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澳洲的十五中結局是這樣的

2019-12-17     澳洲知多少

出國,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生命軌跡的改變。出國來到澳洲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及結局。前不久,就有網友總結出15條來澳洲後的悽慘結局,希望這裡面沒有你哦!


1結局一:


在澳洲餐館打工裝修賣舊貨,幹著舊社會勞動人民都不幹的體力活,每年穿西服戴名牌回國一次,回來後再換上圍裙,該幹什麼幹什麼。臨去世時仰望藍天罵道:人生原來就是這般造型?



2結局二:


來澳洲留學後拿了學位,回中國當了上市公司高管,結果沒過幾年,被一個叫方舟子的小子揭發說學位是假的,從此抬不起頭來。



3結局三:


來澳洲後娶妻生子,有工作有房子,混得不好不壞的,結果整天后悔沒趕上中國國內崛起的機會,沒賺到大錢,沒能上市和過呼風喚雨的生活。鬱鬱寡歡,心病累累,在悲憤中度過餘生。


4結局四:


來澳洲後特別知足,天藍地闊空氣鮮,個個都是活雷鋒,整天信教,跑步,練瑜伽,基本不再說中文,除了還覺得麵條比漢堡好吃外,對中國已經沒有好感和認同。



5結局五:


讀會計廢了太多科沒辦成移民,讀了廚師、理髮後移民政策又改了。靠著掛私立學校兼打工,還得擔驚受怕移民局查出勤率。拿著個二三流大學證書一回國,才發現社會已物是人非,自己根本跟不上節奏,3000人民幣的工資也得搶著干!





6結局六:


為逃避雙規來到澳洲,雖然帶了錢出來,可是再也找不到往日的輝煌,沒人請客,沒人送禮,沒有情人。後悔來服無期徒刑,還真不如在中國挨一槍呢。


7結局七:


在中國退休後,來澳洲安度晚年,結果發現自己聽不懂,看不懂,不開車,不認路,不掙錢,只花錢,成了傻瓜。與此同時,又突然感受到自己養大的兒女已經受澳洲人薰陶變得摳門自私外加孫子。孤獨地帶了幾年孩子,痛快地吵了幾次大架,最後毅然投奔祖國,發誓再也不登資本主義的家門。


8結局八:


好不容易和老外結了婚,生了誰也不像的混血兒。表面風光的背後,飽嘗和一個只能溝通30%到60%的人生活的痛苦。後來呢,離婚當了剩女,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一個人的夕陽紅。


9結局九:


在澳洲呆了好多年,開始精神出現問題,逮誰給誰講脫口秀,說國外如何如何不好,結果沒人信;又講國外如何如何的好,結果遭憤青罵;想說國內如何如何落後,怕被封殺了回不了國;又想使勁夸中國如何如何進步,結果更被確診為神經好有問題啊!


10結局十:


在國內是特別有個性的前衛人士,以罵中國噴中國出位走紅,變成名嘴大腕兒,終於有一天自己移民來了澳洲。結果發現沒一個人認識自己,再沒有出場費,經紀人,掌聲和粉絲;過著只出不進花一分少一分的生活,沒朋友沒事業沒希望,對偉大祖國的思念悠然而升。不到一年終於忍不住了,見到五星紅旗就落淚,聽見國歌就鼻子發酸,看見炸醬麵都放聲痛哭,誰說一句中國不好就跟誰急。結果,蛻變成一個忠貞不渝的愛國者,完全失去了當年的個性和酷,被80後90後的粉絲們拋棄。


11結局十一:


在中國國內是正兒八經的獨生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出國不到半年,居然會自己做飯了,會刷碗,會洗衣服了,會自己掙錢了。回國後居然還懂得給長輩夾菜,讓人嘲笑說怎麼突然懂人事了。從此失去了獨生子女的霸氣和派頭,變成一特別庸俗的人。


12結局十二:


國內考不上大學就來澳洲,錢也花了,學位也拿了,還是找不到工作。政治庇護申請了沒批,沒有pr,沒有前途,身份黑了,隨便找份黑工湊合干吧。沒想過哪天回國,也沒想過哪天去世後埋哪兒。先混著吧。


13結局十三:


特小就被爹媽送來澳洲,在身體和心靈都不健全的情況下,飽受了寄人籬下,離鄉背井,文化衝擊,孤獨寂寞和吃不上羊肉泡饃的摧殘,心理出現全面扭曲:抑鬱,自閉,遷怒,頹廢。心裡就想問母親幾句話:你是我親媽嗎?我招你了惹你了你送我入火坑?我失去的青春你給我補呀?我當初同意你生我了嗎?活著這麼累你以為我願意被生嗎?


14結局十四:


來了澳洲以後生活得很好,地位高,被人巴結被人拍馬屁,進入「主流社會」沒問題,可最終還是離不開華人圈。想回國,可是早已忘卻那些人情世故。在澳洲,語言文化畢竟還有差距,所以就這麼一直過著四不像的生活。


15結局十五:


以上這些結局還不包括那些飛來橫禍的,比如車禍,槍擊,搶劫,劫持案事件,這些事故到底埋葬了多少好不容易混出頭的中國精英?



誰要是告訴你來澳洲跟吃糖豆似的,從頭到尾都是甜的,那他就是虛偽,幼稚和淺薄。當然,有人會說他混得不錯,這也正常,舊社會也不是人人都是皮包骨。誰好誰帶著,誰苦誰知道。



總之,離開故土和家人,到別人家去過,對誰都是很難的一件事。這其中包含著太多的說不出來的無奈,委屈,痛苦和嘆息,只有出了國的人自己才知道這份艱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6rgFW8BMH2_cNUgpk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