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點,福建小城,5個孩子溺亡細節曝光:這一次,兇手的名字叫善良

2022-03-18     小樹苗兒童教育

原標題:凌晨2點,福建小城,5個孩子溺亡細節曝光:這一次,兇手的名字叫善良

文 | 王耳朵

王耳朵先生(ID: huangezishiba)

3月13日,是上個周日。

凌晨2點多,福建霞浦縣城的一家酒吧,6個20歲左右的年輕人走了出來。

這是剛剛結束了聚會的2個女生、4個男生。

天還沒亮,幾個人一同往前走著,行至一座大橋時,其中一人突然跳進河裡自殺。

自殺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悲劇。

看到小夥伴輕生,命懸一線,其他5個同伴,一個個都急了。

他們先後跟著跳了下去,慌忙想去拉朋友一把。

但,他們落水的地點,是在河道的中央。

3月的凌晨,河水溫度還很低,水流又急,河面也只被路燈的微弱光線照亮。

他們拉不動人,自己也漸漸體力不支。

5個年輕的少男少女,接連被河水吞沒。

只有一位施救的孩子,僥倖撿回了一命。

河水有多深、多險?

後來專業的救援隊伍,從凌晨2點多,一直到早上將近8點,才將5個遇難的孩子全部找到。

除一人被衝到了河段下游之外,其他4個孩子,彼此只隔著很近的距離。

哪怕他們已經足夠拚命,只差一點點就拉住了彼此。

但在洶湧的河水裡,什麼也無能為力。

這是這個春天,一個無聲又剜心的悲劇。

我想抱抱那幾個施救的孩子。

夥伴危急之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樸素無私的善意。

救人的手,奮不顧身地伸出,那麼勇敢,那麼熱血。

可我也想對他們說:孩子,我寧願你不那麼善良。

因為年輕的他們沒有想過,這樣不僅救不了同伴,還可能害了自己。

讓幾個家庭,陷入哀慟。

他們單純的仁愛、仗義,卻製造了更大的悲痛。

我更想說: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教育、價值觀里,救人於難是正義,見義勇為是無私。

我們歌頌著樂於助人,仁慈慷慨,鄙夷著見死不救,自私懦弱。

這當然是對的、好的。

但我們唯獨忘了一切善良的前提,是具備行善的能力。

救人,一定不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基礎上。

是的,在看過太多類似的悲劇後,這一次,我不想再鼓吹奮不顧身的善良。

01

我想對所有孩子說:你並非必須做一個小英雄。

去年夏天我就寫過一件事,山西8個放暑假的孩子,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去黃河游泳。

但正值汛期,水位高,泥沙稠,有6個孩子先後被卷進激流,再也沒有出來。

另外2個孩子,一個年紀太小,一個身體不適,留在岸上給小夥伴們看衣服。

他們親眼目睹了,其中2個溺水的孩子,曾成功逃生。

可萬幸脫離危險的他們,回過頭看到還有4個朋友在水中掙扎。

於是趕緊返回去救人,結果被河水吞噬。

本能讓他們逃生,但善良卻讓他們舍了身。

悲劇聽起來驚心,但更驚心的在於:這不是偶然個例,而是普遍中的一個典型。

溺水,早已是青少年兒童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殺手。

而在搜集、盤點未成年人溺水案例後我發現:

很多時候,孩子們都是像上面這起事故一樣集體溺亡。

3個、4個、5個、8個......一個孩子失足落水,其餘同伴一個一個上前施救。

結果,無人生還。

圖源:華西都市報

曾有一個初中女孩溺水,另外3個小姑娘手挽手下河救人,全部遇難。

參與搜救的老漁民目睹打撈上來的遺體,泣不成聲:

「3個娃娃,你抓著我,我逮著你,孩子們出水那一刻,我的眼淚唰一下就滾出來了。」

他們都是好孩子,有最單純的善念。

在我們大人的教育下,他們堅信仗義是美德,勇敢是高貴的品質。

種子播撒在孩子的心裡,開出純真的花朵,讓他們在同伴遇險時,敢奮不顧身。

但我們最該告訴孩子的是:面對這世界,你還有太多的無法承受。

你只是孩子,能力弱,缺乏足夠的經驗和智慧。

一腔孤勇,可能換來的是更大悲劇。

每個孩子都是被媽媽捧在心尖上,被爸爸馱在肩膀上長大的。

大人們需要的從來不是一個小英雄、小烈士,只是一個平安健康的你。

早在2015年8月,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中,就刪除了「見義勇為,敢於鬥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等內容。

改為:「會自護,懂求救」。

所以,請一定告訴孩子:

如果有小夥伴遇到危險,正確的做法是,丟給遇險者觸手可及的救援工具,或者大聲呼喊大人,打110、120。

比起見義勇為,好好活著,才更重要。

02

我還想對所有女性說:任何時候,請先保護好自己。

就在前幾天,我在網上目睹了一個父親的崩潰。

他的女兒名叫譚媛,才20歲,年輕,漂亮。

喜歡唱歌、表演,剛剛考上了一所不錯的藝術院校。

圖源:抖音@媛

幾年前,她患過輕度抑鬱症,在藥物和家人的陪伴下已經走出陰霾。

上了大學,經過父親的同意,交往過一個男友。

但不久,兩人分開。

之後,這個男孩與譚媛的閨蜜又開始交往。

那天,凌晨3點,閨蜜打電話求譚媛幫忙,說兩人吵架鬧分手。

這本是另兩人之間的問題,可譚媛不忍閨蜜受委屈,放下電話就去了定位的地方。

沒想到男孩在爭吵中情緒激動,以死相威脅,跳進河裡。

譚媛急忙下河救人,卻不敵男孩在水中下墜的重量,兩人都消失於水面。

她的父親說,女兒其實根本不會游泳,更沒有救人的經驗。

可那個深夜,她為保護好友出了門,又為別人的情愛糾葛,搭進了自己的性命。

在譚媛的社交媒體上,還保留著很多她生前的視頻。

她的父親,只能每日隔著螢幕,留戀著女兒最後的印記。

這個好姑娘,跟所有女性一樣,心軟、慈悲,有強大的共情能力,還有讓人敬佩的勇氣。

願意守護友情,保護他人。

就如江歌。

但別忘了,在男女暴力糾葛中,女性其實是弱勢群體。

這不是性別歧視,而是事實。

一個在分手時糾纏不休的男人是危險的,衝突之後,偏執的他們會做出意想不到的舉動。

情愛衝動後的打、殺事件,還少嗎?

所以女孩,哪怕你再獨立、勇敢,也要留一分防備與機敏。

朋友被糾纏,需要你幫助,你可以陪她去住酒店,鼓勵她報警、告訴家人,尋求更有力的支持。

可以給她經濟上的幫助,也可以給她安慰的陪伴。

說穿了,我們能給的,永遠只限於力所能及的幫助。

你的羽翼有限,別在呵護朋友時,讓自己淋得透濕。

03

我更想對所有普通人說:你的善良,應該有度。

去年5月末的南京,繁華的新街口,41歲的吉某因感情糾紛,當街駕車碾壓前妻。

又四處撞人、捅傷多人,致8人受傷。

當時,一個名叫邱紹春的男人站了出來。

他赤手空拳衝上去,一腳踹開吉某,試圖阻止他繼續行兇。

可殺紅了眼的吉某對準邱紹春就是2刀。

邱紹春踉蹌卻沒有後退,仍與之搏鬥,結果又是3刀,胸口、肚子、大腿......

他的腸、胃被刺穿,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識。

被送進ICU的邱紹春,成了所有人心中的英雄,被親切地稱為「南京胖哥」。

可他,失去了部分生理機能,30多歲的年紀,一度無法控制自己的排泄,只能掛著造瘺袋。

疤痕像訂書機似的密密麻麻釘在肚皮上。

原本是國家二級運動員,出事後連桶裝水也提不動。

因此丟了工作,女友也不得不辭職在家照顧他。

自卑讓他甚至抬不起頭。

幾次手術後,如今的他已慢慢恢復,但又得花漫長的時間健身、訓練,只為回歸正常生活。

圖源:新華社紀錄片《2021逐光而行》

即便「胖哥」從未對自己的挺身而出後悔,即便他說,血性的男人不該退縮。

即便他值得所有人的掌聲和讚頌。

可你想過沒有,那些以命相博的英雄,首先也是個活生生的普通人。

寒刀面前,他們也許不懼,但血肉之軀,怎敵鋒利的銳器。

萬幸,胖哥保全了一條命;可萬一不幸呢?

這世界很好,很多人在救與不救之間,會毅然選擇前者。

但也請記住,永遠要對意外有所警惕,對自己的生命,有所敬畏和尊重。

如果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以眾人之力壓制住歹徒,第一時間幫助疏散群眾、打電話報警,哪怕流點血、受點小傷,作為一個男人,我也會不辭這份正義。

但如果不能,如果你的見義勇為是以犧牲自己為代價。

那麼報警、呼救,也是你能力範圍內所盡的努力。

否則你的無畏,就是對自己、對家人的重擊。

人的善良是有度的,是衡量自身,達者助人,弱者量力而行。

04

寫這篇文章,不是叫人自私,冷漠。

恰恰,是因為愛,愛這些勇敢的人們,他們書寫了普通人溫暖的底色。

更因為怕,怕再有這樣的悲劇發生,怕更多的家庭破碎。

所以下一次,面對有人溺水,有人跳樓,有人搶劫殺人......一切可怕的危險。

但凡你沒有絕對的把握、足夠的能力,最好的選擇,是及時報警,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求助消防員,縮短救援時間,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讓那些專業的、有能力的人,做出比你更高效、損失更小的施救。

這不是明哲保身,而是更智慧的正義。

善良不該被不計代價地鼓吹,見義勇為不該被不顧後果地灌輸。

愛人之前,你需自愛,才能推己及人。

勇敢之前,也請明白,這世上永遠有你力所不能及之事。

生命是嚴肅又脆弱的,這話雖然簡單,卻該被每個人銘記。

只希望,每個人都平安、健康,不必再有這樣讓人痛心的善良。

限時228頁的英語高頻常見句子綜合練習寶典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小學到高中各學科同步精品課回覆:雲平台)

限時這套BBC兒童新聞節目,學英語看世界簡直太贊了

限時19套詞族共1400多頁,搞定自然拼讀中全部詞族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986f45cbd44bf6084be0bccde14a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