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孩子問:學數學化學物理有什麼用?正確的回答是這樣的

2022-12-15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上初中的孩子問:學數學化學物理有什麼用?正確的回答是這樣的

晚上下班回家,看見女兒坐在書桌前,雙手托著下巴,眼睛直勾勾看著窗外,根本不在學習狀態。

我輕輕「咳」了一聲,她才猛然驚覺,轉過頭看著我。

沉默一會,她對我發問:「媽媽,你說,學數學化學物理有什麼用?將來的生活根本用不著?」

「誰說用不著?」我脫口而出。

女兒睜大眼睛盯著我說:「別忽悠人了,你生活中要用到數學、幾何,要去做論證題嗎?那些化學元素表對你又有什麼作用…」女兒一口氣羅列了很多看起來用不上的知識。

我心中一沉,女兒是遭遇學習困惑了。她也許是真的不明白學習數理化的意義,也許是學習壓力太大,學不進去,在尋找不用學習的理由。

我知道自己必須去面對女兒的問題,為女兒解開這個心結,唯有如此,女兒才能在求學的道路上走快走遠。

我望了一眼女兒散落在書桌上的各種數理化叢書,心中明白:孩子從小學進入初中,學習內容和要求都有了質的飛躍。女兒的困惑其實是不少初中生的困惑,知乎上也曾見過類似的問題,這對於家長而言,也是考驗的時候。

理解孩子,用愛給孩子學習的動力。

初中的孩子,正好進入青春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如果家長強勢打擊,孩子必定逆反;如果家長引導不到位,孩子則可能疏於學習。

只有理解和愛,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學習需要四個基柱,即自尊心、注意力、情緒和環境。

孩子學不下去,家長千萬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聽過家長大聲訓斥孩子:「老師要求讀,你就必須讀!那麼多話幹嘛?是不是在找藉口偷懶?」也聽過家長直戳孩子:「自己讀不懂不說,卻說讀了沒用,真夠羞人。」孩子的自尊讓家長的話語擊得碎了一地。失去自尊的孩子,往往無法再用心學習。

孩子們讀書有這麼一種現象:越是成績好的科目,孩子越有興趣,並越讀越好。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這一科目滿足了孩子的自尊心。

所以,只有不責怪孩子,保住孩子的自尊,才能讓孩子有信心去讀好。

孩子不管學習什麼,要學出效果,都需要有好的情緒和好的環境。

記得曾經看見孩子拖拉不學習,就忍不住發脾氣,結果孩子立馬離開書桌,並坦然告知:「我現在沒心情學習了,縱然我拿著書,腦子也集中不到書上.…」我恍然大悟,我急於孩子趕快學習,卻用責罵破壞了孩子的情緒,適得其反。

孩子現在對學習數理化存在困惑,家長首先要理解,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然後再循循善誘,只有這樣才可能有效果。

讓孩子明白學習數理化的作用。

學習數理化從生活的表層看,好像作用不大。有人會這麼認為:日常生活用到的教學,基本小學程度就應付得了;至於物理,頂多就是知道一些用電知識;而化學不過是救火常識等,況且這些都可以通過專業的培訓獲得,似乎不用從初中就開始讀數理化。

但是,如此認知只局限於生活的最基本層面,只相對於沒有任何專業的普通人來說。生活中大量的職業需要數理化知識。不懂物理學成不了電工;不懂化工製造不出各種日常用品;不懂數學任何公司、工廠都運營不了。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國家開設每門學科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

沒有數理化,就沒有科學家,就沒有現在的現代化和高科技。縱然自己沒有能力、沒有興趣從事科研,但各行各業也都離不開會運用、會操作的人。

可以說,不學數理化,不懂數理化,人生必定有太多的局限。這不僅僅是擇業的問題,還是職業發展的問題。

作為行走在職場中的成年人,基本都有這樣的感受:高學歷的人或者理科出身的人,其悟性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比一般人強,這類人在職場上的發展相對更快。

學習數理化,不僅學習了知識,更重要是在學習中鍛練、提升了一個人的思維能力。

哪怕畢業後相關知識派不上用場,但通過學習已經提升的學習力和思考力會促使工作能力有了更好的表現。有學與沒有學,學得好與學得不好,會悄悄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囯家把數理化納入高考,並占了不少的比重,這是挑選人才、培養人才的需要。

都說高考是最公平的競爭,為了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每一個學生從初中開始就要認真學好數理化。同時為了以後獲得更好的職業,人生有更廣闊的前景,更應該學好數理化。

教會孩子學習數理化的方法。

數理化相對於語文、英語等學科,學習難度稍微大了一點。有些孩子儘管用了很多時間學習,知識點似乎也懂得,但一改變題型,或換一種方法描述,就不知從何下筆解題。

學習數理化,先要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其中數學是最基礎的學科,應該從小培養起。

首先,學齡前的孩子,應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孩子感知數字。教孩子識數,要跟實物聯繫在一起,不能空談數字。還要通過實物的增加、減少認識數及加減運算,讓孩子對數學有所認識並產生興致。通過和孩子做遊戲,尤其是帶有數字、需要運用空間、時間等元素組成的遊戲,去開啟孩子的數學思維。

孩子讀小學後,家長要鼓勵孩子發現數學多變的方法,啟發孩子進一步思考,並抽時間跟孩子進行互動、競算,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和孩子一起關注生活中的數學,比如買東西價格的計算,對商場各種促銷活動的研究,發現最合理、最有性價比等,讓孩子對學數學更有興趣。

進入初中,數學是基礎,一般而言,數學學好了,物理化學比較容易上手。相反,如果數學沒學好,物理化學學起來難度就有點大。

初中數學公式多,定理多,但不是熟記這些就能解題。首先要掌握例題的解題方法,然後解答類似的題,再「一題多解」及「多題同解」,開拓自己的思路,提高解題能力。學習數學一定的練習非常必要,但也不要「題海戰術」,過份做題有時會讓自己疲倦、厭煩,要把握好度,讓自己保持解題的興致。

物理、化學相對於數學,在記住知識點的同時,還要重視觀察。要堅持做好知識整理,對不懂的題和錯題一定要搞清楚。同時這兩門學科是初中才入門,基礎知識很多,記憶非常重要,所有的知識均環環相扣,具有系統性。

可以說,學習數理化,一通百通,一堵諸多堵,關鍵是知識的掌握不能疏漏,不能解答的難題不要隨意放棄,保持住學習熱情,學好數理化也就不是難事。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7d0066b6806b88662fdeedb81d5bd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