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私信回復「福利」,領取免費禮包
加入樊登年輪圈子,跟我獲取更多免費課程,參加更多精彩活動。
朋友告訴我,現在幼兒園的老師太難做了,動不動就被家長辱罵、投訴,而幼兒園的領導有時還不問青紅皂白就批評她們,甚至扣她們那可憐的績效獎。
她說上周從幼兒園辭職了,就是因為受不了一個孩子的奶奶無休止的侵擾。
朋友姓肖,今年30歲,大學幼教畢業,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幼兒園作為人才引進的骨幹老師。
肖老師帶小班多年,小朋友們和家長都喜歡她,有很多家長都托關係要進她的班。
謝蒙蒙就是園長一個遠房親戚推薦來的。
很可愛,白白胖胖,剛滿三歲,因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孩子斷奶後就開始由剛退休的爺爺奶奶帶養。
剛開始蒙蒙被爺爺或奶奶送來幼兒園時,總是哭著不准進幼兒園,不准爺爺奶奶離開。
剛進園那周,蒙蒙奶奶是全程陪同在教室,直到孩子午睡才回家一趟,吃完中飯又到幼兒園來陪孩子,直到孩子放學,又接著孩子一起回家。
肖老師多次勸奶奶不要陪,但奶奶不肯離開。奶奶看到孫子吃飯不好,就去喂;看到孫子哭,就去抱、去哄。
有一天,蒙蒙在做遊戲的時候,去搶奪坐在身邊的另一個小朋友的玩具,沒有搶過,就倒地耍潑,拚命哭。
事發突然,肖老師立即走到孩子身邊,細聲細語地說:「蒙蒙,你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還哭鬧,這樣可不對哦,快起來,好嗎?」
奶奶當時在教室外和其他人聊天,聽到蒙蒙的哭聲,趕忙衝進教室,跑到孩子面前,一把推開蹲在孩子身邊的肖老師,抱起孩子,連問孩子怎麼啦。
蒙蒙哭著說,那個孩子打他,不給他玩具。奶奶作勢要打蒙蒙指向的那個孩子,那個孩子被嚇到了。
被她推倒坐在地上的肖老師趕忙爬起來,把那個孩子擋在了身後,將事情經過告訴了蒙蒙奶奶。
蒙蒙奶奶不信,她怒聲道:「蒙蒙會講假話嗎?你怎麼包庇那個孩子呢?你是怎麼照顧他們的呢?我要看視頻監控!如果蒙蒙有什麼事,我就要找你們負責。」
她一邊罵罵咧咧,一邊左檢查右檢查,似乎要看孩子身上是否有被打的痕跡。
看到這情景,肖老師帶著她們到園長辦公室,報告了事情原委,園長讓蒙蒙奶奶冷靜一下。她堅持要看當時的監控,否則就要上告。
肖老師跟園長說,「我問心無愧,讓她看清楚。」
當她看到真實情況後,說了一句:「我託人找關係把孫子送到你這裡,我想你會很好地照照顧他,沒想到你也並沒有照顧好他。你上課的時候發玩具,明明看到我孫子喜歡那個玩具,為什麼不將那個給他呢?害他哭得這麼厲害,我今天不跟你計較,先帶他回家了。」
看著她抱著蒙蒙出了辦公室,肖老師拍了拍屁股,說自己的尾椎骨被鈍痛了。她說;「園長,我要去照片,如果有事,這也是工傷,而且我要告她故意傷人,破壞教學秩序。」
園長好言安慰肖老師,讓她先去醫務室搽活絡油,貼止痛膏,說如果沒有大問題,就算了,沒必要太計較。
肖老師悶著一肚子氣回到了教室。
接下來幾天,蒙蒙奶奶就在教室陪著蒙蒙,蒙蒙看到奶奶在場,有時就更加不聽老師指揮,有事就跑到奶奶面前耍潑哭鬧。
肖老師被弄得神經緊張,教學秩序全被打亂。她要園長將孩子或她換班,她不想再見到這個奶奶。
經過園長多次與蒙蒙奶奶溝通,她才稍有改變,送蒙蒙到幼兒園後,還總要站在教室窗口外看很久才離開。
蒙蒙奶奶要了肖老師的微信,加入了家長群。
她時不時打電話、發微信給肖老師,查詢孩子情況,若回應不及時就有意見。
她接孩子回家時要當著肖老師的面掀開孩子的衣服,看孩子是否有傷;問孩子有沒有被老師和同學打罵等。
有天中午孩子睡覺尿床了,奶奶知道後又把肖老師和保育員大罵一頓,問為什麼不幫她孫子把尿,說如果孩子感冒了,就要她們賠醫藥費,直到肖老師賠禮道歉才罷休。
從那以後,孩子奶奶經常要肖老師開視頻,讓她在家也能看到她孫子的一舉一動,稍有不順就投訴。
蒙蒙奶奶還在家長群里經常指桑罵槐,說某某地方又有虐童了,又有誰的孩子被老師扎針了,還有什麼幼兒園孩子中毒了。肖老師和她理論,她就講得更厲害。
她還在家長群指責別的孩子,說甲孩子這裡不好,乙孩子那裡不行。弄得其他家長意見紛紛,甚至出現了爭執。
後來很多家長又反過來指責肖老師,說怎麼能允許蒙蒙奶奶陪在教室上課,甚至還任由她對其他小朋友責罵,最後他們將肖老師集體投訴到教育局。
肖老師不堪其擾,辭了職,她不想當幼師了,她說太累了,不但身心疲憊,還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信任。
作為孩子的爺爺奶奶,當你聽到這個故事時,你會說什麼呢?
肖老師告訴我,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著。部分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被他們寵溺、驕縱後的壞習慣。
祖輩帶孫輩,他們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一切圍著孩子轉,擔心自己稍有不慎,孩子就會出狀況。
他們對孩子百般呵護,全方位代勞,即使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對,只要孩子開始哭鬧,就會馬上想盡辦法去滿足孩子的需要。
昨天,家裡來了很多客人,其中有一對夫婦帶著他們的四歲外孫。孩子很聰明,一直拿著手機玩遊戲,直到將他們倆的手機都玩到了沒電關機。
因為她和他老公都在和大家玩麻將,沒時間陪孩子,只好用手機打發孩子。
到吃飯的時候,孩子不吃飯,就自己一個人跑去玩麻將,外婆就端著飯碗,到麻將機旁邊去喂飯。我問她,孩子這麼大了還不自己吃飯嗎?她說在幼兒園孩子自己吃飯,但是在家就只能喂才會吃。
我只好一笑置之。
有人說,現在不是孩子太依賴老人,而是這些老人太依賴孩子。
l>退休後,其中一部分人,他們會感到很失落、無聊、空虛、孤獨、寂寞。
他們沒有別的愛好,一門心思就是盼著抱孫子,享受天倫之樂。帶孫變成了他們退休生活的唯一寄託。
他們想用帶孩子的忙和累來填補空閒時間,在孩子的快樂和成長中感受自己生活的意義。
一心想抱孫,想帶孫的你,如果讓你去帶孫,憑你的經驗,你真的能帶好嗎?
很多人認為,自己既然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女,那麼憑經驗也能將孫子孫女培養好。
他們帶著歡心走進兒子或女兒的家,去帶那個盼望已久的孫,其結果是又受累又受氣,常常引來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的詬病:「就是你們慣壞的!」
最近,我看了一個《隔代養育,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的視頻,它是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李躍兒老師的授課視頻。
李躍兒是一位有著40年幼教工作經驗的老師,她2004年在北京開設了一所叫芭學園的幼兒園,這個視頻的講座就是她根據自己的幼教經驗開設的課程。
李老師在這套課程中,主要教授作為祖輩要怎麼和父輩一起去教育好孫輩,她用詳實的理論做基礎,給大家推介出一系列實操性強的科學育兒方法。
譬如9個月大的寶寶,手變得非常靈活,這個時候他就可以自己吃飯了。雖然他可能還不會用勺子,但我們可以讓他用手抓飯吃。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孩子嘗到了自己吃飯的興趣,餓了就自己去吃,營養就能更好地吸收,以後也不會挑食,他的獨立性也會更強。還能避免追著孩子喂飯的現象出現。
李老師說,作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定要和兒子兒媳、女兒女媳在育兒上達成一致的教育方式;要在家裡營造一種和睦友愛的環境;要懂得孩子身體、心智發育規律;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才能教育好孩子。
要想帶好孫,光有愛心、熱心、耐心還不夠,還得有一顆不斷學習的心。我們不能單憑過去的育兒育女經驗去帶孫,一定要重新學習正確的科學育兒方式,才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躍兒的親子教科書》這門課已經全部上線完成了,祝願大家在帶孫的征程中收穫快樂、幸福和滿滿的成就感!
如果您是年輪學堂會員,可以直接進入小程序或者App免費觀看。
如果您還未成為年輪學堂會員,可以直接點擊購買觀看。
18節精品視頻課
每節課講透一個育兒難題
支持永久回聽,終身學習
僅需99元
讓您與孫輩共同成長
作者:胡夢嬌,編輯:雲飛揚
聲明: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