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眾取寵?有專家對《繁花》發聲:劇情亂七八糟,演員用力過猛

2024-01-21     電影番茄

原標題:譁眾取寵?有專家對《繁花》發聲:劇情亂七八糟,演員用力過猛

《繁花》已落下帷幕,然而關於它的討論卻沒有停下。

近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發布了一篇短文,闡述了自己對《繁花》的看法。

在這篇文章里,李玫瑾的用詞犀利,態度明確:《繁花》是一部光有面子沒有里子的矯揉造作之作。

她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主要有三點:劇情亂七八糟、演員用力過猛裝腔作勢、人設鬧騰不正常。

但在番茄君看來,李玫瑾的觀點過於片面和武斷了,而且在這番言論被質疑後,她更是再接再厲又發了一篇更長的文章,字裡行間頗有要把這一話題進一步「炒熱」之感。

眾所周知,如果一個觀點是主流的、是和大眾想法一致的,那它就不會激起太大的風浪,只有那些不一樣的聲音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而李玫瑾專家對《繁花》的評價之所以會引起熱議,也從側面說明了她的這一觀點並不被大家所接受。

這番言論是否有譁眾取寵之意,特別是她批判《繁花》的幾個觀點是否正確?只要認真看過劇的人都知道站不住腳。

一、閃回的手法不等於「亂七八糟」

李玫瑾認為《繁花》不好看的第一個原因是劇情亂七八糟,番茄君在看到這個形容詞的時候,立馬就明白了李玫瑾所述何意,卻對她的觀點不敢苟同。

看過《繁花》的人應該都知道,王家衛導演並不是以常規電視劇的敘事手法來進行拍攝,而是運用了大量的電影語言。

從第一集開始,《繁花》就用了大量插敘、倒敘、閃回的手法,將一件事打亂了來說。

如果按照大家常看的電視劇來拍,那麼《繁花》第一集應該是這樣的:從阿寶拜師爺叔那一段開始拍,然後講他在爺叔的指導下撈到第一桶金,而後逐漸做大做強,再講他如何捲入「414事件」引發事故,而後因為這場車禍各方人物再依次登場……

如果王家衛是這樣拍《繁花》的,李專家估計就不會用亂七八糟來形容它了。但這樣拍出來的《繁花》,花色至少遜色一半。

王家衛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會弔觀眾胃口,他一上來就是一場車禍戲,卻不告訴觀眾為啥會被撞,讓觀眾自己去猜。

而在觀眾猜測的時候,又通過回答警方問話的形式,來講述劇里其他人物和阿寶的關係。這樣的處理手法,最大程度將故事的表達戲劇化,同時也讓觀眾一開始就抱著審視的態度去觀察每一個人物,讓人以最快的速度記住他們。

在這個過程里,其實觀眾已經不只是作為旁觀者看戲了,而是身臨其境,站在了阿寶的角度去觀察每一個人,也為後續各個角色的人性展露做好了鋪墊。

並且在之後的劇情里,王家衛也將這種手法進行到底,讓故事始終保持著一定的神秘感,引人入勝。

所以,番茄君完全不認同李玫瑾專家批評的關於《繁花》劇情「亂七八糟」的言論。

不平鋪直敘不等於亂七八糟,否則文學上就不需要插敘、倒敘,電影里也不會有蒙太奇的鏡頭,這些打亂順序的存在,是為了讓故事更有魅力。

《繁花》里雖然用了大量閃回,但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整個故事是完整的,經得起推敲的,亂中有序,回味悠長。

與眾不同的表現形式,也是讓《繁花》區別於其他電視劇的一大特色,我們不能因為這種拍攝手法在電視劇里不常見就急於否定它。

二、有腔調不等於演員「用力過猛」

李玫瑾專家對於《繁花》的第二個評價,是針對演員的,認為他們用力過猛、裝腔作勢。

「裝腔作勢」這個詞,其實很有意思。

《父母愛情》里一心追求更好生活,略微有一點小資情懷的安傑被所有人說是在裝腔作勢。

《金婚》里,文化水平比鄰居高的文麗,每天被鄰居嚼舌根,也是說她裝腔作勢。

還有《我們的日子》里的劉淑霞同樣因為對生活品質要求高一點,而被說裝腔作勢。

在很多人看來,只要一個人表現得和其他人不同,更精緻一些,更有腔調一些,那麼這個人就是在裝腔作勢。

不知李玫瑾專家是否也是這樣的看法?

她看不慣的,可能是阿寶在劇里的自信張揚,是爺叔那股子泰山崩於前仍不動如山的鎮定,是李李的精於算計、是玲子的能折騰……可能她還看不慣這些人講話的那股子腔調,覺得不夠質樸、不夠接地氣,於是認為他們用力過猛,裝腔作勢。

但番茄君覺得《繁花》能夠讓人感到「裝腔作勢」,那才真是拍對了。

如果《繁花》播出後,觀眾用質樸、敦厚、接地氣來它,才真正說明了《繁花》的失敗,而當你覺得它在「裝腔」,那可能恰恰拍對了上海「腔調」。

說演員演技用力過猛,其實也是同一個道理。

上海人常常被說「裝」這個詞,其實就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一股特別的韻味,你可以說是自視甚高,也可以說是富饒條件下養出的矜貴嬌氣。對於上海人的評價各有說法,但不可否認,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也是上海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獨特氣質。

胡歌、馬伊琍、唐嫣、鄭愷這些土生土長的上海演員演出來的,就是這種特殊的上海氣質。

如果你看過《愛情神話》,就會發現上海演員演上海戲時,都有著相似的味道,包括倪虹潔、吳越、徐崢,皆是如此,這不是用力過猛,而是本色還原上海味道。

除了說演員裝,李玫瑾還覺得胡歌和唐嫣在劇里的表現不夠文雅、不夠淑女。

我覺得李玫瑾專家的看法就像一個古板的大家長,她對人物設置了太多的條條框框來約束他人的行事作風,固然上海小姐中有溫柔、嗲聲嗲氣的,但也不排除有汪小姐這種大大咧咧,或者像玲子這種精於算計的女子。

如果一部電視劇里的人物都按照她的要求來拍攝,我們又如何能看到立體的人物形象呢?

在番茄君看來,《繁花》的演員非但沒有用力過猛,反而演技精湛。

游本昌的演技自不必多言,光是他看著胡歌變裝憶往昔崢嶸歲月的那一個眼神,番茄君就覺得各大頒獎禮的最佳男配獎都該歸其所有。

辛芷蕾飾演的李李,有韻味、有智謀、有腔調,讓人看到了女性獨有的魅力。尤其是她和A先生分別的那場戲,眼睜睜地看著對方跳海卻無能為力,那種撕心裂肺的演繹,真的很讓人共情。

唐嫣飾演的汪小姐,是劇里的一抹亮色,她這次在演技上確實有很大突破。

比如:遭到誣衊的那場戲,唐嫣不管是台詞還是氣勢上都完成了脫胎換骨,尤其是最後和督查組的人對視,眼中那被冤枉的氣憤、不甘和倔強都特別到位。

同理的,像胡歌、馬伊琍、陳龍等人的演技也都發揮穩定,可以說《繁花》里就沒有演技特別拉垮、浮誇的演員。

三、能折騰不等於「不正常」

李玫瑾的最後一個控訴,覺得《繁花》里的人不正常,把日子過的亂鬨哄。

這一點更是好笑,這個世界上固然有一心想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找一個好人嫁了,然後相夫教子。

但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有人追求安穩度日,也有人覺得人生短短几十年,就該闖一闖。顯然,《繁花》里的角色更多的是後者。

《繁花》不是一部家庭劇,而是一部商戰劇,劇里的人有攪動股市風雲的大佬、有周旋於各色人物之間的酒店老闆娘、有抓住時代機遇的外貿從業者……你可以說他們能折騰,但不能說他們不正常。

不管在哪個年代,敢打敢拼的人都不會是安分守己的人,他們一定是能折騰、想著法子把日子過得轟轟烈烈的,否則又怎能出闖一番大事業來。

你看《風吹半夏》里的許半夏,不也是沉沉浮浮,能說她不正常嗎?

再看《夢中的那片海》里的肖春生,當兵、退伍、從商,同樣是在人潮里翻滾著成長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有些人總是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但李專家的話屬實有點黨同伐異了,竟然將人家的生活方式說成不正常,讓人無法理解。

如果阿寶、玲子、李李、汪小姐都如李玫瑾專家所願,能踏踏實實、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那《繁花》就不是《繁花》了。

所以,通篇分析下來,番茄君認為李玫瑾專家的批評有譁眾取寵之意,如果一個人從一開始就是帶著牴觸、不屑的心理來看待這部作品,那她的眼裡只會留下不堪和糟粕。

但事實上,繁花能成為近期最熱門的電視劇,能收穫8.5分的高分,超80%給它打八分及以上的評價,這樣的劇又豈會是一部被貶低得一無是處的作品呢?

這個世界很大,允許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存在,但這個世界也是講道理的,如果張嘴就來譁眾取寵的言論,番茄君覺得還是少說為妙,否則只會徒增笑柄。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04b60bea84ada30e7d07cbb26185f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