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平米小屋住母子二人,2平米住美女教練,香港人的蟻居一言難盡

2023-11-17     電影番茄

原標題:4平米小屋住母子二人,2平米住美女教練,香港人的蟻居一言難盡

十幾年前,很流行一個詞,叫「蝸居」,指的是居住在像蝸牛殼一樣的小窩裡。

而今天,番茄君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更為魔幻的「蟻居」,顧名思義,是比蝸牛窩更小的住所。

而且這些蟻居的人並非生活在窮鄉僻壤,反而是生活在處處繁榮的香港。

當番茄君前一秒還在為有人能把15平米的房子分出廚房、浴室、衣帽間、臥室、客廳、陽台六大功能區感到驚訝時,下一秒母子兩人住4平米小屋的紀實片就再次讓我目瞪口呆。

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大都市,蟻居是迫不得已,但總有人面對生活的磨難依舊笑對人生,把小小蟻居打造成溫馨的家。

一、15平的小屋價值400萬

某時尚博主錄製了一檔名為《100個中國女孩的家》,節目的每一期去到一個城市,進入當地一個女孩家中進行拍攝。

這些女孩中,有人豪擲千金,年紀輕輕就能買下270度的江景房,硬裝就花了500萬;有人是收藏家,家裡收藏了5000多個杯子和餐具;還有人鍾愛老式建築,勇敢搬進160年歷史的老建築中居住。

然而讓番茄君印象深刻的,是在香港拍攝的那一期,標題叫《香港15平方米的家,長啥樣?》,屋主是一名香港本土女孩,她成年後不想和爸媽一起居住,工作5年後付了10%首付買下了這套小屋。

進入這個15平米小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個近2平米的小過道。如果在大房子裡,這裡充其量只能被當作玄關,甚至可能會直接被閒置。

但對於15平米而言,這個小空間就不可謂不大了,因此這裡也被充分地利用了起來。

進門後,過道的左手邊被改造成了小廚房,水槽、油煙機、料理台,雖然都是迷你版,卻一應俱全,而在水槽的底下,還放了一台小型的洗衣機。

過道的右手邊,則是充當了玄關的功能,貼上了各種置物架和掛鉤,可以放隨身脫下的包包和衣服。屋主還安裝了一個迷你鞋櫃,為了不占用過道的空間,這個鞋櫃僅有10公分厚度,所有鞋子放進去後就會被立起來存放,雖然看起來體積小,卻能放下10雙鞋子,真是把空間利用到了極致。

玄關區的後面,藏了一個迷你洗手間,面積小到裝了馬桶、洗手台和淋浴區後,剛好只夠一個人站立的空間。

番茄君注意到,這個淋浴區真的很狹窄,估計抬起胳膊肘洗頭時都會經常磕到牆壁。

而過了玄關區,則進入了一個衣帽間,所謂的衣帽間,其實就是由後面的床體和牆壁圍起來的一個半封閉空間。這個空間依舊只能容得下一個人進入。衣架是伸縮式的,需要時拉出來,不需要時就給它推回床底下。

眼尖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衣帽間旁邊還放了一台迷你冰箱,真是把空間利用到了極致。

而在床的另一側,更是別有洞天,通過一個繞著床尾的台階來到這個區域,視野就會豁然開朗,因為這一面有一個小陽台。

因為採光好,所以這一面被打造成了客廳。客廳一共擺了兩個沙發,一個靠著床尾一側的牆壁,一個則安置在床底,做成半包的設計。

而在這個小客廳里,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隱藏的儲物格,踮腳的凳子是儲物格,用來招待客人的桌子不用時也會被摺疊起來當儲物格。

一個小房間竟然被改造成了一個完整的家,真的是不可思議。

不過這並非是屋主追求時尚才進行空間改造,而是迫不得已,因為在香港市中心,買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一套15平米的小屋售價就高達400萬港幣(約合374萬人民幣)。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能夠買下這樣一套小房子進行過渡,已經算很奢侈的事。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蟻居的終極形態,番茄君只能說你太年輕了,其實對於港漂一族而言,15平米的小屋已經算奢侈了,幾平米的小屋也不罕見。

二、4平米住母子兩人

視頻中的女子是四川人,嫁到香港後又離異了,為了能和孩子相處選擇留在了香港當起了港漂。

她之前都是住膠囊旅店,但為了讓孩子來找她時有個固定居所,她最終租下了一套小房子。

這個房子是名副其實的小,因為房子的總面積只有4平方米,租金卻要3100港幣(約合人民幣2900元)。

15平米的房子為了節省空間,屋主還會花心思去找個瘦身版的鞋櫃,但在4平米的小屋裡,是連鞋櫃都放不下的,進門後脫了鞋只能用塑料袋裝起來放一邊。

進了屋子後,結構一目了然,分為左右兩個區域。左邊的區域是私人空間,負責屋主人的衣食住行,右邊是功能區,可以休息和社交。

為了充分利用空間,這裡的床依然被抬高了,床底的空間則被做成了廚房和衛生間。不管是廚房還是衛生間,都已經被塞得滿滿當當。

這麼小的空間,連電飯煲都得買迷你號,更不用說洗衣機,所以所有衣服只能手洗,而且為了節省空間,用的是伸縮盆,需要洗衣服時就拿出來放在馬桶上搓衣服。

因為床底是廚房和洗手間,所以床體被抬得很高,人坐在床上時需要弓著腰,否則就會磕到頭。而當兒子來家裡住時,母親就會把床讓出來,自己睡地上。

相比起左半邊的擁擠狹窄,右半邊倒是顯得寬敞許多。地板做成了榻榻米,每個格子底下都可以用來儲物,中間的榻榻米更是可以升起作為桌子使用,還可以用來會客。

雖然屋子很小,但走進屋子裡,會發現屋子有不少裝飾,屋頂貼著塑料花,牆上有兒童科普海報,窗簾上帶著蕾絲。房子雖小,但能看出對生活用心經營,更能看出一個母親想給孩子好一點生活環境的偉大母愛。

三、終極小屋,兩平米的「單身公寓」

本以為4平米已經是極限操作了,萬萬沒想到,還有2平米的「單身公寓」。

2平米有多大呢?一張老式1.5米的單人床標準尺寸是1.5*1.9,占地面積2.28米,也就是說還沒一張床大。

這麼小的空間怎麼住人呢?還真有人住,屋主是一名美女健身教練。

打開門以後,這個小屋就一覽無遺了,房間的寬度就是門的寬度,不到1米。

整體房間呈狹長形,房間的盡頭放了一個小柜子,用來堆放雜物,緊挨著柜子的是床,只有65cm,只要你翻身,永遠都能面壁,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掉下床了。

而放完了床,這個房間就沒有多餘的空間了,屋主的衣服只能裝在儲物箱裡放在床底下,要拿衣服時再進行一番翻箱倒櫃的操作。

可以說2平米的床只能滿足「住」的需求,那吃喝拉撒的問題怎麼解決呢?

其實屋主租下的不止這2平米小屋,在距離出租屋幾十米的地方,屋主還租下了一家健身房,自己充當經營者和健身教練。

她每天起床後就會離開出租屋,到健身房的公共衛生間進行洗漱和如廁,吃飯問題也在健身房解決,健身房的吧檯被她改造成了小廚房,她可以在這裡給自己做三餐。

在健身房度過一天回家後,她在那個狹小的空間裡並非倒頭就睡,而是會搬出儲物箱當凳子椅子,在床上進行剪片工作,把自己一天在健身房的生活剪成片子上傳,當一個健身UP主。

可能有人會問,她為什麼不直接在寬敞的健身房打地鋪,再怎麼樣也比2平米的小屋強。其實這是因為香港規定商戶用地內不能住人,一旦被發現違規就會遭遇巨額罰款,所以女生下班後並不能在健身房留宿。

在外人看來,這名女生算得上年輕有為,小小年紀就自己創業當老闆經營一家健身房,但誰能想到光鮮的背後是那間2平米不帶窗的小屋呢?

不過屋子雖破雖小,但這都只是暫時的,一個有魄力住小破屋、能夠忍受吃苦耐勞的年輕人,又何愁沒有光明的未來?

四、屋子大小不決定人生的成敗

看了這麼多蟻居的人,可能有人會覺得他們很可憐,連住得舒適都做不到。

但番茄君卻不這麼認為,房子固然重要,但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或許他們在住所上比不上很多人,但他們的幸福感未必比別人差。

15平米小屋的主人敢於離開父母自己獨立生活,已經比很多啃老的年輕人要強上許多;

4平米小窩的離異媽媽為了兒子選擇當港漂,有孩子在身邊,估計是一百平的房子都換不來的幸福;

2平米房間的美女教練,雖然住得差,但每天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拚,這2平米承載著她的夢想和希望。

屋子的大與小,不是衡量一個人成敗的標準,一個人的精氣神才是,哪怕是蟻居,只要你的人生有目標、有追求,同樣能收穫大大的幸福感。

所以如果你還在為買房困擾,不如先把這些問題放一邊,先好好成長自己、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租來的房子還是買的房子,不管大還是小,只要好好經營,都能成為那個為你遮風擋雨溫馨的家。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a945fa97eec571c5bf23caa94c103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