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君子蘭傷害最大的病——軟腐病

2019-09-02     植物時間

文/植物時間

軟腐病的發生與危害

軟腐病是由歐文是軟輔細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對設施栽培君子蘭的危害極大。君子蘭自1932年從日本傳入我國後,栽培較為普遍,但由於這種病的發生與危害,造成很大損失。這種病俗稱「爛頭病」,還君子蘭上危害最大最嚴重的病害之一,此外,還可危害大白菜、馬鈴薯、水稻、仙人掌、萬年青、秋海葵等多種作物,尤其在大棚生產的蔬菜及大白菜上引起葉片的腐爛,損失比較嚴重。該病害是一種世界性病害,近年來,隨著君子蘭種植數目的不斷增加,軟腐病危害日趨加重。對君子蘭而言,葉片腐爛造成其觀賞價值大大降低,從而使其經濟價值大打折扣。因此,對軟腐病的防治成為近些年人們關注的熱點。

軟腐病的病原和症狀

1. 病原物

病原為細菌主要是歐氏桿菌屬的菊歐文氏菌及軟腐文氏菌黑莖病變種。菊歐文氏菌屬細菌綱真細菌目歐文氏桿菌屬;軟腐歐文氏菌黑莖病變種屬細菌綱真細菌目歐文氏桿菌屬。菌體常單生、周生鞭毛,有時多達14根。兼性厭氣。兩菌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7~30攝氏度,在pH5.3~9.2能生長,以中性較適宜,不耐乾燥和日曬,在室內乾燥2分鐘或在培養基上暴曬10分鐘後即死亡,其致死溫度為50攝氏度10分鐘。病菌脫離寄主單獨在土壤中存貨十五天。此病多發生在夏秋季高溫炎熱季節。在高濕、悶熱、通風不良的環境,苗期、成蘭期都可感染此病。發病初期,葉片出現暗綠色水漬樣,呈水泡狀病灶,並迅速蔓延,使葉片倒狀在盆邊。如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整株死亡。

2. 病害症狀

(1)莖腐型。莖部發病使莖軟腐,導致植株倒伏死亡。發病初期現實莖基部腐爛,初期不易發現,等到發現時已發展到葉片腐爛,短縮莖爛成漿糊狀,並伴有臭味。而且發展很快,兩到三天葉片全部軟腐脫落,葉片病組織呈粘滑軟腐狀。君子蘭葉片及假鱗莖是病害主要危害部位。

(2)爛葉心型。外葉良好,葉心開始腐爛。

(3)爛葉型。葉基部良好,葉片局部腐爛,並逐漸蔓延其它葉片,受病葉片暗綠色水浸狀病斑。發病組織變褐色、軟腐,逐漸擴大蔓延,最後整個葉片下垂。

(4)爛根型。君子蘭是白色肉質根當發生爛根後,葉片全部萎蔫,將病株拔起後,可以看到肉質根呈膿液狀。

3. 病害侵染循環及發病條件

這種病菌病原細菌在土壤或病株殘體內過冬,在土壤中存貨幾個月,6~11月份均可發生,但多發生於夏季高溫多濕時期,通風不良有利於病害蔓延發展。病菌可在土壤中存貨幾個月,有病土壤是重要侵染源。因此用土消毒不徹底很容易再次導致此病的發生。盆栽君子蘭逐年在溫室里培養,所用的培養土沒有進行嚴格消毒。所以,盆土和君子蘭葉鞘里都有大量細菌存活和繁殖,遇到適宜溫度和濕度就會從傷口侵入。

病菌從傷口侵入後,在細胞間隙繁殖發育。它可以分泌解聚酶,使細胞中間層果膠水解而被破壞,致使病組織細胞分散。另一方面,由於中間層的水解,增加了細胞間隙可溶性的濃度,細胞間隙滲透壓相應增加,造成細胞水解流,引起細胞質壁分離而死亡。由於病組織細胞解體,呈現出軟腐性症狀。

(1)溫濕度與發病的關係。高溫、高濕條件有利於發病,其中高濕是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夏季,君子蘭莖心部分淋雨,或噴水不慎灌入莖心內,都是軟腐病發生的主要誘因。君子蘭一般在7、8月易發病。因這個時期陰雨多濕、氣溫較高,而盆栽君子蘭多年在溫室里培養,室內通風條件差、空氣不流通,溫度在25~30℃之間,又因窖內地面長期積水,增加了空氣濕度,這三種因素的綜合.有利於細菌的繁殖和擴散,造成病害的發展蔓延。

(2)吹棉介殼蟲危害與發病的關係。近年來君子蘭受棉介蟲危害較重,棉介蟲多滋生於葉腋間,吮吸君子蘭植株體內汁液,影響正常生長。特別是葉鞘基部,棉介蟲被緊包在裡面不易除掉。所以,葉鞘和葉片上棉介蟲危害傷口較多,有利於細菌侵入。

(3)栽培管理與發病的關係。在栽培管理過程中,不及時防治病蟲害而留下隱患.窖內植株擺放密度較大造郁蔽,盆栽用土不注意進行嚴格消毒,盆土內含有大量細菌。這些情況都能給細菌生長、發育繁殖及侵染創造條件,導致這種病的發生。

軟腐病的農業防治

1. 保持土壤濕潤、間干間濕

君子蘭有發達的肉質根,能貯存較多的水分,故能耐旱,但也不要因此就少給水,造成君子蘭缺水,生長緩慢,甚至脫葉。在拔箭前後,不要用水沖洗葉片,防止水順葉片流入葉腋,引起爛心爛箭。冬季應增加磷鉀、鉀肥,有利於孕蕾開花。春季氣溫適宜,是君子蘭生長的最佳時期,適時搞好君子蘭的春季養護,對當年乃至以後防治軟腐病至關重要。

2. 換盆分株

成齡君子蘭的換盆時間,一般在春季開花後進行,不在春季開花的植株可在出室時換盆。脫盆後除去宿土與枯根,換上新的培養土,以增加養分與通透性。已定型的植株仍用原型號盆栽培,成長中的植株則用大一號盆。對於植株基部生有櫱芽,且有3~4枚葉,株高10厘米以上者,宜結合換盆進行分株。能帶根的用消過毒的小刀與母株切離,不能帶根的用手掰下,傷口塗上硫黃粉或草木灰殺菌處理。

3. 適時出室

在室內越冬的君子蘭,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應適時移至室外養護。出室的適宜時間,一般在氣溫15℃以上出室。出室前1、2日須開窗通風,出室後應先放背風與半蔭處,待逐步適應外部環境後,再移至向陽與空氣流通地方,充分接受光照。

4. 澆水施肥

由於春季氣溫不斷升高,植株又進入生長初期,對養分要求較高,除換盆時施入基肥外,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好的稀薄液肥,如用乾的固體肥,如骨粉或炒熟的芝麻、發酵好的餅肥末等,可直接埋入盆土中,深1~2cm左右,不要接觸根系。也可用0.1%的磷酸二氫鉀液灌或葉面噴施。需水量也日漸增加,澆水的次數與水量應由少到多,但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度。

小編有話講:另外,吹棉介殼蟲是危害君子蘭的主要蟲害,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尤其在夏季君子蘭發病時期繁殖較快,危害較重。防治方法:保持葉面清潔,經常用凈水擦除葉麵灰塵,降溫通風,防止害蟲發生。一旦發現,及時用木屑片纏上藥棉將葉鞘擦凈,再撒上少量「百治屠」殺蟲劑,每隔1周用藥1次,連續3次即可奏效。只要你做到以上這些,就能保證你家君子蘭有百分之八十的機會不會生病了。

本文由植物時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0YA9WwBJleJMoPMVO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