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約定|二十四花信風

原標題:大自然的約定|二十四花信風

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 「 第五大發明 」。祖先將一年劃為24份,每個小氣候只有15天,而這短短半個月節氣里還被分為「三候」,每一侯還有三種花信代表。

中國自古就有「花木管時令」的說法,每種花兒的綻放,都代表這種風侯的降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農曆十二個月里二十四個節氣那些代表性的植物吧!

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

中國節令用語。在程大昌《演繁露》卷一里有記載:「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

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說》: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根據農曆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

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古人就根據這個編了這個花信風順序表,從小寒開始: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二十四節氣自秦漢至今已經沿用了千年,它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弘揚它。如果你喜歡花,喜歡插花,不妨通過每月的這一節氣,用一花一草來傳承著這個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