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士郭蓉蓉:對越戰爭中首位犧牲的女兵,頸部中彈,遺體被燒毀

2023-01-02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女烈士郭蓉蓉:對越戰爭中首位犧牲的女兵,頸部中彈,遺體被燒毀

2014年的清明節,一位身穿綠色軍裝的女戰士,來到了山東福山烈士陵園。從走進烈士陵園的那一刻起,她的心情就無比沉重,努力地控制著眼角的淚水。

最後,這位女戰士在其中的一位烈士墓碑前停下了。當看到昔日戰友的照片時,她一直壓抑的情緒還是徹底失控了,眼淚順著臉頰緩緩流下。

隨後,這位女戰士屈膝蹲下,她慢慢地拿出手帕,開始小心翼翼地幫戰友擦拭墓碑。她一邊擦,一邊哭,其情景令人無比動容。

這位為了祖國和平,而長眠於地下的戰士,名叫郭蓉蓉。她是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第一位犧牲的女兵,也是電影《芳華》中何小萍的原型。

1:

1955年,郭蓉蓉出生於山東省福山縣的一戶普通家庭。雖然是女嬰,但父母對她疼愛有加,並為女兒取名為「郭蓉蓉」。

郭蓉蓉出生這年,新中國已成立六年。在經歷了多達半個世紀多的戰火後,中華大地終於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當然,戰爭帶給國人的創傷卻沒有被時間淡化,尤其那會「抗美援朝」剛結束三年,戰爭的殘酷和陰霾,依然迴蕩在國人心中。

與此同時,那些經歷過戰火的人,深知和平不是平白來的,是無數先烈們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永遠不會那些英雄事跡。

在郭蓉蓉小的時候,父母也會跟她講關於戰爭年代的故事,同時也教育她長大以後要報效祖國。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郭蓉蓉養成了充滿責任心和正義感的性格。同時,她對軍人也多了一絲敬畏和期待。

到了少女時代,郭蓉蓉萌生了當兵的想法,每次想到戰士們保家衛國的場景,她就覺得熱血沸騰。

而幫她實現這個夢想的就是她的哥哥。當時郭蓉蓉的哥哥在北京工作,她也從老家前來投奔哥哥,哥哥因為疼愛妹妹,就讓她去學習舞蹈。

其實,郭蓉蓉跳舞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天分,但是她卻很努力,每個動作都重複無數遍,力求做到最好。

學習舞蹈之餘,郭蓉蓉就哥哥談到了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入伍當兵。哥哥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既然你喜歡跳舞,那就去當文藝兵。

轉眼到了1974年,此時的郭蓉蓉已經到了可以入伍的年齡。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19歲的她報名參軍,並成功入選為文藝兵。

2:

走進部隊後的郭蓉蓉,在部隊的嚴格規定下,成長為了一名非常有責任心的女兵。期間,因為工作需要,郭蓉蓉經常隨部隊輾轉多地,為指導員和各地戰士們表演節目。

在一次演出中,郭蓉蓉因為過於辛苦,加上血糖低,不慎摔倒,身體都出現了淤青,可他只休息了一晚上,次日就不顧身體的疼痛,再次站在了舞台上。

郭蓉蓉之所以忽略傷痛也要堅持演出,就是因為她不想因為個人身體問題,而耽誤了整個節目的進度。

負責任的態度和積極認真的心態,讓郭蓉蓉贏得了領導和戰友們欣賞和讚許。為此,郭蓉蓉也通過了嚴格的考驗,被批轉入黨。

在黨旗下宣誓那一刻,郭蓉蓉激動到熱淚盈眶,她也在心裡告訴自己,但凡祖國有需要,自己一定義不容辭,哪怕流血犧牲也無所謂。

入黨後的郭蓉蓉,對工作更加之認真,並被調到人民解放軍第一六二師政治部政,擔任電影反映員。

從此後,郭蓉蓉的生活更加忙碌了,每天不但要放好幾場電影,而且還要負責機器的護理和清潔工作,有時候甚至飯都顧不上吃。

縱然如此,郭蓉蓉卻毫無怨言,她是一個勇於自我犧牲的人,只要是工作所需,她都會義無反顧。

而且,郭蓉蓉骨子裡擁有著山東人的熱情和為他人考慮的善心,有時候雖然自己很累了,但為了其他同志能夠得到更好地休息,她都會堅持頂崗。

郭蓉蓉的認真和善良也得到了部隊領導的盛讚,只要是她交到她手上的任務,絕對會完美地完成。

如果不是中越戰爭爆發,郭蓉蓉在部隊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然而,那場戰爭卻讓她的生命過早地結束了。

3:

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原本郭蓉蓉是不必去戰場的,但身為軍人,國家有需要,她怎麼會安心留守在部隊呢?

經再三申請,郭蓉蓉終於得到了組織上的批註,同意她去前線和戰友們並肩作戰。得到通知那一刻,郭蓉蓉無比激動,並和哥哥做了告別,只是沒成想,這一別就是一生。

到了前線後,郭蓉蓉被分配到了「傷烈組」,主要負責照顧、運送傷員和後勤等工作。第一天到達前線後,郭蓉蓉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看著年輕的戰士們被子彈和炮彈扎傷的樣子,郭蓉蓉心疼不已,所以,顧不上舟車勞頓,她剛前年就開始投入到工作中。

因為戰爭剛剛打響,一切都處於混亂中,為了確保傷員得到有效救治,郭蓉蓉和戰友們一起搭帳篷築房,還要冒著炮火去找水源。

很多事情原本都是男人乾的,可郭蓉蓉都搶著干,在她心裡戰場上沒有男女之分,如果有需要讓她去拿槍打仗,她也完全沒問題。

帶著這股信念和力量,郭蓉蓉很快就適應了戰場上的瞬息萬變,成長為了一名不畏艱難和生死的女兵。

之後的戰鬥中,郭蓉蓉數次來往於中越邊境,和戰友們一起將傷員和烈士運送回國妥善安置,每天他們都奔波在戰場與後方的公路上。

雖然沒有在戰場上和敵人正面交鋒,但這個工作的危險係數也極高,尤其是沿線公路上,經常有敵軍出現,敵人的冷槍冷炮可以說是防不勝防。

但郭蓉蓉並不害怕,只要能救助傷員,將我們的烈士遺體運回到國內,哪怕在子彈中穿梭她也心甘情願,她還得樂觀地鼓勵那些傷員,好好養傷,爭取早日返回戰場。

4:

1979年2月26日這天,郭蓉蓉再次跟隨「傷烈組」來到了前線,準備護送烈士回國,因為擔心敵人突襲,所以在回去的途中,郭蓉蓉就主動請纓,守在卡車後面。

一路上,郭蓉蓉都高度集中注意力,眼睛不停地看向不同的方向,生怕有什麼意外。白天的時候一切都還正常,臨近傍晚的時,公路上有些安靜,顯得很詭異。

郭蓉蓉心裡祈禱,希望一切順利。然而,就在她默念的過程中,突然傳來了槍聲,眨眼間卡車就遭到了敵人三面火力點的猛烈攻擊。

密集的子彈猶如雨點一般,紛紛射上卡車,混亂中一顆子彈殘酷地射在了郭蓉蓉的頸部,她當場犧牲。

當時,同車的另一位姓趙的女兵,被突來的狀況嚇到了,因為天氣黑,她並不知道郭蓉蓉已經犧牲,還跑上前去抱住她,摸索著尋找傷口,要為她包紮。

這時,子彈也射進了駕駛室里,司機的腿也被打壞了。而副駕駛上坐著的是九連的副指導員,作戰經驗豐富的他,趕緊將司機背下車,同時呼喊小趙拿槍警戒,幾個人迅速隱蔽到了路邊的叢林處。

他們剛隱蔽好,敵人就沖了出來,並迅速包圍了卡車,他們見車上沒人,只有一具女性遺體,就轉身離開了。

而就在離開前,他們竟然用一把火將卡車燒毀了,同時葬身火海的還有郭蓉蓉的遺體。

當指導員等人再次返回到卡車的殘骸處時,看到的場景則十分慘烈,樂觀、堅強、善良的郭蓉蓉,遺體被燒的不成樣子。

因為遺體支離破碎,無法運送回國,部隊只能在越南為她舉行追悼會。

犧牲這年,郭蓉蓉年僅23歲。

她將自己年輕的生命,獻給了忠愛的祖國,她也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第一位犧牲的女兵。

當郭蓉蓉犧牲的消息在部隊傳開後,更加激發了戰士們戰鬥的決心,大家都發誓要為郭蓉蓉報仇雪恨。

郭蓉蓉犧牲後,師政治部給她追授了個人三等功,並追認為烈士,並於1979年,將她的骨灰安葬在了廣西龍西烈士陵園。

多年後,郭蓉蓉的墓碑被遷回到了老家山東福山烈士陵園。

當她的革命事跡被報道後,無數人都被這位女烈士感動到落淚,許多人更是從外地趕到烈士陵園祭奠英烈,其中也包括郭蓉蓉生前的戰友。

其實,郭蓉蓉本可以不去犧牲,但身為一名軍人,她選擇迎難而上,並為祖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如今,那段悲壯的歷史已經過去近四十年,我們也過上了國泰民安的生活。

但無論到何時都不要忘記,為了和平,我們的先烈們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和犧牲。

向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所有戰士和犧牲的烈士們,致敬!!!

——本文完結,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9f2eb0911aa16ab5f1d6faccc1ac1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