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土地: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寶藏

2023-12-15     中國綠髮會

原標題:廢棄土地: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寶藏

生態學家格爾加娜-達斯卡洛娃(Gergana Daskalova)認為,棄耕土地是生物多樣性變化的無聲驅動力。通過照料並管理那些被忽視的廢棄荒地,或許能為實現氣候及生物多樣性目標提供巨大的機會。

近年來全球農田荒廢的規模令人震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人知曉。有報告稱,在全球範圍內,有一半面積(約10億英畝)的土地被廢棄。報告表示,這一大面積土地在改善生物多樣性和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方面潛力巨大。

儘管許多發展中國家和熱帶地區的耕地面積有所增加,但自2001年以來,全球農業用地面積卻一直在減少。美國的耕地面積在過去30年中減少了近六分之一。歐洲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圖源:綠會融媒

土地廢棄的原因

在從波蘭經斯洛伐克到烏克蘭的一片東歐地區,自1988年以來,估計有16%的農田被廢棄。在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這一數字達到了驚人的42%。南歐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希臘、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從未有過集體農莊,但人口老齡化和年輕人湧入城市的趨勢不可阻擋,村莊空蕩蕩,田地和牧場幾乎無人打理。據挪威科技大學的弗朗切斯科-切魯比尼(Francesco Cherubini)計算,在過去三十年里,歐洲農田的凈損失比瑞士還要大。同樣的,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有近10公頃的農田閒置。愛丁堡大學研究員指出,即使在人口持續增長的非洲部分地區,農耕也被視為老年人的活動,隨著年輕人前往城市就業,農田被逐漸遺棄。

廢棄的原因不只是經濟、人口或社會因素,還有污染或工業災難以及戰爭。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和日本福島核電站周圍數百平方英里的放射性農田現在都在禁區內,未來幾個世紀可能都不會有人居住。

然而,大自然並不在意人們所謂的「禁區「。儘管存在輻射,狼、熊、野豬、猞猁和其他大型動物卻在「開墾」原本屬於它們的土地。

不治理廢棄土地可能產生的問題

波蘭自然保護研究所的馬格達萊納-蘭達(Magdalena Landa)表示,自1990年以來,波蘭有12%的農業用地遭荒廢,其中多達四分之三的土地被金絲楠木、核桃和接骨木槭等入侵植物物種所占據。在達斯卡洛娃研究過的保加利亞村莊裡,她還發現了大量的鵝掌楸。

同樣,在美國南部,一種叫做葛藤的亞洲藤本植物最初被廣泛種植,以恢復沙塵暴時期被遺棄的土地,但現在它們侵入廢棄的農田、牧場和林地,對建築和生物的生存造成了負面影響。

土地廢棄還會導致水土流失、荒漠化和野火風險增加等問題,尤其是野火。達斯卡洛娃提到,灌木較多的地貌很容易受到火災的影響,從而使碳匯變成碳源。

2020年的一項研究中顯示,在位於哈薩克北部和俄羅斯南部的某個地區,由於在原來的畜牧站廢棄後,積累了過多的草類生物質,野火發生的機率增加了三倍。研究得出結論:"當放牧強度低於每200平方米四個糞堆的臨界值時,火災頻率開始急劇上升。

廢棄土地的管理建議

達斯卡洛娃認為,將一些人留在土地上也會有幫助。她指出,包含大量小型農場、林地和閒置土地(人口減少但未完全廢棄)的地方通常比完全廢棄的地區擁有更豐富的物種。這是因為它們為當地稀有物種提供了更多的生態位,入侵者不太可能在此紮根。她認為,這些地區彌足珍貴,因為它們為「建立由當地人管理的保護區」提供了重要機會,其重點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計。

類似的戰略還可以將地方防控和自然再生結合起來,使全球退化森林的效益最大化。一項分析發現,對中美洲的退化森林進行適當管理,可使碳儲存量增加三分之二。

圖源:綠會融媒

讓土地回歸自然並不是解決世界氣候或生物多樣性問題的靈丹妙藥。但是,如果開發和管理得當,它確實存在巨大的潛力。積極恢復退化的森林可以成為地球重新造林和捕捉陸地植被中碳的主要手段。

(本文僅作為資訊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編譯 | LYJ

審核 | Sara

【文章來源】

https://e360.yale.edu/features/abandoned-lands-restore-biodiversity

https://doi.org/10.1111/cobi.14163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歡迎轉發(請標註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846c32f9aae69bb95e931f8f8d9d7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