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了錢怎麼教育?別怪他,到這個年齡段,你就該給他零花錢了

2022-02-21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孩子偷了錢怎麼教育?別怪他,到這個年齡段,你就該給他零花錢了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報道,一個留守小男孩被綁在樹上被鄰居使勁鞭打,據說這個孩子偷了錢,那個小視頻里孩子被打得連連慘叫,當時網友留言分為兩派,一派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偷錢就得被狠狠教育;另一派說:欺負爸媽不在家的留守兒童,太可惡了。

那麼,當發現孩子出現偷錢行為時,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不要強化偷的概念

有個段子說:某一天,一個媽媽想看看自己暈倒後,兒子會是什麼表現,於是就假裝暈倒了,她滿心以為兒子會驚慌失措地撲過來,沒想到一點動靜都沒有,她悄悄眯起眼睛看兒子在幹嘛?原來兒子正拿起她的錢包,在翻裡面的錢。

真是哭笑不得!

不過,當孩子在3、4歲時,會有一段時間對錢很感興趣,因為他有時候想吃冰糕,或者想買玩具,媽媽卻不同意時,他就很渴望能有錢來買。這時候他就可能悄悄把抽屜里的錢都收集起來,收在他的存錢罐里。

這個階段不要強化說,這是孩子在偷,即便他偷偷藏在他自己的衣袋裡,也不要呵斥他,可以告訴他,不能隨意把錢拿到自己那裡,因為錢不是普通的東西,而是代表著歸屬,屬於別人的,就不能動。實際上,在孩子再大一些,明白道理之後,會自然不再拿了。

第二、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留美教育專家畫雲博士曾經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她的女兒有一天回家特別害怕,因為她帶回來一張老師寫的紙條,上面寫的是:你的孩子偷了別的孩子花樣奶酪,這是不允許,請談一談。

畫雲博士讓女兒講講經過,女兒剛說了一句:我偷......畫雲博士馬上說:不是偷,是拿。女兒感激地望了望媽媽,說:我拿了花樣奶酪,我很想嘗嘗它的味道。

美國人很愛吃奶酪,但是中國人沒有那個習慣,所以他們家很少買。畫雲博士沒說什麼,而是直接帶孩子去了超市,發現原來有各種各樣好看的奶酪,她告訴孩子:凡是你喜歡的都拿一份。

女兒不可置信,但是非常開心,她買了自己喜歡的奶酪,還買了兩份自己拿同學的那種奶酪,第二天送給了同學,畫雲博士對女兒說:我們需要的東西,就自己買,不能拿別人的,好嗎?

女兒使勁點點頭,以後再沒拿過別人的東西。

父母不能對孩子的偶然性的一些行為,就大驚失色或者吼罵,而是要問清孩子目的,並且幫助孩子解決需求,而不是直接定義孩子的行為,貼標籤。

第三、孩子6、7歲左右會有一個購物敏感期

孩子在6、7歲時,會有一個購物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很想有自己操控錢的快樂的,他也渴望自己能很拉風地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記得,有一次下樓時,兒子突然很傲嬌地對我說:媽媽,你今兒想吃什麼,儘管點,今兒哥請客。

原來,那天他懷揣了100元巨款,那一天我就真讓他請了客,孝順父母要從小養成起!

從孩子有了購物敏感期起,就要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了。

第四、定期給孩子零花錢

我在jason上一年級之後,每周會給他10元零花錢,並且告訴他可以自己支配,買他想要的東西,很多父母會擔心,給孩子零花錢,孩子會不會馬上大手大腳去花掉,實際上,當孩子覺得這錢真正屬於他自己時,他反而多了一份「謀劃」。

比如他想買一個100多元的槍,家長就可以引導他說,你每周10元零花錢,那一個月就是40元,這中間如果你再賺一些錢,就可以早早攢夠錢買槍了。

這也是一種財商教育。

ps: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可以給孩子增加每周的零花錢。

第五、給孩子賺錢的機會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實驗,這項實驗長達20多年,實驗主要是為了考察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孩子成長後的區別,最後,調查結果顯示,愛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以後失業率是愛做家務孩子的5倍,犯罪率高達10倍,離婚率和心理疾病也更高。

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也同時可以培養他的「賺錢商」。

在讓孩子做家務時,要分清:

  • 屬於孩子的「分內事」:根據孩子年齡,要給孩子分派一些屬於他的家務;
  • 額外的事可以給他錢:在孩子做了一些不屬於他的範圍的家務,可以適當獎勵;
  • 不要固定給錢:並非是所有額外事都要給孩子錢,因為孩子很聰明,他可能為了賺錢而去特意做某些事。

除了做家務賺錢,也可以培養孩子在放假或者周末時,自己去賺錢,比如學校里或者一些社區,會舉辦孩子之間的舊物跳蚤會,讓孩子拿自己的玩具和書去練練攤,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結語:

當孩子有了「偷錢」的舉動,要分清楚孩子的年齡和目的,切勿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如果孩子還比較年幼,沒有那麼多是非觀,可以耐心告訴孩子,錢是有歸屬性的,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能拿別人的,如果孩子已經大了,明白不能隨意拿別人錢,卻偷拿了,要問清孩子的目的,幫助孩子解決他的需求,但是不縱容這種行為。

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愛的滋養和充分的安全感,自然不會再繼續做此類事情,因為,他只需告訴父母就好!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