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來了

2023-09-12     堆綠

原標題:《體育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來了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體育強國建設的部署安排,全面落實《江蘇省貫徹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近日,省體育局發布《體育強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系統梳理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產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對我省加快推進體育強省建設進行部署。

《計劃》明確了統籌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與管理、完善多層次多樣化的賽事活動體系、構建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提升競技體育為國爭光貢獻度、振興發展「三大球」、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推進各級各類體校建設發展、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引導擴大體育休閒消費、培育發展數字體育經濟、提升體育服務和治理水平等11項重點任務。

01 全民健身方面

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增體育公園(廣場)130個、步道2000公里、室外燈光球場1000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4.2平方米。每年由各級體育組織牽頭舉辦的50人(含)以上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不少於1萬項次。到2025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3.8%,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43%。

| 無錫旺莊公園水性EAU無硫凈味多功能活動場地

| 鄧蔚路水性EAU高環保健身步道

|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學校水性EAU無硫凈味球場

02 競技體育方面

提出全面對標對表奧運爭光計劃,紮實做好巴黎奧運會備戰參賽和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對國家貢獻度位居前列。加強備戰工作督導評估,確保第十五屆全運會參賽成績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堅持開放競爭辦隊,優化全國比賽組隊參賽模式。創新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持續推進「訓科醫教服」一體化系統和數據中心建設,全面推動足球、籃球、排球運動普及和提高。

03 青少年體育方面

提出深入推進青少年體育「5621」計劃實施,優化運動項目布局,到2025年所有布局學校均有項目代表隊,開展常態化業餘訓練。推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體校「雙進」校園,在各級各類學校設置教練員崗位。全面改善各級各類體校辦學條件,到2025年全省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全部達到基本評估標準,參與縣級體育督查的64個縣(市、區)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全部達到「六有」標準。

| 高新區獅山實驗中學水性EAU無硫凈味運動場地

04 體育產業方面

提出要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引導擴大體育休閒消費,培育發展數字體育經濟。到2025年,全省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2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70%。動態創建100個以上體育產業基地,新增30個以上體育服務綜合體,推介發布100個體育消費創新場景典型案例,全省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3000億元。

05 賽事活動方面

提出支持各地申辦承辦國際國內高端體育賽事,辦好南京世界田聯室內錦標賽等重大國際賽事。培育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精品賽事,提升大運河、長三角等系列賽影響力,支持各地打造「體育名城」「賽事之都」、建設運動友好型城市,到2025年,每個設區市培育1-2個特色品牌賽事,每個縣市區培育1個特色賽事活動。制定體育特色品牌賽事標準,加大省級獎補力度。規範賽事運行,實施高危險性體育賽事活動許可,加強賽事安全監管。

| 蘇州運河公園水性EAU輪滑賽道

此外,《計劃》明確提出要提升體育服務和治理水平,優化整合體育場館、國民體質監測、體育賽事活動、體育社會指導員、體育社會組織、全民健身設施等管理和服務系統,接入「蘇服辦」「江蘇體育小程序」,打造一體化體育服務數字化新模式。進一步優化體育營商環境,維護群眾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深入推進體育領域法治和行業作風建設,重點扶持基層俱樂部、民間健身團隊等基層群眾自治性體育組織發展,更好發揮其在提供體育志願服務和參與社會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體育強,則中國強

體育,不僅展現了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競技之美

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c38cc4e18150b259a7e0242faad7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