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聲明:自用物件,真實體驗,主觀感受)
大家好喲,我是小彬彬~
要說入了就後悔的家電(之一),必定是吸塵器無疑。
當然,不是後悔買了,而是後悔沒早點買。
每次從貌似乾淨的家裡吸出一桶滿是粉塵的垃圾時,那種搞衛生的快感,
只有用吸塵器的你,才懂我。
一直想入手一個「高級」一點的吸塵器。
這個所謂的「高級」,不是指多貴多高大上。
而是,以最適合的價格,買到最好的東西。
無線吸塵器也是個大件,不比比貨對不起血汗錢。
於是貨比三家,尤其以自己一直心水的Dyson為標的。
尋尋覓覓,最後選中了追覓的新品,V12。
沒有數據的對比,都是耍流氓
為了詳細地描述選購的糾結過程,作者嘔心瀝血做了個對比表
有請兩位選手上台,分別是Dyson的V11 fluffy extra和追覓的V12。
數據來源於京東官網或者產品介紹,客觀真實。
主要是從轉速、吸力、續航、最小過濾物和價格五大方面進行了對比。
紅色加粗的字就是占優的一方。
為了方便比較,將過大過小的數字進行了平均處理。
可以看到,在最重要的吸力方面兩者是一樣的,但轉速明顯V12更高一點,也側面說明,V12需要更高的轉速達到相同的吸力。
在續航上各有長短,最短續航Dyson略微領先,但在最長續航時間上追覓卻大幅超越。
在過濾顆粒物大小的尺寸上是一樣的,都是3微米。
貌似在參數上兩者相差不大。
但是,再看看價格,就高下立判。
追覓V12的價格幾乎是Dyson的1/3。
省下3000塊錢買別的東西,不香麼?
新產品開箱的味道真是,香。這個香是味覺的香,很喜歡數碼產品包裝袋特有的淡淡的香味。期待的將箱子從物業拎回家,雖然很重,但是有個提手倒也方便。開箱之後,各個分門別類的放在箱子裡,顯得井井有條。說明書只有兩張紙,倒是很簡單,沒有像厚厚的詞典一樣。
發現箱子裡有兩顆膨脹螺絲,安裝收納架時需要打洞。這一點還是需要注意的,做好往牆上打洞的準備。雖然麻煩一點點,但是比粘貼要更牢固。配件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重點是一共有四個吸頭或刷頭。筆者覺得最常用的就是平頭滾刷,還有用於床上清潔除蟎蟲的刷子,這兩個用的最多。值得點贊的是,還有一個延長軟管,可以將吸頭延伸到平時不太容易觸及的地方,比如說角落、柜子頂等等。
下面來看一下追覓V12吸塵器的各個部位。先來看一下最重要的電機部分。正面除了追覓的英文logo之外,倒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正耳機初看上去有點像大耳機。背後有兩個按鍵,一個是鎖定鍵,另外一個就是模式切換鍵。中間隱約能看到一個沒有被點亮的螢幕,這可是畫龍點睛之處,後面大家就知道為什麼了。
V12的操縱方式有點獨特,當然跟很多手持吸塵器是一樣的。就是把手做的有點像步槍的扳機一樣,吸塵器的紅色開關剛好在食指的握持部位,食指扣住就是開機,鬆開就停止,跟打槍是一毛一樣的。透過透明的外殼,可以看到V12的集塵杯,相當大的一個杯子。這裡邊也是別有洞天,後文會和大家介紹。
充電接口在吸塵器把手上,配的是24瓦的AC接口電源適配器,筆者比較喜歡將吸塵器掛在收納架上,收納即充電,非常方便。
輕扣扳機鍵,吸塵器就呼~的一聲運轉起來了。剛好家裡邊也好幾天沒有搞衛生了,用追覓這款吸塵器來做個清潔,順便測試一下方方面面的性能表現。說到吸塵器,被很多人詬病的一點就是聲音過大。筆者以前使用的有線吸塵器也是一樣,噪音特大,甚至有點擾民,都怕影響到寶寶的聽力。而追覓V12吸塵器改變了作者以往的印象。想不到!吸力如此大(185aw)的吸塵器,聲音可以控制的這麼優秀。即使在最大檔位,聲音也並沒有到刺耳難受的地步。這是令筆者非常滿意的一點。
吸塵器主機上的圓形螢幕亮起來非常具有未來感,清晰明了的展示出當前的吸力模式。比如說超強模式、強勁模式。淡藍色的圓形光圈表示當前的剩餘電量,也是一目了然,極大地提高了人機互動的效率。話說這個圓形的螢幕顯示效果實在是有點太好了一點,筆者剛開始一直以為是觸摸屏,傻傻的用手指點了好幾次,後來才發現原來只能通過上下兩個按鍵來操控。話說以後能不能換成觸摸屏呢,多一種操控方式會更好。
先認認真真的搞完衛生再說(然後獎勵自己一瓶無糖可樂嘿嘿嘿)。筆者喜歡在家裡邊光著腳丫子,感覺更自在更快樂。所以,經常除塵是必須的。基本上隔個兩三天就全屋除塵一次。除了地板之外,還有地毯、腳墊等等。只有用除塵吸塵器才能比較徹底的清潔到位。用的使用頻率最多的吸頭,就是扁頭滾刷,可以大面積對表面進行清理,加上延長軟管可以很方便的清理沙發或者座椅底上的灰塵。
來一組動圖看看追覓V12的使用場景和效果。清潔地毯就不用說了,吸塵的效果立竿見影。如果撒上麵粉,簡直是涇渭分明。有時家裡邊也會散落一些綠植掉下的葉子,用掃帚清掃的話也會麻煩。還不如用上吸塵器,嘩的一聲,通通吸進垃圾桶里,省時又省力。置於清潔地板的角落,吸塵器也是很在行的,輕輕鬆鬆,床底和桌子底下的毛絮和塵土就被吸走了。
多麼髒!看看集塵杯裡邊的毛絮和灰塵,就知道家裡有多髒了。其實肉眼看上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不衛生。但是用上吸塵器,一切都原形畢露。看不見的毛髮、衛生死角的棉絮、床上的蟎蟲和粉塵,都通通匯總在吸塵器裡邊。看著著實有點觸目驚心。追覓V12吸塵器吸力185aw真不是虛的,比普通吸塵器具有更強大的清潔能力,雖然最後收集的垃圾有點觸目驚心,甚至噁心。
但說實話,這也是筆者覺得有成就的地方。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髒了一個吸塵器,換來一個整潔的家,怎麼能沒有成就感呢?
清潔完地面,換上用在床上的除蟎吸頭,再接再厲,對剛換過床面進行清潔。在沒有用過除蟎吸塵器之前,筆者一直以為自己的床是整個家裡邊最乾淨的地方。但用過吸塵器吸過一次床面還有被子之後,作者反倒覺得床是家裡邊最容易髒的地方之一。床的面積很大,日積月累會有不少灰塵,而不管是被子或者褥子,都有許多稀鬆的空間可以藏污納垢,細菌就不用說了,還會有蟎蟲。再加上人體身上的毛髮、新陳代謝的皮屑,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床簡直是巨型的不可見垃圾收納場啊。
用追覓V12吸塵器吸過兩遍之後,吸塵杯里滿滿都是像麵粉一樣細微的粉塵,簡直是觸目驚心。而清理過之後的床面,皮膚貼上去會非常的乾燥清爽,不會有那種因為有粉塵而滑溜溜的感覺。
電池續航是吸塵器非常重要的參數,畢竟總不能兩間房間的衛生還沒搞完,吸塵器就沒電了。那將是多麼掃興啊!掃興這個詞簡直貼切,屋子都沒掃完,哪還有什麼玩樂的興致?追覓V12令筆者比較滿意的一點,就是續航時間足夠長。雖然在最高吸力模式下,只有8分鐘,但是在一般模式下最長是90分鐘,給300平的家裡地板吸塵都不是什麼問題。通過小螢幕或者指示燈可以查看剩餘電量。相對來講看小螢幕的話,電池剩餘電量更精確一點,精確到1%。
不同的刷頭和吸頭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大家可以自由發揮,相信自己,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幾乎所有容易積灰的地方都可以用上吸塵器。比如說沙發、鍵盤,甚至放在車裡用也完全不成問題。只要你的手腕足夠強大。不過追覓V12也並不十分沉重,在筆者用過的吸塵器裡邊算是輕巧的了,尤其對比以前老式的有線吸塵器,其便攜程度和靈活性不知要好多少倍。
吸塵器有一點令人討厭的地方,就是把家裡搞得太乾淨了,卻弄髒了自己,尤其是集塵杯,全是髒兮兮的毛絮和粉塵。V12的集塵杯可以一鍵打開,對準垃圾桶,垃圾就自動往下傾瀉了,使用起來還算是方便高效。但是蓋子彈出力道有點大,灰塵有時候會揚起。集塵杯里的灰塵有時實在難以清除時或用了一段時間之後,也可以將整個過濾網拆卸下來進行水洗,簡單又方便。嗯~吸塵器又滿血復活了。
最後來個小結和吐槽。優點就不多說了,在開頭已經列舉了很多方面的優勢。各項參數性能都和Dyson的V11看齊。個人覺得最大的優點就是夠便宜,始發價才兩千不到,當然現在價格可能有些上漲了,畢竟賣的很火爆啊。
至於缺點。作者覺得還是存在的實事求是的,要講一講。一個是充電速度有點慢。如果完全將電耗盡,感覺要一兩個小時才充滿。沒有加入快充功能,有的時候的確會耽誤了搞衛生的大事。第二個缺點,就是在超強模式下,續航時間略短了一點,要是能達到10分鐘到15分鐘的水平,那就極其完美啦。
謝謝大家閱讀,祝君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