦瓊是由於沒參與玄武門之變,因此沒有受到李世民待見;甚至於也有人說,李世民實際上是想殺掉秦瓊的,只不過是考慮名譽而未執行而已。

在歷史上真正的秦瓊,絕不是《隋唐演義》中的秦瓊,在隋唐演義中,秦瓊是被輕視和看低的了,但是恰好是由於隋唐演義太過知名了,這就要個人感覺,李世民可以奠定天下,那便是秦瓊的貢獻,實際上李世民的天下,秦瓊出的力非常少,甚至於都可以說成無足輕重。

秦瓊的知名度,也有另外一個因素,便是他與尉遲敬德都被後人尊為門神,但是根據以上的排行,咱們能發現,尉遲敬德排行第七位,是秦瓊遠遠地不能比的。

秦瓊實際上不是被李世民看中的,起碼在李世民的心裡,秦瓊壓根就並非親信,秦瓊一生數次改換門庭,基本上把當時的大陣營統統投奔了一遍,最終在無路可走的狀況下,才投奔了李世民。

之後,李世民要想搞一場大的,便是要把他親哥哥李建成的皇太子之職給取得,順帶把他爹的帝位一起給取得,因此玄武門之變的詭計就應時而生,而在這件事情中,咱們沒有見到秦瓊的身影。

除此之外,在玄武門之變後,秦瓊的身體也江河日下,但是他卻常常埋怨,經常在人前提條件及自己當初的貢獻,這明著確實指責李世民給的不足啊,假如放到別的時期,秦瓊也許己經被賜死了,更不要說使他進到凌煙閣了。李世民算是已經夠抬舉他了。

在唐朝建立以後,秦瓊為何處於凌煙閣倒數第一

秦瓊縱橫戰場很多年,也追隨了許多不一樣的領導幹部,這種領導幹部有聰明的人,例如李淵,也是有卑劣的人,例如王世充等,秦瓊深刻搞清楚自已作為一個屬下該飾演的人物角色,在繁雜的權利爭霸戰中,自已僅有時刻弄清楚自已的精準定位,才不會淪落為笑柄,這就是繁雜的個人經歷告知秦瓊的深刻人生道理懂了這種人生道理。

秦瓊在玄武門之變完成,李世民變成皇上以後,就開始連續不斷以自已得病為託詞,要想慢慢擺脫權利中心,只需自已擺脫了權利中心,李世民對自已的認知度便會降低,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只需李世民少關心自已一些,自已就會有更大機率得到壽終正寢。

李世民當然也搞清楚秦瓊的心思,因此之後並沒有太多刁難秦瓊,讓其當然退出權力中心,最終編織記憶,去世後李世民還追贈其為徐州大都督、胡國公,賜溢號「壯」,也算得上對秦瓊的一種肯定了。

對於凌煙閣功臣排在最終一名,實際上除開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危害以外,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便是秦瓊之後在任職期間成就很少,沒有尉遲恭等成就多,再加上秦瓊在貞觀十二年就過世,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貞觀十七年才建立的,人己經過世,許多聲譽上的東西,當然考慮到就少了一些,自然最先考慮到的是活著的人,人走茶涼的人生道理,自古以來有之。

結語

整體來講,李世民在變成皇上以後對秦瓊的心態及其方式,己經稱得上足夠可以了,不但沒有刁難秦瓊,還體會到了秦瓊的心思,讓其自已退出權力中心,得到壽終正寢,在秦瓊去世後,同時給了他許多榮譽,儘管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位居倒數第一,可即使如此,依然算得上李世民對秦瓊的一種肯定了,要明白凌煙閣之中只是二十四功臣,追隨李世民一統天下的人及其參加玄武門之變的人可遠遠地不只有24人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3dea728eb2dd45a2ab0606010b411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