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洞裡的大發現——最早的陶器在中國

2020-03-28     考古軍中馬前卒

湖南道縣,一個位於瀟水中流的古城,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可是在歷史上,這個地方亦堪稱人傑地靈,它曾孕育過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它所隸屬的永州,更是赫赫有名,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曾被貶謫至此,寫就流傳千古的美篇——《永州八記》。


道縣的位置


然而大多數人們不太了解的是,在柳宗元、周敦頤這些歷史名人出現的一萬多年之前,在人類還遠未發明出文字之時,道縣這個地方也曾在中國甚至整個世界上「一枝獨秀」,具體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看似毫不起眼但是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種產物——陶器

全世界最早的陶器之一,是在湖南道縣發現的。

當然,我們不是憑空得出這個結論的,為了這麼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學術成果,考古學家付出過非凡的努力。

陶器之人類文化史意義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里,陶器的應用面已經很窄了,因為我們大多使用瓷器,就連花盆也有不少是瓷的。其實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隨著瓷器生產技術和產量的提升,陶器就逐漸為人所輕視。不過在史前時代,陶器的意義可不一樣。



可以想像,在「蠻荒時代」,先民們沒有容器,所以打到了獵物或者採集到可以食用的植物根莖,只能選擇生吃或者火烤。根據一些人類學的調查結果可以知道,個別地方曾經存在「皮鍋」,也就是用動物皮革製成的簡單容器,可以用來烹煮。但這種皮鍋畢竟不耐用。

有了陶器就不一樣了,陶器雖然也會滲水,但是它在烹飪上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人類可以食用的「菜系」劇增,原先某些不好吃或者不能吃的東西,經過陶器的蒸煮,也變得美味可口。只要不去「破罐子破摔」,就還算得上經久耐用。而且除了烹飪之外,陶器還被用於貯存,比如人們可以把吃不完的糧食裝進陶器再埋起來,自然比直接堆放在外要強得多。


戈登·柴爾德


陶器的發明距離我們有多遠呢?其實也不太遠,過去曾經認為,大約在1萬年前左右,也就新石器時代初期,人類發明了陶器。著名的英國考古學家柴爾德曾經提出了新石器時代的三個典型標誌:

  • 1.發明陶器
  • 2.馴化植物
  • 3.馴養動物

在之後的幾十年里,這個觀點都作為不刊之論而被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所堅信,直到,這群中國考古學家有了新的發現……

玉蟾岩的新發現

沒錯,這個發現就位於湖南道縣,具體來說,是一個名叫玉蟾岩的山洞遺址,周圍群山掩映,風景秀美。這處遺址是上世紀80年代發現的,之後中國考古學家以及中美聯合考古隊都對它開展過發掘。結果表明,這處遺址的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而且,在玉蟾岩遺址里,居然出土了陶器的碎片!


玉蟾岩遺址


玉蟾岩出土陶器


正如柴爾德所說,陶器明明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標誌呀,為什麼會在舊石器時代的洞穴中發現呢?

在這裡順便科普一下新舊石器的區別,這是人類發展的前後兩個階段,所謂新舊石器,是以石器的製作加工工藝方面的區別來定名的。簡單來說,舊石器只經過打擊成型,表面沒有深層加工,較為粗糙;而新石器要進行專門的打磨,表面光滑精緻。

舊石器


新石器


言歸正傳,玉蟾岩發現了陶器,自然是石破天驚的事兒。可是從學術角度來講,過去的觀念又深入人心,想要顛覆舊觀點,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考驗考古科學性的時刻到來了

艱辛的考古求索

洞穴遺址跟其他的土遺址不大一樣。正如我們此前曾經介紹過多次的,在常見的土遺址中,如同提拉米蘇蛋糕一樣有很多清晰的地層,下面的地層比上面的距離我們更遠,據此就可以知道不同地層的相對早晚。再對地層里採集到的炭屑、骨頭、種子等有機物進行碳十四測年,就能夠知道這個地層的具體時代了。


可是洞穴是「活」的,理論上,一個有價值的洞穴可能會被古人類用數百年乃至數千年之久,後面的「居民」進入以後,往往會對前人的遺物進行清理,所以,如何確定玉蟾岩遺址的時代以及出土陶器的時代,就成了考古學家必須解決的問題了。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利用多種手段。

首先,做考古發掘的時候,必須非常小心。一邊發掘一邊判斷,看看洞穴里的土壤、遺物有沒有被後期擾動過,也就是看看有沒有後來的「居民」進入過。

而且,在收集用於碳十四測年的樣品時,考古學家也必須慎之又慎,因為陶器本身的成分基本不含碳元素,我們要想知道一件陶器的時代,只能藉助它表面附著的東西。


比如說,某個陶罐曾經被用來煮糧食吃,因為某種原因它被埋了起來,裡面還剩下了一小碗食物。千百年後,大多數的糧食已經腐朽,碰巧有幾粒殘存了下來。那麼通過對這一點點殘留物進行碳十四測年,考古學家就能夠知道這件陶器的年代了。

正因此,收集陶器周圍的那些有機質的遺物就非常重要,考古學家只能瞪大眼睛一點點搜尋。

其次,還需要科技手段的介入。除了我們都知道的碳十四,在玉蟾岩遺址的研究當中,還用到了礦物學的手段,判定洞穴里的土壤是人為從外界搬運進去的,而且還曾經被火燒過——這說明古人類確實曾經在洞裡用火。

通過不懈的努力,考古學家終於找到了足夠的標本樣品,進行檢測後發現,玉蟾岩遺址里的陶片距今有1.8萬年之久,這在當時來說,就是最早的陶器發現。比此前曾經認為的日本繩紋時代最早的陶器還要早幾百年。


關於玉蟾岩重大發現的新聞報道



玉蟾岩的這個重大發現,自然挑戰了柴爾德的舊觀點。但考古學就是這樣,伴隨著新的考古發現,認識也不斷推陳出新。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背後是許許多多考古學家和相關學科學者的共同努力。

在玉蟾岩的發現之後,考古學家又在江西仙人洞遺址發現了陶器遺存,經過檢測,距今也有約兩萬年了,甚至比玉蟾岩的還要早一些,這個成果發表在了權威的《Science》雜誌上。儘管如此,玉蟾岩的重要性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畢竟,我們判定最早的陶器在中國,最先是源於這裡,而且,在玉蟾岩遺址還發現了另一種全球最早的重要遺物,讓我們接下來再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VDvJnEBnkjnB-0ziH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