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考的時候,很多學生對於未來都沒有太清晰的規劃,對於專業也不知道該怎麼選。
大多數都是由家長決定的,在看到當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後,在專業的選擇上,家長都更加傾向於未來工作性質穩定的專業。
是鐵飯碗就更好了,所以師範和醫學類專業成為了報考的熱門專業,其實這兩個專業自古以來就是大熱門專業。
這幾年更為熱門,報考人數劇增,同時錄取分數線和就業的門檻也比較高,尤其是醫學生,考研讀博是常態。
這個也是為什麼經常聽到有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原因,並不是說醫學專業不好,而是學醫之後的路實在是太難走了。
二本院校的「醫學生」,畢業後都在做什麼?
大家都說高考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是以前,過去大學生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不管是什麼專業,都能找到令人羨慕的工作。
但是如今再說高考是很難改變命運的,最多是對以後的發展有比較大的影響,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學歷貶值的嚴重。
只有考上名校的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才會有優勢,可能考上名校的大學生寥寥無幾,大多數學生最終的歸宿都是二本院校。
對於工科類的專業,未來從事技術崗的大學生來說,二本院校或許還有就業的可能,但是對於有些專業來說,二本院校基本上就業無望,比如醫學生。
醫學生的就業門檻是非常高的,屬於優中選優,哪怕是考研讀博,如果第一學歷是二本,也進不了那些好的醫院。
而且對於二本畢業生來說,醫學專業考研也是難度比較大的,很難上岸,那畢業於二本院校的醫學生,都去哪兒工作了呢?
有的學生不想讓自己的專業白學,會選擇一些和醫學相關的專業,比如醫藥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技能根據已有的醫學知識進行講解,也能積累更多銷售方面的經驗,為以後從事相關專業奠定了基礎。
還有的學生在大城市看不到希望,會選擇來到鄉鎮醫院,二本的學歷是比較夠用的,雖然工作穩定,但是發展有限。
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可能也會選擇出國留學,但更多的學生迫於現實的壓力,選擇了轉行,考公或者進入職場成為一名白領,又或者是自己創業,讓人心酸又無奈。
醫學專業逐漸「精英化」,分數不高這幾個專業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醫生的責任是救死扶傷,因此對醫生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學歷和能力都缺一不可,而且國家也有意把醫學專業精英化。
而精英化主要就體現在學歷方面,高考分數不高的學生是不太建議選擇臨床這樣的專業的,將來的就業可能會成為難題。
如果想要學醫,這幾個專業還是比較友好的,首先就是眼科專業,電子產品的普及,以及學習壓力的增加,學生的視力也是越來越不好。
對眼科的需求量也會逐漸增多,其次還有口腔醫學,對於口腔問題,大家都越來越重視,發展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這兩個專業的薪資待遇也都非常的可觀,學習起來也不沒有臨床難,考研的競爭力也不算激烈,最重要的是,即便是本科畢業,也能就業。
除此之外,婦產專業、影像專業也都是非常不錯的專業,學生們可以參考,沒有必要把眼光局限在臨床上,除非是對臨床有著非常大的熱愛。
學醫是一場「持久戰」,學生要做好心理準備
醫學專業學起來是比較辛苦的,而且需要學生的記憶力要好,要背誦的東西實在是太多的了。
而且學制也比較長,如果學生報考的目的是為了以後的薪資待遇,對這行本身沒有太大興趣的話,是不太建議學生報考的。
因為不感興趣,在大學期間學習也不會很上心,很容易掛科,而且基礎都沒有掌握好,考研也很難上岸。
而且不管是學習的時候,還是工作中,醫生都是比較辛苦的,24小時待命,新聞中看到有的一聲暈倒在手術室外,現實生活中很常見,醫生的工作強度非常的高。
如果沒有興趣加持,學生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半路轉行還不好轉,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報考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話題討論
你覺得二本醫學生就業難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