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無能害死三軍,市場花園行動的失敗,竟是蒙哥馬利的驕傲所致

2023-12-14     郭哥文化

原標題:一將無能害死三軍,市場花園行動的失敗,竟是蒙哥馬利的驕傲所致

如果說起市場花園行動,估計很多人那都已經不陌生了,這是二戰最差名將,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最為失敗的一場戰役。本質上這次行動是為了繞過德國的齊格菲防線而試圖從北部打一次迂迴,用傘兵奪取萊茵河、瓦爾河等河流上的橋樑,然後一鼓作氣從荷蘭直插德國的魯爾,從而結束對德國的戰爭。為此,盟軍投入了美國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英國第1空降師和波蘭第1傘兵旅,誓言以此進入德國境內,然後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爭」。

可能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是個巨大的flag,盟軍就如同戲台上的老將軍一樣給自己插滿了旗,最後也毫不意外地敗給了德軍。可歷史和戰爭畢竟不是兒戲,這種戲謔的說法不能作為盟軍失敗的理由,那盟軍到底是怎麼輸掉市場花園行動的呢?

戰役的背景

必須肯定的是,戰場局勢對於盟軍是有利的,諾曼第登陸後盟軍就一直是高歌猛進,尤其是在「眼鏡蛇行動」里,巴頓率領的美國第3集團軍衝出了諾曼第大區之後,留給德軍就是被盟軍機械化部隊追擊的命運。

在法蘭西的大平原上,曾經不可一世的德軍就像是被抽斷了腿的野狗一樣逃竄,昔日法軍的命運落到了他們的身上。在經過了包括法萊斯合圍戰的一系列戰役後,德軍十萬餘人僥倖逃出生天,卻仍舊損兵十五萬之多,技術裝備更是丟失殆盡。

戰局對於盟軍而言是樂觀的,但又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麼樂觀,因為盟軍的後勤壓力已經瀕臨極限了。盟軍士兵每天消耗的物資,哪怕是一片麵包都需要從遙遠的英國運到諾曼第人工港和瑟堡等港口,然後再經過公路運輸送往前線各部隊手中。

因為這些港口距離前線也十分遙遠,再加上盟軍尚未奪下靠近前線的港口,這就導致了盟軍的後勤壓力十分巨大。加劇了這一情況的是盟軍在一系列戰役中進行的轟炸,公路和鐵路基本被毀,此舉本是為了遲滯德軍的撤退速度,可到頭來卻是把自己的運輸線毀了個一乾二淨。

現在要了命,盟軍的後勤運輸徹底成了個笑話,大把大把的物資堆砌在諾曼第和瑟堡,盟軍只能選擇用卡車將物資送到前線去。雖然說盟軍採用了所謂「紅丸快遞」這一利用卡車沿著規劃好的道路進行高度組織化運輸的模式緩解壓力,可結果卻不甚理想。

盟軍一個月就跑廢了四萬條輪胎,卡車損失更是不計其數,甚至被迫拆掉部分卡車為更多的卡車提供零件,但後勤壓力卻沒有得到絲毫緩解。

殘酷的現實讓盟軍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們的後勤已經到達了極限,1944年不可能進入德國本土了。縱然各部隊都幻想著在1944年聖誕節之前結束戰爭,可在缺乏物資的情況下顯然已經喪失了推進能力。

但蒙哥馬利並不認為已經失敗,並提出了「市場花園行動」這一戰略構想,試圖用空降部隊一舉奪取各處河流的橋樑,打開通往荷蘭的道路後攻入德國本土。

蒙哥馬利的錯誤

蒙哥馬利的計劃有沒有可行性呢?從嚴格的角度上來說,計劃本身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否則艾森豪也不會同意這個瘋狂的作戰計劃。

按照蒙哥馬利的構想,盟軍的空降部隊將在歐63英里的縱深上呈梯次部署展開,主要空降地點是艾恩德霍芬、奈梅亨和阿納姆,並奪取這些地點的橋樑隘口。

而英軍第30軍將擔任地面推進任務,向德軍縱深方向推進並匯合空降部隊,在推進到阿納姆之後完成整個作戰行動,打開通往德國的道路。

蒙哥馬利生性謹慎,如今提出一個這麼大膽的作戰計劃,本身其實是一件反常的事情。可如果考慮到他在法萊茲戰役里的糟糕表現,導致了德軍大量逃出包圍圈這一事實,那麼我們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作戰計劃了。

原因是他打算挽回自己的聲譽,被國內的批評聲和英倫小報的謾罵搞得焦頭爛額的蒙哥馬利,希望用這種方式證明他自己,並為英國奪取率先進入德國本土的頭功。

可這樣的心理往往會導致一個人失去理智,蒙哥馬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在制定計劃時往往忽略了很多問題。

比如說蒙哥馬利並不清楚英國第1空降師的空降地點阿納姆的具體情況,他選定的空降區滿是碎石,英軍的滑翔機一旦降落就有損毀可能,滑翔機里的物資和設備都可能損失殆盡。而且當地存在有大量鐵礦和一座大功率廣播電台,對於英國空降兵所攜帶的電台也會有巨大影響,很容易會造成空降兵和後方徹底失聯。

另一方面,蒙哥馬利對於德軍的部署情況也不了解,曾有情報指出阿納姆地區存在有德軍裝甲部隊。但是蒙哥馬利的手下、英國第一空降師師長博伊·白朗寧對此並不在意,甚至是嗤之以鼻。

之前向他彙報阿納姆地區不適合進行空降的參謀,曾被他斥責為「因為膽怯而患上臆想病」,如今彙報阿納姆有德國重兵把守的參謀也被他斥責是是「被德國人嚇破了膽」,然後把對方調去後方「休假」了。等於說,蒙哥馬利全程都不知道戰場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只是和自己的幾個參謀和應聲蟲,在地圖上紙上談兵罷了。

德軍的真實情況

在蒙哥馬利的想像中,德軍的防禦應該是極其薄弱的,尤其是「市場花園行動」的終點阿納姆,那裡更應該是只有德軍一些三流部隊和警察部隊把守,英國空降兵能輕易將其攻下。

可實際上阿納姆地區不僅存在有重兵把守,而且還是德國黨衛軍的第9裝甲師和第10裝甲師。雖然說這兩支部隊在此前的戰鬥中損失頗大,可他們畢竟還是裝甲部隊,要應對缺乏反坦克能力的英軍空降兵並不難。

阿納姆位於德軍後方尚且如此,那麼前線德軍的情況自然也不是蒙哥馬利幻想中的不堪一擊。

事實上,德國西線總司令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元帥已經在低地國家構築較為嚴密的防禦,尤其是盟軍眼裡已經遭到重創的德國第15集團軍,現在得到了86000人的補充兵員不說,還得到了超過600門88毫米高射炮。

這個集團軍被部署在了低地國家通往德國本土的加萊走廊,而「市場花園行動」的作戰區域恰好就在第15集團軍的防區上。

必須承認,倫德施泰特不愧是沙場宿將,他準確地判斷出盟軍不會進攻齊格菲防線,而是打算攻入低地國家後殺進德國本土。只不過,倫德施泰特認為盟軍會集結超過60個師的兵力發動兇猛的攻擊,而不是採用花里胡哨的空降作戰。

為此他在各處橋樑隘口都構築了防禦陣地,還將德國碩果僅存的三千名空降兵部署在了阿爾伯特運河。等於說美國的兩個空降師和英國第30集團軍是迎頭撞在倫德施泰特的防線上,想要突破第15集團軍的防禦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最為巧合的一件事,則是德國B集團軍群的司令官瓦爾特·莫德爾元帥,他本人的司令部就設在阿納姆,這無疑增加了德軍的臨場應變速度。至於黨衛軍第9裝甲師和第10裝甲師,實際上也是莫德爾按照倫德施泰特的命令調到阿納姆進行休整的。

換句話說,英國第1空降師空降到阿納姆的時候正好跳到德國裝甲師的頭上,自保尚且難說,奪取阿納姆也就成了無稽之談。

結語

事實證明,蒙哥馬利的「市場花園行動」就是一個敗筆,因為這個行動從一開始就是漏洞百出,根本談不上一絲一毫的取勝機會。蒙哥馬利苦心籌劃的翻身仗,最後也成了他軍事生涯中的巨大敗筆。如果蒙哥馬利能夠冷靜思考,放棄這些花里胡哨的想法,那或許他還不至於遭到這樣的慘敗。可歷史沒有如果,「市場花園行動」最後成了蒙哥馬利最大的恥辱,也讓他成了二戰最差名將。

參考文獻:《地獄公路》

《市場花園行動》

《通往阿納姆的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27fe6e9a7469270c12b84ad5b7557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