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哥哥圓夢北大,弟弟考上海交大!攜手前行微笑面對家庭困境

2019-08-09   教育行動

今年高考,哥哥圓夢北大,弟弟考取上海交大;

面對家庭困境,他們微笑面對、攜手前行

這對雙胞胎成就校園佳話

今夏,在河南信陽65000餘名高三畢業生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格外特別。「學習成績特別優異、家庭條件特別困難、兩個孩子特別自立,他們就是我們學校的一段佳話。」倆人的物理老師朱道訓用三個「特別」粗粗勾勒出兄弟倆的輪廓。昨日,記者走近信高畢業生黃久天、黃久龍,聽兄弟倆詳談老師口中的「佳話」。

齊頭並進 考入一流學府

見到黃久天、黃久龍兄弟倆,是在溮河區一駕校的訓練場上。酷暑天氣下,兄弟倆正汗流浹背地練習倒車入庫。

「我是哥哥黃久天,這是我弟弟黃久龍。」習慣使然,哥哥首先介紹,以示區分。相近的身高、相同的髮型、相似的五官,同樣愛笑,倆人站在一起,的確很難區分出哪一個是哥哥、哪一個是弟弟。

哥(左)弟(右)倆在駕校

令人驚奇的是,倆人相似的不僅是相貌,連學習成績也幾乎是並駕齊驅。身為理科生,今年黃久天以679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弟弟黃久龍以664分的成績考入上海交通大學。

「平時我們成績都差不多,弟弟今年高考沒有發揮好。」哥哥看了一眼弟弟,眼中不無遺憾。「其實我的目標是清華,但去交大我也很滿意,專業我很喜歡。」弟弟久龍笑著說。

談及這對雙胞胎兄弟,班主任孫莉老師絲毫不吝讚美之詞。「兩個孩子學習上高度自覺、自律,從來沒讓老師操心,在班級里也是老師的左膀右臂,還經常幫助成績落後的同學輔導功課。久龍今年沒考上清華,我們都很遺憾,其實他完全有那個實力。他們兄弟倆在學校真的是一段佳話!」

家境困難 微笑坦然面對

學習上雖是如魚得水,但兄弟倆卻也有煩惱。「拿到錄取通知書,很多家庭可能都是歡喜的,而我們家卻是又喜又愁。」哥哥久天告訴記者,他跟弟弟開學要交的2萬元費用讓一家人犯了難。「雖然爸爸從來都不讓我們為錢操心,但家裡的情況我們都清楚。」久天坦然地說。

父母自幼離異,倆兄弟在奶奶和父親的照料下長大。2008年,父親黃國良再婚,自此久天、久龍多了一個「娘」。「娘把我們小時候10年缺失的母愛都補上了。」「有時候我們和她比父親還要親。」

交談中,倆兄弟對繼母肖明霞交口稱讚。「平時她很儉省,工資都補貼給倆孩子買衣服和改善生活了。」提起妻子,不善言辭的黃國良也滿懷感激。

高中3年,黃國良租房陪讀,盡力做好後勤保障。

一家人靠奶奶微薄的退休金和繼母每月不足2000元的工資生活。「雖然家裡困難,但家裡人從來沒有把這些壓力傳達到我們身上。但現實就是現實,我們不能迴避。我們沒有開源的能力,就只好節流。」黃久天說。

「不能被眼前的苟且蒙蔽了詩和遠方。」哥倆說,從奶奶、父親身上學會的「樸素的善良與上進」是最好的家風。

自力更生 攜手並肩前行

為了能儘早湊夠開學的費用,倆兄弟也打起了「開源」的主意。高考結束後,兄弟二人就開始做起了家教。一些學弟、學妹慕名而來,請這對知名的學霸學長為自己補課。

「我要輔導6個學生,弟弟輔導10個。」哥倆笑稱自己最近經常上課上到頭疼。

能用自己的勞動與智慧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哥倆感到十分自豪。

當記者提及助學貸款時,弟弟久龍表示,「我們儘量用自己的雙手掙學費,開學了還可以勤工儉學,結合實際情況,儘量克服困難,將助學貸款留給更有需要的同學。」

正是困難的境況讓倆兄弟更懂感恩,更懂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求學以來,我們得到了很多幫助,來自學校的、師長的、社會上的幫助都有,這些我們都銘記於心。

眼下我們唯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負這些善意。」哥哥久天鄭重其事地說。


和所有父母、學生一起成長,點擊最上方頭像關注「教育行動」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