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首蘇軾巔峰之作,哪首是你的最愛?

2024-10-16   櫻花細雨話文字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公元1101年的今天,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逝世。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整個中國詩詞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今天chi哥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蘇軾最經典的詩詞9首,看看哪首是你的最愛?

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這首《念奴嬌》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全詞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緻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表達了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蘇軾於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詞。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這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詞中採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畫家、僧人,即歐陽修所謂「九僧」之一。他能詩善畫,特別是畫鵝、雁、鷺鷥、小景尤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

蘇軾根據畫意,妙筆生花,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這首讚美西湖美景的七絕,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可以說是把西湖寫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