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培訓:2023年全國碳酸鈣加工應用技術培訓交流會將於9月23-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培訓內容包括: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納米碳酸鈣、氫氧化鈣、食品、藥品、牙膏級碳酸鈣精細加工與應用;碳酸鈣粉體在膠黏劑、塑料領域的應用;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等鈣質礦山的綜合開發利用;大理石礦山及尾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含鈣工業固廢的綜合開發利用(如磷石膏、電石渣、廢石粉、除塵灰、高鈣灰等);參觀廣西科學院碳酸鈣實驗室及中試生產基地。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8日報道,日本科學家在南非一座地下金礦里的32億年歷史的岩石內,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石墨烯,這將有助科學家們研發出更節能的生產這種材料的方法,以廣泛應用於電子等諸多領域。
目前製造大量石墨烯的工業方法需要在超過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進行。現在,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了天然石墨烯,這種石墨烯似乎在溫度低於300攝氏度的情況下,在南非富含黃金的巴伯頓綠岩帶形成。如果能夠了解石墨烯在低溫下如何形成,將有助於開發出更節能的生產方法。
研究人員從南非謝巴金礦採集了24個岩石樣本,並使用電子顯微鏡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了非同尋常且罕見的碳結構,包括幾微米的細絲和薄片,而石墨烯似乎在嵌入岩石內的較大晶體納米顆粒周圍形成了一層薄膜。
研究人員還使用分光鏡觀察了樣本,以測量不同碳同位素的濃度。他們發現,一種特殊的具有生物學「跡象」的碳同位素的濃度升高。這表明這種碳來自於海洋表面附近的細菌,這些細菌死亡並落入海底,其腐殖質沉澱後,會與海洋中的氫氧化鐵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含碳化合物,並在高壓高溫的影響下,變成奇異形式的碳。
團隊計劃開展進一步分析,以確定包含石墨烯結構的具體情況,因為其展示出了獨特的性質。例如,石墨烯膜看起來是透明的,而不是通常在顯微鏡下出現的黑色,這表明其結構中還包含其他元素。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f0e4d86a19f6187faac4719897f5c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