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這2顆行星,是她予你生命的賜福 乾貨

2023-11-01   新月占星

原標題: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這2顆行星,是她予你生命的賜福 乾貨

關注「新月文化」公眾號,獲取更多占星資訊。

不久前,有一個詞條「產後會陰裂傷真的像那個芒果嗎」上了熱搜。

很多年輕女性通過一個具象的實物,第一次正視生育可能給身體帶來的損傷……

產後尿失禁、子宮脫垂等話題,漸漸進入公共視野被大範圍看見和討論。而婦科醫生們每做一次科普,就會被指責是「製造生育恐慌」。

的確,有些年輕的女孩見到這些從未被家庭和社會教育過的知識,很容易進入切膚之痛的想像,網友戲稱「隨機嚇死一位女大學生」。

於是,也出現了一些比較極端的發言:「我打算一生不婚不育,乾脆把子宮切了,就再也不會痛經了」。

解決子宮就真的可以消解掉女性的痛苦嗎?

今天,我們突然想從占星學的角度,和各位女性讀者們聊一聊子宮。

那些怨恨子宮的女性,也許朦朦朧朧中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子宮是對女性天然的詛咒。

子宮,仿佛成了一種原罪,成了所有女性痛苦最終解釋的落點。

只要女人還擁有子宮,還有生育的可能,就逃不過被男權社會物化的命運。

幾千年來,她們因為子宮被深鎖於院門,她們的人生用子宮貢獻的男丁而被書寫,她們的價值建立在男人對其子宮的需要之上,哪怕她們曾經傑出而輝煌地活過,也可能會被扭曲被改寫被淹沒到歷史的塵埃里。

戴錦華教授曾經講述過對好萊塢電影的結構主義敘事研究中,類型化女性形象的四種分類:地母、蕩婦、女巫、祭品。

「女性形象作為男性形象的客體,是以男性的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需求,作為構造女性形象的前提。」

是的,哪怕是現在的主流劇本創作,也依然只是這幾種類型的組合延伸。

仔細想想,這四種分類不就是根據男性對子宮的視角來劃分的嗎?

  • 地母——養育我的子宮
  • 蕩婦——我可以隨便占有的子宮
  • 女巫——我無法控制且擁有神秘力量的子宮
  • 祭品——未成熟/去性化不可使用的子宮

我們如何面對子宮,就是我們如何面對宇宙中的陰性力量。只是如何解釋並擁抱這種力量,我們早就被馴化站在了陽性的立場,再也說不出屬於陰性的語言。

女性的生殖系統,由兩個陰性行星守護:月亮和金星。

月亮關聯女性生殖的滋養孕育,金星關聯女性生殖的結合悅納。它們同時帶來了生命的創造,承載世間萬物的豐盛與愛。

而我們經常聽到對一個女人最惡毒的稱呼就是「行走的子宮」或者「公廁」。這都是對月亮與金星陰性力量的極大蔑視與踐踏。

在《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有一個章節叫「徘徊的子宮」,書里提到,早在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就把女性的情緒障礙稱呼為「徘徊的子宮」。而希波克拉底直接用希臘語的「子宮」命名為「歇斯底里症」(癔症)。

多麼有趣的巧合啊,也許人們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集體意識對陰性力量的傷害與侮辱,只是不願意承認罷了。

於是那時被傷害的、被侮辱的陰性力量成了集體潛意識裡最幽暗恐懼的東西被深埋,時不時成為我們經常能在恐怖故事裡讀到的具體形象:蛇髮女妖、身著紅嫁衣的女鬼……

月球影響著地球的潮汐,而月亮掌管著女性身體的潮汐:月經。

每月一次的子宮流血,是保護母體的強大機制:將未受精的卵子、不良、垂死、已死亡的胚胎一併排除。

每月一次的「自主犧牲」都是在守護女性個體自主的完整性,在現代技術發展成熟之前,孕育是一個神秘而又神聖的「偶然」,參與到整個宇宙大節律的循環。

千百年來,陽性力量都對月經厭惡、排斥和恐懼。也許是因為在子宮深處,由陰性力量所絕對主導,陽性(精子)的力量無法百分百的控制而產生的恐慌。

在不同的文化傳統中都將月經都被視為「不潔」。

「古希臘人相信來月經的女人會讓土壤貧瘠,讓他們使用的鏡子失去光澤,這一期間發生性關係會讓她們懷上蛇胎」,「女人流血會削弱獵人和勇士,會殺死幼小的植物,使酒變酸,使牛奶結塊」,女巫們用經血製作的魔法則會帶來巨大災難。

在一些地區,依然會把來月經的女人隔離在窩棚里,不允許她們碰觸水壺和鍋,遠離平時煮飯的火。哪怕是現在,我們有時去便利店買衛生巾,也會遇到好心的店員套上黑色的塑料袋,讓你避免尷尬。

可為什麼非得尷尬呢?

月經似乎被「合理化」劣等劃分陰性力量的最佳說辭,讓女性自己為自己的身體覺得羞恥,就能達到「低一等」的最佳馴化。

每一位女性的月亮與金星就在這樣集體意識引導下而潛移默化地受傷。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不被愛,連自己都無法悅納自己。

子宮的每一次震痛,可能都是在向你發出一次呼救:請全然地愛自己。

2023年10月9日,金星正式來到了處女座,這是一個金星入弱的位置。

關於處女座的神話,我們往往會想起珀耳塞福涅被冥王哈迪斯擄走的故事。

但從完整的意義上來說,是豐收女神德墨忒爾和珀耳塞福涅共同構成了處女座的神話原型。

德墨忒爾是一位非常古老的神祇,早在奧林匹斯十二主神確立之前就已經得到了人類的崇拜。英文Demeter就是「大地之母」的古老變體,她守護著人間豐盛的收穫,滋養著生靈的繁榮。

而希臘神話中,德墨忒爾被化作了一頭公牛的宙斯強暴了,非自願地生下了珀耳塞福涅。在這之前,德墨忒爾一直過著單身的生活,而珀耳塞福涅出生以後,德墨忒爾一直帶著她一起生活,從未考慮過婚配之事。

處女座Virgo一詞,它本意並非「處女」,而是「不生育的」。

正如倫敦占星學院的老師Richard所說,「處女座所強調的是個體掌握自我的完整性」,即:我有生育的能力,但還未生。

從這個神話故事裡,我們能看到女神力量的跌落。也能理解,金星在處女座入弱,並非是沒有豐富的基礎土壤(大地之母),而是因為自體的完整性被打破,不得不進入他者的領域被分解(珀耳塞福涅有一半時間在地府,另一半在人間)。

德墨忒爾的遭遇,能責怪這位大地之母的孕育能力本身嗎?不能。

就如同我們女性本就不應該去怨恨自己的子宮一樣。

子宮,是女性身上最神聖的地方,這裡誕生孕育著生命。月經也並不羞恥,它其實是犧牲與保護。一個又一個子宮,連接著我們的來處,盛滿了宇宙本源的愛。

女性,作為人類的一半,卻千百年來不能因為女性天然的禮物而感到被祝福,我們只能默默為此失聲痛哭。

所以親愛的,請好好愛自己的子宮,愛身為女性本身的自己。

在某些社會觀察類的視頻里有一個實驗:一位月經初潮的未成年女孩在大街上走著,白色的褲子上沾染了經血而渾然不知,而暗處的攝像頭會拍下路人如何反應。

有人尷尬地側目快速通過,有人裝作無視給予禮貌保全,而只有女性,最快發現並主動施以援手。她們會主動脫下外套為女孩遮擋,要麼主動幫女孩買,要麼拿出自己備用的衛生巾,並細心告訴女孩使用方法,溫柔地鼓勵她:恭喜你,你長大了。

網友們紛紛含淚留言:「這個世界不能沒有美好的女性。」

「因性別構建的命運共同將我和她一起托舉,她呼吸的痛苦中理應有我的一份嘆息」。

女性之間的相互疼惜、相互惋嘆,相互扶持,是陰性力量的共震:我的月亮感受了你的月亮,我的金星認出了你的金星。

即使現在依然有許多割裂的聲音在爭吵和鬥爭,但我們依然能看到那些美好的女性力量在慢慢甦醒和傳遞:女性群體自發向山區學校捐贈衛生巾,為農村女性搭建手工藝品銷售平台……

在陽性主導的世界,女性即使被迫害被侮辱被放逐,但總能憑著一種強大而本能的生命力頑強地活下去,且越活越堅韌。

從不奢求世界給予了她們什麼,她們的存在本身就豐富了世界——就如同大地之母,而每一位女性深深與之相連。

榮耀自己的月亮與金星,不僅僅是女性個體的療愈,也是世界整體性的療愈,讓陽性力量與陰性力量恢復平衡。

希拉蕊·哈特在《女性身體的智慧》中寫到:「即使我們遭受創傷和損失,完整性仍然與我們同在,那些感覺和知曉完整性的想法,是阻礙我們活出力量的最大障礙。」

在《塔木德》里有一條短短的寓言——

「鐵的鍛造,令世上所有的樹木都驚恐萬分,它們戰慄著……而神現,對它們說『無須恐慌!你不化作炳,鐵對你也無可奈何』」。

戴錦華老師在採訪里也有相似的回答:「女性主義教會我最重要的兩件事是,首先,要接受自己,很多問題不是自己的錯,而是很多人共同面臨的困境。其次,不要加盟對手,去進一步傷害自己。很多父權邏輯如果不是高度內化的話,它其實傷不到你。」

電影《芭比》有一個有意思的結尾,芭比穿上了平底勃肯鞋,推開了診所的大門,大聲喊出「我來看我的婦產科醫生。」

大大方方的,笑容燦爛,就如同去咖啡店點了一杯咖啡。是的,這才是我們的日常,關愛自己的子宮本就是女性最自然不過的事。

致敬所有的陰性力量,願愛讓我們豐盛而自由。

版權聲明:本頁圖片部分選自網絡,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在新月文化平台,歡迎轉發,反對抄襲。友號轉載請後台回復關鍵詞【轉載】。

參考資料:

1 [美]洛莉·戈特利布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2 [荷]米尼克•希珀 《樂園之丘:權力誕生與被剝奪的歷史》

3 [美]希拉蕊·哈特《女性身體的智慧》

4 新京報書評周刊《上野千鶴子對談戴錦華實錄:「恐弱」是「慕強」的翻版》

撰文 | 琬梔

編輯 | 晴夜

排版 | 小暖

11月6日20:00—21:30

倫敦占星學院金牌講師Richard和

倫敦占星學員院長Frank的卜卦占星在線沙龍來啦

兩位大咖級別的占星師將詳細講解

卜卦占星的方法與思路

以及如何用卜卦快速找出問題的答案

本頁圖片部分選自網絡,本頁文字版權歸新月占星所有。如有疑問請在公眾號後台留言,我們會儘快處理,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